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上百年 风雅千载

发布:2019-10-31 10:44    来源:新民晚报社区版·长三角
2019 年 10 月 19 日, 苏州著名古典园林怡园藕香榭,来自全国各地的古琴艺术名家数十名、数百位古琴艺术爱好者齐聚一堂。 当日,正是以古琴雅集为核心
内容的怡园会琴 100 周年,一场“‘弦上百年’”纪念怡园会琴 100 周年暨‘太古遗音’名家巡演”系列纪念活动风雅开幕。
1919 年,由苏州琴人叶璋伯、顾麟士、吴浸阳、吴兰荪等人发起的第一个全国性古琴盛会“怡园会琴”继往开来,开启了近现代古琴发展新时代。 开幕式上,除
苏州老一辈琴家悉数参加外,吴钊、戴树红、刘善教、徐君跃等国内著名古琴演奏家齐聚苏州,追古话今,共承琴脉。
值得一提的是,开幕式上还展出了流传自唐至明清的 14 把著名古琴,这些古琴的年龄加起来已经超过万岁了,其中最早的“云泉”与上过央视《国家宝藏》的
名琴“彩凤鸣岐”年代相当,目前存世唐代古琴全球仅有 20 把左右,大多为国内外著名博物馆收藏,由此可见其珍罕程度。
在纪念活动现场,古琴艺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琴会首任会长兼全国业余古琴艺术水平考级委员会主任吴钊,怡园会琴发起者之一
吴兰荪先生之孙吴光同,吴门琴社名誉社长裴金宝,吴门琴社社长吴明涛先后致辞,他们回顾了 100 年前,全国各地琴家汇聚在此活动的盛况,表达对前辈的深
切追思,以及对当下古琴艺术蓬勃发展的肯定与期冀。
作为一座真正的古琴园林,怡园内的坡仙琴馆是中国古典园林里唯一古琴专用场所。 1919 年的怡园会琴之后,1935 年的第二次怡园会琴孕育了第一个全国
性古琴社团“今虞琴社”,次年 3 月今虞琴社成立于苏州。 近现代的三次著名全国性古琴活动中有两次举行于苏州怡园,怡园成为近代古琴活动的中心之一,也是
全国性古琴活动的发源地之一。
当天下午,“石听今韵”名家雅集也在怡园牡丹厅举行,老一辈名家吴钊、吴光同、裴金宝,青年琴家池颖、张苏、刘云扬等,或独奏或合奏,带来《忆故人》《渔樵
问答》《平沙落雁》《秋塞吟》等一曲曲古琴名曲,陶醉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古琴艺术爱好者。 此次演出为公益性演出,琴友们将牡丹厅围得水泄不通,静听清音在古
典园林里流淌,成为此次怡园会琴的一大亮点。 
太古遗音
古琴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 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瑰
宝。 她以其历史久远,文献瀚浩、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
所珍视。
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实物距今有二千四百余年, 唐宋以
来历代都有古琴精品传世。存见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谱百余种,
琴曲达三千首,还有大量关于琴家、琴论、琴制、琴艺的文献,
遗存之丰硕堪为中国乐器之最。
