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经互绞链式罗 我的名字叫罗

发布:2021-02-27 13:16    来源:新民晚报社区版·江南都市

多经互绞链式罗

我的名字叫罗

罗是中国古代丝绸中重要的品种之一,从传统称谓中以“绫罗绸缎”指代服饰衣料的华美贵重且罗排在第2位可知,罗是古代丝绸织物面料中一个高档的品类。从中国洁瀚的文学宝库中搜索“罗”的踪迹,便可发现在诗词曲赋中,它常与人类美好的情感体验相联系,或见证爱情的坚贞,或倾吐无边的相思,或抒发客旅的衰愁等。

曹植《洛神赋》中:"披罗衣之璀璨兮,珥瑶碧之华琚。"唐代杜旬鹤诗《送人游吴》:“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春船载绮罗”既描述了罗的流行,又点出了当时苏州制罗已很发达。宋代晏几道词曰:“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反映了罗料衣物广见于民间。

罗的织物组织学定义是:织物中仅纬线相互平行排列,而经线分为两种(绞经和地经)相互扭绞地与纬线交织,也就是说,绞经是左右来回换位的经线,而地经是位置不发生变化的经线,由此形成互绞。显然,罗的本质是一种编制方法和结构,其最初的原料并非蚕丝,尤其是罗作为工具的时代。

多经互绞链式罗简称为链式罗,属于一类结构特殊的罗织物,是罗织物中的珍品,它的环环相扣、不可分割的链状结构,迥异于一般常见的罗。多经互绞链式罗代表了历代罗类织物中的最高水平,历代多为皇家宗世所用,其外观酷似针织品,厚度与透明度介于纱与绸之间,视之优雅纤细,虽轻薄透孔但却结构坚固,光泽、透气性和服用舒适程度都可以算得上乘,它还具备一般罗织物不具备的优点——不易发披,不易纰裂,似飘花浮云,清丽雅致,看似简介明快的孔状结构背后是其繁复的织造技艺。

经过漫长的发展,罗织造技艺成为苏州传统丝绸织造中最具代表性的技艺之一,更成为中国传统丝绸织造技艺的高超代表。2016年, "近现代中国苏州丝绸档案"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档案中记录了苏州传统丝织工艺的代表性产品,如宋锦、漳缎、吴罗等。2013年5月吴罗织造技艺(四经绞罗)被列入苏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6年,同一项目又被列入江苏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去年,我们调研了苏州市非遗传承人李德喜的多经互绞链式罗织造技艺,正是李德喜为进行国宝级文物陕西法门寺唐代蹙金绣供养佛祖衣物面料的复制而进行长达2年的艰苦研究,方才得以恢复的已断裂600年左右的古代织造工艺,为中国的古代纺织类文物的保护、研究和复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多经互绞链式罗织造从三经互绞、四经互绞……乃至八经互绞,“参与”互绞的经数越多,代表其织造的复杂度越高,难度也是成倍上升的。除了“多经互绞”之外,李德喜还独创了曲经绞罗和以绫罗绸缎、妆花五种工艺同时织造的创新工艺。本次调研主要以田野调查为主,系统了解了李德喜及其徒弟进行多经互绞链式罗技艺传承情况,以及中国传统丝绸纺织手工业历史发展、多经互绞链式罗技艺在当下环境中传承与保护的情况。

 

罗的历史

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人们已经开始用手将麻类的绳、线进行编织,形成织物作为工具使用,这是“罗”最初的形态。之后,由于更为先进的纺织工具的出现以及蚕丝在中国的广泛使用,罗又逐渐转为丝绸的一个重要类别。从商代到唐宋时期,中国古代罗织物的结构主要是无固定绞组的,即链式罗及其变形。这是因为手编互绞的灵活性所造就,即其组织比如今的罗更为复杂和多变。

南京博物院保存江苏吴县草鞋山(今苏州工业园区唯亭镇)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葛布,表明中国在6000年前就已经有了起绞的织物。

从出土文物考察,链式罗最早出现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1968年从满城西汉 墓,1972年从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都出土花素链式罗织物。罗的绣花与提花也在同一时期出现,湖北江陵马山楚墓发掘出土的罗,用于龙凤虎纹绣的绣地,大部分采用普通四经绞链式罗。马王堆出土的菱纹罗是距今保存最早最完整的提花组织,这意味着从汉代开始人们已经将单一的罗组织进行变化产生花与地的效果,形成花罗织物,这是人类文明的象征与进步特征。西汉哀帝时(公元前7—前1年) ,罗的生产技术甚至已流传至日本。

