冬至:围炉夜话时,能饮一杯无?
发布:2019-12-30 19:25 来源:新民晚报社区版·长三角
北半球最漫长夜晚
冬至,一年中北半球最漫长的夜晚。
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
冬至,通常在阳历十二月二十二日前后, “阴极之至”、“阳气始至”、“日行南至”,故又称“至节”。此时北半球白天最短,夜间最长;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
冬至节,在我国一直都是个隆重的日子,周代就有冬至日郊祀祭天的记载。又因为周历的正月是夏历的十一月,因此,周代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区别,一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元旦和冬至分开,也就是说,冬至过节源于汉代。当时过“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朝庭上下例行放假,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友相互拜访,各以美食相赠,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冬至是一个内容丰富的节日。旧时,冬至节礼俗主要有拜师和赠鞋袜等,这天是学生向老师表达敬意的日子,是日,小学生穿新衣,携酒脯,各赴业拜师。冬至节,旧俗由学董牵头,宴请教书先生。先生要带领学生拜孔子牌位。然后由学董带领学生拜先生。
由于冬至既是一个节日,又是一年中二十四个时令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气,处于季节转换时期。从大冬这天起,叫“进九”。冬天三个月分为十个九,农谚云:“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和六九,河边插杨柳,七九河冻开,八九燕子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但凡中国的传统节日,“吃什么”都是一个首要课题。这很好理解,古代的中国是典型的农业社会嘛。比如冬至,正处于秋收以后,对于农人来说,一年农事基本完毕,刚好可以趁着冬至节庆贺一番:一来拜神祭祖,感谢一年来神灵祖先的护佑;二来全家吃顿团圆饭,犒劳一下。所以吴俗有冬至夜“有钱人吃一夜,无钱人冻一夜”之说。北方则普遍持饺子。河南人称冬至吃饺子为吃“捏冻耳朵”,并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俗语流传。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人们认为疫鬼最怕赤豆,所以,就在冬至这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苏州的红豆粥格外精致,红豆和粥要分开做成,红豆碾成细细的豆沙,粥上碗后红豆沙才浇洒上去,如同“红云覆白雪”,又因其甜糯,苏州人多称其为“糖粥”。红豆粥温香软糯,或许对今天的苏州人来说,“红豆生南国”的缠绵相思之意,饱含着亲友间的想念,又是另一重意义所在了。
随着历史的发展,新时代的迈进,虽然冬至节日的重要性有所降低,但丰富的节日内涵依然世代传承。盐城大冬前一天叫小冬,祭祀祖先。大冬这天早晨日出之前,家家都要喝南瓜汤,一般人家还会用赤豆和南瓜共煮,以汤代粥。也有的人家,常以南瓜和面粉相和做南瓜饼。于今依然,现盐城西乡不但要冬至清晨喝南瓜汤、吃南瓜饼,还有人家会用赤豆和南瓜煮粥吃,或者食用以蔬菜为馅的“菜茧子”。
朔风号野日,围炉夜话时
白乐天以一种最文艺的方式邀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冬至,时朔风号野,寒景萧条,“能饮一杯无”完全让人无从拒绝。
室内炉火熊熊,顿时温暖如春,炉上可以煮茶、熬粥、温酒。文人雅士将心爱的文房四宝、琴棋书画搬进暖室,结侣为消寒会。清代袁学澜《暖室避寒》诗,就是一幅冬日暖洋图。
明窗纸新糊,围炉火正蓄。
安居冰雪辰,小占屏帷福。
金石列周遭,图书陈陆续。
潮喧小鼎茶,香泛深瓯粥。
团坐围炉,浅斟低唱,大蟹肥鱼,分曹促席,诗牌酒笺,排日为欢,前人称之为暖冬。暖冬席间,最相宜的是暖锅,荤素杂陈,吃得热气腾腾,酣畅淋漓,其乐融融,温暖无限,如此舒适惬意、清闲慵懒地度过冬季时光。
在清代,普通人家吃冬至夜饭时,餐桌上就已少不了暖锅了。暖锅,即火锅,通常用紫铜或导热性最强的黄铜制成,其历史悠久。旧时,人们风趣地把暖锅称之为边炉、仆憎。顾名思义,边炉是指放在餐桌边可当炉灶烹烧的,仆憎即仆人因无法窃食而心生憎恨的东西。
其实在整个隆冬季节都十分适宜吃暖锅,亲友、家人围着暖锅或饮或吃,或拣或舀,或忙着往锅中投放各种菜食,鱼肉虾菜,集成一炉,边煮边吃,热气腾腾,酣畅淋漓。在温馨喜气的氛围里,殷勤请吃,其乐融融,热闹的同时又能感受到春天般温暖的气息。潘际云《咏暖锅》诗云:下箸汤如沸,当筵气似春。