古时,琴、棋、书、画并称,用以概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历代涌现出许多著名演奏家,他们是历史文化名人,代代传颂
至今。 隋唐时期古琴还传入东亚诸国, 并为这些国家的传统
文化所汲取和传承。近代又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
成为西方人心目中东方文化的象征。
有关古琴的记载最早见于《诗经》、《尚书》等文献。《尚书》
载:“舜弹五弦之琴,歌南国之诗,而天下治。 ”可知琴最初为
五弦,周代时已有七弦。 东汉应劭《风俗通》:“七弦者,法七星
也,大弦为君,小弦为臣,文王、武王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 ”
三国时期,古琴七弦、十三徽的型制已基本稳定,一直流传沿
续到现在。
春秋战国时期, 古琴的独奏音乐已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
能力,如伯牙弹琴子期善听的传说。 当时有名的琴师有卫国
的师涓,晋国的师旷,郑国的师文,鲁国的师囊等;著名的琴曲
如《高山》、《流水》、《雉朝飞》、《阳春》、《白雪》等,均已载入史
册。
汉、魏、六朝时期,古琴艺术有了重大发展,除在《相和
歌》、《清商乐》中作伴奏乐器外,还以“但曲”演奏形式出现。
如器乐曲《广陵散》、《大胡笳鸣》、《小胡笳鸣》等,反映出古琴
作为器乐演奏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
汉末的蔡邕、蔡文姬父女和魏、晋间“竹林七贤”的嵇康、
阮籍,都是当时著名的古琴演奏家和作曲家。 嵇康擅长弹奏
古琴名曲《广陵散》,己传为历史佳话。阮籍亦作有琴曲《酒狂》
(存疑)。
隋唐时期,西域音乐盛行,琵琶兴起,古琴音乐的发展受
到一定的抑制。 但是古琴谱却诞生于这一时期,这于古琴来
说是一个划时代的伟大进步,不仅推动了当时古琴音乐的传
播,而且对后世古琴音乐的继承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使
中国古代音乐历史进人了一个具有音响可循的时期。
隋末唐初赵耶利,对当时流行的文字指法谱字,进行了整
理,并辑录了《弹琴右手法》、《弹琴手势图》等解释演奏法的著
作。 著名的琴曲《碣石调幽兰》,为南朝梁丘明传谱,现存为传
到日本的唐手写卷子,是中国最早的、也是目前所知的唯一的
一份古琴文字谱。
唐代诗人李峤、李颀、李白、韩愈、白居易、张祜、元稹等,
都为古琴写下了不朽的诗篇。 白居易有《夜琴》诗:“蜀琴木性
实,楚丝音韵清。 ”并且,白居易本人的琴艺很高,还能自弹自
唱,甚至在旅途船中仍以古琴为友,如《船夜援琴》所描绘:“鸟
栖月动,月照夜江,身外都无事,舟中只有琴。 七弦为益友,两
耳是知音,心静即声淡,其闻无古今。 ” 
唐代著名琴家有赵耶利、董庭兰、薛易简、陈康士、
陈拙等。 赵耶利总结当时琴派说:“吴声清婉,若长江广
流,绵延徐逝,有国士之风,蜀声躁急,若急浪奔雷,亦一
时之俊。 ”至今仍符合吴、蜀两派的特点,盛唐的董庭兰
作有《大胡笳》、《小胡笳》等传世琴曲。
晚唐曹柔鉴于文字谱“其文极繁”,使用不便,创造
了减字谱。 即在文字谱字的基础上对汉字谱字加以减笔
而成的一种谱式,近似演奏符号,是古琴减字谱的早期
形式。 无疑,这又是一次大进步。
宋朝的古琴一方面出现怀旧的复古主义倾向,另一
方面在复古主义倾向中并没有被湮没,而是有起有伏曲