罗在汉以后经魏晋到隋唐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唐代时期是罗织物生产和发展的高峰时期,从出土的实物来看,唐代的罗基本上还是传统的四经绞罗,不仅生产规模十分巨大,而且组织变化更加丰富。江苏苏州虎丘塔和浙江杭州雷峰塔等地出土的吴越国时期织物中有大量四经绞链式罗。

生产罗的极盛时期当推宋朝,宋人喜好穿轻薄透气的纱罗服饰,因而罗织物盛行一时。宋朝在江宁府润州(今镇江)设“织罗务”,每年贡罗达10万匹以上,“东京榷货务岁入中平罗、小绞各万匹,以供服用及岁时赐与。”到了南宋,罗织品发展出更多样式的花罗,技术办达至巅峰。

无论是织罗务所在的润州(镇江)一带,还是沿海城市福州,或是边远的西夏地区,链式罗在随葬丝织品中占有显著地位。这种现象,除了宋朝以外是没有的。而经过宋朝一个鼎盛时期之后,链式罗就逐渐衰落下来。它的最后踪迹,出现在元 末明初,在《考古》1965年第2期《苏州张士诚母曹吴氏墓发掘简报》介绍的随葬品绣花荷包上,发现有链式罗的织物。这大概是目前所能看到的距今年代最近的链式罗了。

目前在我国,除了故宫博物院以及某些省市博物馆外,人们已经很难见到链式罗。多经互绞链式罗,在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已经雕零了,消失了。《中国科学技术史(纺织卷)》主编赵承泽说:“它的真正消失时间,可能在明代的前半期。等到明末,则已完全绝迹,而由带箱的织机上织造和现代相同的罗了。”

苏州罗织造技艺的流布与复活

把苏州称为罗的故乡或多经互绞链式罗的故乡,都不为过。苏州制罗的历史之悠久,其渊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1972年吴县唯亭草鞋山考古遗址的发掘中曾发现过碳化的织物残片,经鉴定是一种野生葛纤维的纬起罗纹织物,经专业测定距今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

苏州丝织业发达,从先秦到唐宋,传统的罗产品以及相应的服饰在民间使用十分普遍。杜荀鹤诗中“春船载绮罗”的诗句,以“绮罗”来指贵人,可见绮罗产品当时在苏州民间已被广泛的应用。

到了宋代,苏州高超的织罗技艺闻名天下,有“吴罗”之称,也留下了吴罗名称相应的记载。如南宋吴曾所撰的《能改斋漫录》卷15中就有“少卿章岵,尝官於蜀,持吴罗湖绫至官”等字句。

到明代吴罗更成为了吴地丝绸产品中的佼佼者,如明代出现于文史典籍中的“吴罗”。明时苏州丝织业极为繁盛,其中就包括罗的织造生产。吴地的制罗技艺十分复杂,按照不同的品种又派生出不同的技艺方法,其中有纱罗、两经互绞素罗和花罗、多经互绞链式罗等。

多经互绞链式罗作为吴罗技艺中的流派之一,在两汉时开始兴盛,到唐宋和其它吴罗流派一起普遍流行,到明代由于其制作技艺难度大,需要纯手工制织,工艺繁复远胜杭罗,成本亦远高于杭罗,产量又极低,因而在于杭罗的竞争中日渐式微,逐渐退出市场,也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2015年,中国丝织品考古修复专家、沈从文曾经的助手王亚蓉找到李德喜,王亚蓉邀请李德喜进行唐代陕西扶风法门寺的国家一级文物一一唐代绛红罗地蹙金绣的研究复制工作。法门寺地宫中出土按比例缩小的蹙金绣丝绸衣物供奉品,是一套紫红罗地蹙金绣随奉真身菩萨的佛衣模型,由案裙、半臂、裙子、袈裟、拜垫共五件制品组成。作为唐代皇家的御用品,供养佛祖的精华衣物,该文物代表了当时丝绸织造技艺的最高水平,其中无固定绞组的古老织罗技艺,在明清以来虽然逐渐在市场中绝迹,通过对佛衣模型的复制,使该组文物得到更好的保护和研究,也使多经互绞链式罗技艺得到恢复和传承,意义十分重大。

但高水平复制和仿制不同,一定要原样重现,一点差异都不能有。该文物是以一种结构极为复杂的多经互绞花罗织物作为面料,该结构以四经绞罗技术为基础,再通过提花与其它组织相配,演变成多次多经互绞,从而使织物达到显花的目的,如织物表面的各种小绫花纹饰等等。这时纬线的循环数将进一步增大,织物的组织结构更趋复杂。再辅以蹙金绣,制造难度之高,自1987年出土直到2015年近30年的时间内无人能够复制。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在苏州考察了几年,最终找到了李德喜。

