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老人与百年书店
发布:2023-05-14 14:42 来源:长三角时讯
在苏州,有这样一家书店,它的里面只卖古旧书籍。在这家书店里,每天早上九点到下午四点,一位老人静静地坐在进门旁的椅子上,春夏秋冬从未间断。这家书店与这位老人,是这条小巷的一道风景,因为他们的组合,才有了今天的故事;也因为他们的组合,才让我们看到什么才是文化的坚守。
钮家巷,位于姑苏之核心,也是苏州状元博物馆所在地。在状元博物馆斜对面,一家名叫文学山房的书店与姑苏古城的气质相得益彰。更为罕见的是,这家书店的主人是一位出生于1926年的期颐老人。
“店内有98岁老人,请购书者自觉戴好口罩入店”。在书店的玻璃门上,这几个字格外显眼。这是一家仅仅20平方米左右的书店,是江澄波老人每天上班的地方。“我一年只休息两天,在大年初一和初二,其它时间都在店里,就算在疫情期间也不例外。”耳不聋,思路依旧清晰的江澄波老人说道。
这家书店创始于1899年清代光绪年间,距今已有124年历史,江澄波老人是书店的第三代守护者。
护龙街是清代苏州书店的主要聚集地,光绪二十五年(1899),江杏溪(江澄波祖父)在护龙街(人民路)嘉余坊口,创建了“文学山房”,1931年迁至大井巷北首,题写招牌的是后来曾任民国大总统的徐世昌。
江静澜(江澄波父亲)将“文学山房”发扬光大,店内好书众多,海内珍本时有搜集,章太炎、叶圣陶、郑振铎等文化名人都来书店买书,在解放前后是极具影响力的书店。
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到抗日战争时期,苏州的旧书店经营异常艰难,到后来几乎只有“文学山房”一家在坚守。
1956年书业公私合营,文学山房并入苏州古旧书店,江静澜(江澄波父亲)和其子江澄波(第三代)先后进入苏州古旧书店工作。
2001年,当75岁已在享受退休生活的江澄波,决定再出山时,为的是当时家里经济窘迫,三个孙儿孙女上学费用急需解决。江澄波老先生遂决心开个古书店,通过老行当贴补家用。
想不到,这次75岁的再创业,让这家百年书店又延续了二十二个年头,造就了一段书林奇迹。同时代的旧书店早已消失于历史舞台,这个承袭祖上的小店,事实上成了苏州现存最老的旧书铺。
别看书店小,但门类品种齐全,一些很难找到的孤本在这里或许能碰上。江澄波老人给每叠书籍都做了分类:三国志、红楼梦、李太白文集......用毛笔写好编号并标注书名,便于读者寻找,也方便自己去记忆。
在采访当日,刚好碰到江澄波老人的大儿子、孙女和曾孙女,一家四代都在书店。大儿子称,因为现在父亲年事已高大家不放心他一个人来书店,所以子女在退休之后也加入到书店的“工作”中,帮父亲打理店里的事务。孙女江茜也主动承担起爷爷的外联工作以及其它事宜。今年14岁的曾孙女每次来到书店,都要带几本书回去看看。一方面是想以拿书为名看望曾祖父,另一方面也是近水楼台挑一些自己喜欢的书阅读,增长阅读量。“我最佩服曾爷爷的是他的坚持和坚守,他现在还在用口述史的方式写书,很厉害。我在他的身上学到了做事要认真更要坚持。”14岁的曾孙女表示。
在去年,“文学山房”就已经在网络上走红了。在采访的近一个小时,有不少购书者走进书店。一位来自外地的小伙到了苏州后专门抽出时间来看江澄波老人,并购买了一本刚刚出版的文学山房江澄波口述史《书船长载江南月》,老人在签名后与他合影留念。还有一位年轻的女孩指明要这本书的毛边版,被告知售空后失望离开。
“找我买书的读者来自五湖四海,有云南的、内蒙的、乌苏里江的......,他们只要说书名和版本,我就能知道这本书的故事。”江澄波老人说。
他的说法得到了孙女江茜的印证。江茜称,爷爷的脑子里装着一部中国古籍发展史,任何书到他手里,看了纸张、文字、排版都会知道朝代与出处,将自己所知道的都告诉给读者,这是一部什么样的书,是什么年代什么版本,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完成的,当时一共印了多少数量,在古籍历史上的参考意义......
除了开书店,江澄波老人还在抢救古籍上做过很多贡献。俗话说一页宋版一两黄金,宋代古籍能留存至今的非常少。江澄波老人先后收购过10种珍贵的宋版书,全部捐献给了国家图书馆。其中最早收到的宋本,是一本宋嘉泰四年(1204)年的刊本《东莱吕太史文集》,目前存在苏州博物馆。
就这样年复一年,江澄波老人在古籍鉴别修复、版本研究方面皆颇有造诣。目前国内藏书机构和个人藏家遇到有关古籍旧书的“疑难杂症”,经常求助于他。据悉,章太炎、黄裳、叶圣陶、钱穆、阿英、郑振铎、胡绳等历史名人都曾是文学山房的客人。
“书是我营生所靠,也是我终身所好。我觉得自己就像一条载书、送书的船,我离不开书,就像船离不开水。直到现在一天不摸书,我心里就不踏实。有时我会感慨,书和人一样,阴晴圆缺,命运看似无常,其实也有道理可讲:可谓运也,命也,终究离不开一个‘时’字。‘时’是大时代,不同的时代,人和书有不同的命运。今天流通的书籍,只要是好书,就能得到大家的重视、爱惜。我活过这么多个时代,深感现在的生活最平安幸福。”在《书船长载江南月》的自序中,江澄波老人用这样的开篇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冯丹霞 文 朱桂根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