折地发展着。 南宋时期杰出琴家郭沔 (号楚望, 生于
1190 年,卒于 1260 年后)和他的弟子刘志芳、毛敏仲等
人,在古琴遗产的整理、创作方面对古琴音乐的发展作
出一定的贡献,郭沔创作出琴曲《潇湘水云》、《泛沧浪》、
《秋鸿》;刘志芳的《忘机》、《吴江吟》,毛敏仲的《渔歌》、
《樵歌》等都流传至今。 宋人朱长文撰写的《琴史》,真实
地记录了隋、唐、宋三代琴的史料。
明、清时期由于印刷术的发展,大量琴谱得到刊刻
流传,见于记载的琴谱有一百四十多种,从中可知仅明
代创作的琴曲就有三百多首。 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
宁王朱权,对古琴艺术的发展作出卓越贡献,他收录唐
宋之前艺术珍品六十四曲、历十二年主持撰辑了《神奇
秘谱》,于 1425 年刊行,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琴谱。
明清以来,著名的琴曲有《秋鸿》、《平沙落雁》、《渔
樵问答》、《良宵引》、《水仙操》、《鸥鹭忘机》、《龙翔操》、
《梧叶舞秋风》等。 明、清时期著名琴人有严澂、徐谼、
蒋兴俦、徐常遇、蒋文勋、张孔山等人,近代著名琴人又
有黄勉之、杨宗稷、王燕卿等。
清末与民国年间各地出现了一些琴会组织,如北京
的“嶽云琴集”、济南的“德音琴社”、上海的“今虞琴社”、
长沙的“愔愔琴社”、太原的“元音琴社”、扬州的“广陵琴
社”,南京的“青豁琴社”、南通的“梅庵琴社”等,它们的
活动都有一定的社会影响。 其中尤以上海的 “今虞琴
社”,持续时间最长,对琴界影响最大。
桐梓千载
2018 年央视《国家宝藏》某一期节目中,讲述了一
把来自唐代的“彩凤鸣岐”落霞式七弦琴,该琴来自浙江
省博物馆,为该馆镇馆之宝。
目前存世名琴中, 最早的也就是来自于唐代的了,
并且,总的存世量仅有 20 把左右,大多数为故宫博物院
等著名博物馆所藏,民间私藏的,可谓凤毛麟角。
在怡园琴会上展出的 14 把传世名琴中, 竟有 2 把
来自于唐代,并且其中一把是和浙博“彩凤鸣岐”属于同
时代作品,无怪乎吸引了来自全国的古琴爱好者争睹其
风采。
在展出的古琴中,唐琴为 2 把,分别为刘景韶家族
所藏仲尼式“云泉”和吴明涛家族所藏仲尼式“玉玲珑”;
其余为宋琴 2 把、元琴 2 把、明琴 4 把,其余为清琴。
和“彩凤鸣岐”同时代的“云泉”为上海音乐学院刘
景韶教授藏。 流水冰纹段, 琴铭下方有方印 “久御 不
厌”。 腹内纳音两侧分别刻有 " 伏虎寺钟梁”和“成都雷
霄斲”琴音温劲而雅,极富底蕴。 收入《中国古琴珍萃》
(紫禁城出版社)大型画册。 刘善教古琴专集《阵雁排空》
用其录音。 2001 年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组采 访,弹
《云泉》琴。
另一晚唐五代时期“玉玲珑”由吴门古琴宗师吴兰
荪先生于 30 年代得自上海。琴体修美带有圆势。鹿角灰
胎,内杂大粒朱砂,栗壳色底漆,外沐黑漆,蛇腹兼冰裂
断,并在项间与近尾处琴面上间有多个圆纹,极为少见。
龙池与凤沼呈长方形,琴背池上刻“玉玲珑”三字,池内
纳音微凸。 琴音松透圆润,富于韵味。 通长 124 厘米,隐
间 115 厘米,肩宽 19 厘米,尾宽 14.5 厘米,厚 4.5 厘米。
据“玉玲珑”主人吴明涛讲述,抗日战争期间,日本
侵略者大举进攻苏州城,其太爷爷吴兰荪先生带着两张
宋琴逃难,偏偏没有带上玉玲珑。 不幸路上遇到土匪,那