李德喜在复制初期进行紫红花罗粗线织物打样试验,其目的主要是摸清该花罗织物的组织结构规律,研究试验相应地制作装置以及掌握复制的装机织造方法等。在项目的试验研究中首先就是设法复原了一台手工的绞罗木织机,按照无固定式绞组的原理研究相应的绞织工艺。经过反反复复的上机试验,紫红花罗粗线织物打样试验终于获得了成功,为最终复制奠定了基础,对此项目正式进入按原件规格要求的项目原样复制程序。

整个织造制作的过程十分缓慢,操作顺序极为复杂。李德喜的复制工作花费了近2年的时间,他曾长期在毫无头绪之中挣扎徘徊,有一天在睡梦之中突发灵感,思路贯通,天尚未明便起床与夫人陈宗明上机工作,终于取得最关键突破。李德喜最终完成的复制品经与文物原件比较和专家鉴别,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蹙金绣衣物面料的组织结构、花型结构以及制品特性完全相符。2016年10月27日在成都召开的中国文物学会大会上由安家瑶、周宝中、王毅、王彬、朴文英等组成的专家组一致鉴定通过该复制项目,以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安家瑶为首的专家评审组认为,此顶级罗织物的成功复制标志了苏州丝绸织造技艺回到了“金字塔的那个尖顶上”。

苏州也成为目前全国唯一恢复和传承多经互绞链式罗的地区。为了更好地传承技艺和参与丝织文物复制工作,李德喜创建了苏州织圣丝绸科技中心,并被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命名为社科院考古所纺织考古科研基地,因而它也成为了目前我国唯一恢复和传承多经互绞链式罗织造技艺的单位。2016年江苏省丝绸协会鉴于他长期在生产一线坚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丝绸传统技艺的传承发展以及在行业中所具有较高的威望和作出的突出贡献,对此进行了表彰,并授予“江苏省丝绸技艺大师”和“江苏省特聘丝绸专家”的称号。

李德喜的罗织造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位于光福镇的现代化机械织造工厂,该工厂用于批量生产二经绞罗和杭罗;一部分就是位于太湖度假区香山街道的木制织机手工织造工厂,这个工厂用于织造多经互绞链式罗及云锦、古代经锦等纯手工织绣品种,承担复制古代织绣类文物的重大任务。

李德喜1953年9月出生,苏州人。1970年(当时是19岁)进入吴县丝织二厂当职工。李德喜好学肯钻研,对织造技艺有着不寻常的天赋,一件陌生的面料样品只要给他看过,他就能够复制出来。他本人从织绸挡车工、保养工、平车工干起,一直到设备科长、办公室主任、生产副厂长,1987年担任厂长,1991年辞职单独创业,在丝绸工艺研究和生产领域“一件事做一辈子”,至今整50年,期间开发了大量的二经绞罗新品,同时对古代的罗织物制作技艺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锦罗、古代经锦、多经互绞链式罗、曲经绞罗、宋锦、云锦等诸多特种丝绸传统技艺上有所建树。

1991年辞职之后,李德喜就创办了苏州市天翱特种织绣有限公司。厂址位于吴中区穹窿山脚下的生建村,自建厂房4000平方米。天翱特种织绣的罗产品基本都是出口日本,凭借良好品质和创新的工艺、技术,工厂经营良好,产能始终处于饱和状态。2000年,因高速公路建设拆迁征地的原因,天翱特种织绣搬离生建村。李德喜在太湖度假区香山街道买地30亩自建厂房。李德喜在办厂之初只有12台织机,后来慢慢发展到200多台织机,年产值3000多万元。

在罗文化的传承上,央视《大国工匠》纪录片对他专门进行了相关的报导,较好地挖掘和传承了多经互绞链式罗的制作生产技艺。

李德喜从吴县丝织二厂到自己创办天翱特种织绣,正式拜他为师的累计多达100多人。但随着时代环境变化,其中绝大多数人随着退休、改行等原因先后离厂之后,并没有在此从事丝织行业,也没有传授子代或徒弟自己所拥有的丝织技艺,因此罗织造技艺没有在他们手里得到传承。继续从事丝织行业、且将技艺在自身一脉继续传承的徒弟,只有数位。

李德喜退休后,将自己积累的一部分资产分给了3位徒弟殷佩明、沈建华、张春林,这3位徒弟分别将这笔钱投入事业当中,各自创办了自己的企业,分别以李德喜云锦、宋锦和罗三大织造技艺作为主打,各自专攻一项。

殷佩明,59岁,创办苏州腾翱特种织绣工艺有限公司,位于吴中区光福镇,从事罗织造。

沈建华,61岁,17岁即跟随李德喜学艺。徒弟金晓宇,是一位从美国留学归来的高智人才。

张春林,53岁,创办苏州春宇工艺织造有限公司,从事云锦织造。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