对于文人来说,身体的舒适是远远不够的,精神上的愉悦才是他们追求的目标。于是终日躲在暖洋洋屋子里的文人,某一天突然来了灵感,想出了一个极具文化内涵的消遣方法,即岁寒图。就是将某种图案分为九九八十一部分,冬至起每天抹上一个部分,图画成而春天到。元代就有人以梅花作岁寒图案,共有八十一片花瓣,待梅花全部涂上色彩,那自然界的梅花也就绽放出花蕊来了。
喝得有点微醺,尽管屋外的雨雪依旧不停,而你的身子是暖暖的,你的心也是暖暖的,于是也就有了一个非常美妙的寒冬夜晚。
冬酿酒和团圆饭
苏州人的日历,大抵都是用菜谱改的。春天里,遍地的野菜和鲜嫩的春笋都是重头戏;夏季则河虾正肥,吃一碗三虾面再好不过;秋风一起,“水八仙”如芙蓉出水,大闸蟹正持螯杀来;严冬就属一杯冬酿酒最迷人,迢迢千里勾了游子的魂。
晋代的苏州人张翰,在洛阳当官,到秋天时惦记起老家的莼菜羹和鲈鱼脍,立马辞官返乡了。
而冬至作为最早被确认的节气,更是苏州人日历上的重头戏。苏州人重传承,在他们眼里,冬至夜的地位不亚于“年三十”,甚至在当地流传着“肥冬瘦年”、“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南宋范成大《吴郡志》就说“俗重冬至,而略岁节”。
冬至吃什么?饺子还是汤圆?这就如同“甜咸之争”,足以引发一场南北方人之间的“论战”。但在苏州人这里,馄饨和冬至团,才是这道题的正解。
苏州人爱吃的“团子”,是一种甜咸皆有的“汤圆”。在过去,冬至团还有大小之别,大的俗称“稻窠团”,多用来祭祖;小而无馅的称“粉团”,则用来供神。到今天,冬至团的花样也多起来,能做成红的、绿的、黄的、黑的,都盛在一碗之间。恰似挤在同个屋檐下的一家人,无论是“冬至团”的“团”,还是叫做“汤圆”的“圆”,都蕴藏着苏州人对家的眷恋。
馄饨则是这一夜的主食,苏州人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讲法。在姑苏一带,馄饨大多薄皮、少馅,一入口馄饨皮触之即破,透出汤汁和肉馅的鲜美;而精髓往往在汤料里,加虾皮、榨菜末、葱花,清鲜不腻。
冬至节前,苏州人家就要磨粉制团,所以里巷间磨声不绝。以糖果、肉菜、豆沙、萝卜丝等物为馅,制成圆形,寓意为圆满、团圆,名为冬至团。冬至团有大小之分:大者俗称稻窠团,冬至夜祭先祖用;小而无馅者称粉团,冬至早晨供神用,蔡云《吴歈百绝》有“大小团圆两番供,殷雷初听磨声旋”之咏。
冬至夜,家家户户团圆,一起吃冬至夜饭,嫁出去的女儿这天也必须跟夫家人团聚;亲朋好友之间,则各以食物相馈赠,俗称送冬至盘。有趣的是,有的人家送出的冬至盘,竟然几经转送又被他人送了回来,此种现象,现今同样有之。然而这又何妨,过年过节,不就图个热闹喜庆吗?
冬至夜设筵饮酒,其酒称为节酒或分冬酒,也称冬阳酒。冬阳酒由酱园特制售客,因是以黄酒加糖浆制成,故为甜酒,儿童们争相饮之,结果一只只小脸蛋红朴朴的,憨态可掬,着实惹人怜爱。
冬酿酒之于苏州人,犹如香槟酒之于法国人。两者同样需要依照时令产出,就算在苏州本地,冬酿酒也只在冬至前后供应。
每年西风渐紧,各大酒厂才开始着手准备酿酒,用料也极为考究——取深秋桂花,连同花柄一齐折下,连花带枝好似“美人骨”;再取上等糯米,经过两次发酵,用时间酿出香气和甜味;最后放入腌好的“糖桂花”,才是冬酿酒的点睛一笔。
眼看十二月迈入中旬,平素在茶馆里听着评弹、悠然品茗的老苏州们,都被勾起了肚中酒虫,纷纷起早摸黑地排长队去店中“拷”酒。苏州人“拷”酒,那可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浅绿色的塑料瓶那是基本款,有提溜着水壶的,有拿热水瓶的,最过分的扛着饮水机桶就去了。带好了家伙,起得要够早,才能喝得上着一年一度的绝世佳酿。
就和庆典时要开香槟一样,冬酿酒,是独属于苏州人的节日祝福。每年祭拜完祖先,八仙桌上摆满了丰盛晚宴,开瓶气够足的冬酿酒滋一脸,是冬至夜的保留节目。杯杯斟满,人人欢饮,低酒精度使它能风靡于男女老少之间,甘醇而带有深秋桂花气息的风味,让冬酿酒成了老苏州们心头永远的白月光。
酒已备齐,下酒菜也端上了桌。冬至夜的家宴上,本就以用料精致、顺应时令著称的苏州菜,更是讲究到了极致,按吴语里的说法就是:“苏州人过个冬至夜,花头精真格足!”
在冬至前后,唯一能和“拷”酒长队相媲美的,大抵只有苏州人买卤菜的队伍了。这几盘凉菜同样精细,除了酱鸭酱肉、熏鱼鸡爪,还有形似果冻的“羊糕”。
三五碟冷盘,一杯冬酿酒,酒不醉人人自醉。到这时,节日的气氛如同酒中馥郁的桂花香味,逐渐活跃起来,而苏州人家这“全年最长的一夜”,才刚刚开了个头。本地有俗语说:“有铜钿,吃一夜;呒铜钿,冻一夜”,冬至夜团圆饭的丰盛程度,反映了这家人的生活水平,讲究的有“十道冷盘,八菜一汤”之说,体面的人家还会摆上一道暖锅;而其中的各色食材往往都得讨个“口彩”,菜名都是吉祥话。
苏州城的年味儿从冬至夜就开始散发出来。毕竟,生活再忙,也得回家吃团圆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