两张琴就没了,等太爷爷回到家,发现家里房子都炸塌
了一个角,但玉玲珑仍然安然无恙地挂在墙上。
琴,是古琴文化的一部分,是古琴艺术的载体,“硬
件”,其重要程度不亚于“软件”琴曲。 古琴的历史便是斫
琴和其流传的历史。
六朝画家顾恺之,以《洛神赋图》和《女史箴图》流传
千载,他的另一幅画作却甚少被人提及,但却是三千年
来惟一仅有、不可取代的古画。 如果你是画家,应该见
过;如果你是琴人,可能听过;如果你是斫琴师,则不可
能不知道这幅《斫琴图》。
《斫琴图》原作已佚,现在流传的是宋人摹本。 《斫琴
图》忠实还原了魏晋时代古法斫琴的过程,图中斫制的
古琴,与唐代以后的古琴在形制上完全一致,图中琴面
板和底板的形状,对研究古琴形制、鉴别古琴年代有着
极大的价值。
我们今天看这幅《斫琴图》,图中十四人,或挖刨琴
板,或造弦审音,或制作零件,或旁观指挥,还有几位侍
者执扇或捧场,令人叹为观止地是:这幅图是如何准确
地以笔墨为语言,向几百年乃至几千年后的人们,清晰
讲述了一遍古法斫琴的过程。
流觞百年
100 年前的怡园会琴是一个奇迹。 100 年后中国古
琴界天南海北的琴家,师承几乎都与当年的怡园琴会有
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百年风雨,琴脉在兹,中国的古琴琴
脉留在了怡园。
1875 年(光绪元年)6 月,原宁绍台道顾文彬因病致
仕,回到故乡苏州,依托家宅过云楼,在北面护龙街(今
人民路)明吴宽故宅基础开始营造别墅,即为怡园。 怡园
是最晚建成的苏州古典园林, 集苏州各名园之大成,成
为当时书画鉴藏、昆曲、绘画、诗词和古琴等雅事的交流
平台,亦为当时精英汇聚的文化中心。
为了偶得的宋元四年(1089)东坡居士监制的“玉涧
流泉琴”,在园内特地修筑了琴馆。 建筑从内部分隔成两
间,东侧“坡仙琴馆”,西侧“石听琴室”。
坡仙琴馆内地方不大,并不能容纳许多人。 但船篷
顶让琴音呈现了最完美的状态。 与古琴内部构造的相
似, 亦是一种追求,“形而上者为之道, 形而下者为之
器”。
石听琴室的“石”,指立在窗外的两座形似听琴人的
太湖石,就连顾文彬自己也打趣道:“琴固灵物,石亦非
顽。 ”室外有山石荷莲小院,假如夏日在此,但闻南风习
习,荷香阵阵,桐叶沙沙,琴音泠泠,沏茶品茗,倚石闭
目,养神听琴,妙不可言。
怡园自建成始,即有古琴交流活动,而 1919 年 10
月 18 日的“怡园会琴”,吸引了苏沪等多地的数十位琴
家,畅叙琴话,交流琴艺,一派清雅,极大地推动了古琴
艺术的跨地域交流和传播传承, 拯古琴艺术于衰微之
境,影响十分深远。
现今的苏州“吴门琴社”也与怡园有着极深的渊源,
从 1986 年至今,琴社每月在怡园内的“坡仙琴馆”举行
古琴雅集,已连续办了 33 年。
游园是苏州习俗,每逢佳日,拙政园、留园、狮子林、
沧浪亭等处,均开门迎客,可以畅游终日。 1880 年前后,
怡园与拙政园、留园、狮子林并称四大游园胜处,“春秋
佳日,解杖头钱数十文,不拘谁何,皆得入门而揽其胜”,
常办花会,名目繁多,故而游客最多。
进入民国, 怡园作为苏州重要的公共活动场所,举
办的活动,较前清有过之无不及,涵盖政治、民生、文化,
近百年前那次琴瑟雅集,便是盛会之一。 园主顾麟士好
客,吴中一带,诗文邀约之会,常于怡园中进行。 提及怡
园琴会,则必言叶希明(字璋伯,别署亦园),雅好金石,
尤痴鼓琴,琴学师从谢斐林,其交游者不乏李子昭、史量
才、郑觐文、吴浸阳等,时有诗文酬唱、琴瑟合奏之作。
1919 年仲秋,叶璋伯寄寓吴中,与怡园主人顾麟士
(鹤逸)得以相识,乐共晨夕,相交恨晚。 为兴继琴学,于
是由叶希明邀约各地琴人,于怡园举行琴会。
琴会初定是年八月廿四日(10 月 17 日)举行,后因
周庆云不能如约而至, 遂展期至八月廿五日 (10 月 18
日)举行,实际参加者 33 人,虽然籍贯不同,除广霞师
外,均来自苏沪两地。
这是第一个全国性古琴盛会,其继往开来,开启了
近现代古琴发展新时代。 那天抚琴共十四人,依次为:江
都广霞师、江都栖谷师、湖南琴契师、崇庆李子昭、吴兴
周梦坡、重庆符华轩、长沙劳于庭、江阴郑觐文、长沙杨
啸初、江都陈墨泉、湖南吴兰荪、青城吴浸阳、杭州叶璋
伯、杭州叶震群(叶璋伯之子)。 琴会那天,除了抚琴,赏
琴,赋诗,作画,飞觞,还探讨了琴学,就琴律、指法等问
题发起讨论。
琴会流程由八部分组成:一、畅叙琴话;二、轮流抚
琴;三、单独鼓瑟;四、试擘箜篌;五、研究学术;六、入座
飞觞;七、乘兴双弹;八、鸿雪留痕。 到会者三十三人,籍
贯不同,除广霞师外,均来自苏沪两地。 那天抚琴共十四
人。 抚琴始于三位出家人,后循长幼依次而行,以下即抚
琴十四人之合影。 琴会在耦香榭里举办,堂内高悬唐代
古琴立轴,其侧尽陈宋、元、明、清各种古琴,一派清雅,
直追古贤。
关于琴会的报道, 最早见于 《申报》,1919 年 10 月
22 日,即琴会举办后四天,便在第二张第(七)版地方通
信栏,刊登了一篇比较详细的报道。 关于这场琴会的记
录,一直到 1943 年,《江苏文献》第二卷第 1、2 期合刊,
还作了非常详细的记述,其资料所据,便是叶璋伯出版
的《会琴实纪》。
因道远事阻,未能赴会者,如张子谦、杨时百、大休
和尚等人,皆修函表欣羡之情:『而遐想盛会一堂,已觉
心驰神往……如兰亭右军一叙,遂以千古。 兹之雅集,兴
起绝学,继往开来,抚时感事,况与兰亭寻常宴会有别者
哉! 』为效兰亭雅集,他们『撰述会记,绘图徵题,镌石藏
园』。 吴昌硕做《怡园琴会记》,李子昭绘《怡园琴会图》,
顾鹤逸为《怡园琴会图》题诗,会后叶希明刊《会琴实记》
一书,共同纪念这一盛会。
今离怡园琴会时约百年,斯园依旧,琴声犹在。 这是
属于中国的声音,怡园琴会的琴声穿越时空,响彻在华
夏这片土地上。 1992 年,著名古琴家吴兆基、徐中伟、叶
名佩等人再续怡园琴会,绝响多年的古琴声又在怡园回
响,延绵至今。
先人谓:『八音惟琴为最,古圣所作,君子常御……
藉以养吾德性』。 君子以琴涵养情性,当日琴会者更以君
子之德,为古贤兴继绝学,救国粹于危亡,这便是君子最
高的操守。
琴脉流长
说一说和怡园会琴渊源深厚的吴门琴派。
吴地琴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时代,孔子唯一南
方弟子言子就在吴地弦歌化俗,传播古琴文化。 东汉时
琴学大师蔡邕“亡命江海,远迹吴会”,就曾在吴地传琴
十二年,发吴派琴学之滥觞并流传有“焦尾琴”的故事。
初唐琴学大师赵耶利曾对流传于吴、蜀两地的古琴
流派作了高度的概括:“吴声清婉,若长江广流,绵延徐
逝,有国士之风;蜀声躁急,如急浪奔雷,亦一时之俊。 ”
可见, 早在汉唐时代吴地就是吴蜀两大古琴流派之一
“吴派”的发祥地。 而吴派琴又超越了地方性色彩这一层
面,成为历代文人琴的典范,影响最为深远。
明清时期虞山琴派崛起,形成了“清微淡远、博大和
平”的琴曲风格,并对后来全国范围的诸多重要琴派(扬
州广陵琴派、山东诸城琴派、南通梅庵琴派、常熟虞山吴
派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发祥于苏州古城区域(今国家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的“吴门琴派”亦默化之。
自 1912 年起,著名古琴家吴兰荪先生在苏传琴,与
久居江南的川籍古琴名家吴浸阳承上启下,渐开吴门先
声。 两位琴家是近现代苏州一些重要琴会、雅集的重要
组织者和参与者(1919 年苏州怡园琴会、1935 年苏州怡
园坡仙琴馆琴会、1936 年今虞琴社创立等等),在当时的
琴界具有影响,成为吴门琴派最初渊源。
1920 年起吴兰荪先生之子吴兆基从父习琴,次年参
加晨风庐琴集,并拜吴浸阳先生为师,兼蜀、熟两派之
长,融吴兰荪的中正平和、古朴纯情,和吴浸阳的“于刚
劲雄伟中寓秀丽洒脱”及“操琴灵活潇洒,有山林隐逸之
概”的琴风于一体,历经 70 余年操缦不辍,琴容端庄沉
静,手势简静,动作不大,干净利落,形成并稳固了“中正
平和、宁静古朴、清逸洒脱、气韵生动”的特点和“简、劲、
清、和”的琴风,展现有别于其它琴派的面貌,有力地影
响了后世琴学。
1986 年,吴兆基先生与琴家叶名佩、徐忠伟及其学
生裴金宝发起创办了吴门琴社,继而出版了论文集《吴
门琴韵》与《吴门琴谱》,以及古琴 CD 多张;每月第一个
星期日上午在怡园坡仙琴馆举行雅集, 中断了整整 50
年的怡园古琴雅集恢复并延续至今,未有间断,为苏州
古琴的保护和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
进入新世纪后,吴门琴派发展日益迅速,在苏州市
委宣传部、市文联、市民保办(非遗办)等部门、机构的指
导下经常性举行古琴音乐会,结合吴地水乡古镇、诗书
画、民俗等特色文化举行各种丰富多彩的雅集活动互交
流琴艺,探讨古琴知识,排练节目对外交流并开展琴学
研讨、出版琴谱、琴刊、琴讯和音像数据等;在苏州博物
馆、苏州图书馆、丝绸博物馆等举办系列讲座。
此外,还积极响应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中国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号召, 自 2015 年起在苏州市
中小学校开展 “把遗产交给未来”———古琴进校园系列
活动,累计讲座、活动数达 50 余场次,参与的中小学生
2000 余人次;与国内知名高校合作举办讲座,不断加强
与国内各地古琴艺术流派的交流互访,在全国的影响力
日益增强。
发展至今, 吴门琴派已成为具有鲜明琴派风格、传
承脉络清晰有序、有固定琴曲谱本、主要活动于苏州地
区并对周边区域产生辐射作用、在国内有影响力的古琴
艺术流派。
除了对苏州本地的影响外,吴门琴派对周边地域的
古琴艺术传承发展呈放射性影响,如无锡、上海、常州、
南京等。 其中,无锡、太仓、吴江等地已有以吴门琴派第
四代学生等为骨干成立的琴社, 且吴门琴派的第四、第
五代琴人活动频繁,影响广泛。 从吴兰荪先生传其子吴
兆基先生,吴兆基先生又传其子吴光同先生,吴光同先
生又传其子即现任吴门琴社社长吴明涛先生,凡已历四
代,堪称古琴世家,而吴明涛先生已经开始培养其刚上
初中的儿子学琴三年有余,假以时日,必又是古琴艺术
的新一代骨干力量。
(感谢吴门琴社社长吴明涛先生提供的资料及历史
照片)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