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站古镇?

发布:2019-07-28 13:22    来源:新民晚报社区版·长三角
暨盐城的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之后,谁将成为 江苏省的第五项世界遗产? 江南水乡古镇,或将大概率加群。 2012 年 11 月,原文化部更新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 备名单》,江南水乡古镇扩容为 10 个,增加千灯、锦溪、沙溪和 新市四镇。 2015 年 2 月,国家文物局又在原来 10 镇的基础上 增加了 3 个,即吴江区的黎里镇、震泽镇和张家港市的凤凰 镇。 2018 年 1 月,又将无锡惠山古镇增补进名单,自此,江南 水乡古镇申遗“兵团”正式确定为 14 席,分别是江苏苏州周庄 镇、甪直镇、同里镇、千灯镇、沙溪镇、锦溪镇、震泽镇、黎里 镇、凤凰镇,无锡惠山镇,浙江嘉兴乌镇、西塘镇,湖州新市 镇、南浔镇。 新的申遗方案借鉴了大运河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 经验,因而实现了实质性的提速,进展令人满意。 联合申遗办 公室计划在 2020 年完成申遗各项准备工作,迎接国际组织专 家现场考察评估。 明清时期的江南水乡不仅以粮食与物资丰富、商业与经 济繁荣而闻名,同时也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素雅的景色和 闲适的意境得到了上至王公贵族、下至文人墨客的青睐与向 往。 除了苏州、杭州等核心城市,为江南水乡经济、社会、文化 的全方位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的还有一系列自明代以来如 雨后春笋般形成的市镇聚落,它们如今被统称为“江南水乡 古镇”。水网环境改造形成的市镇网络 江南水乡古镇所具备的价值一方面来源于它们形成过 程中所经历的对水网环境的持续改造,这一改造过程充分地 反映了人类在与自然的互动过程中形成的智慧。 为了解决日 益增长的人口与稀缺的土地之间的矛盾,江南地区开展了一 系列对水网环境进行改造的工程以扩大耕地面积。 在这一基础上, 各村庄聚落之间产生了频繁的以粮食、 农副产品和手工业产品为主的贸易活动,而位于河道交叉口 等优势区位的村庄则成为了商品交易的主要场所,规模逐渐 扩大,形成了较小的“市”或者较大的“镇”。 市镇汇聚了周边乡村地带生产的商品,并将它们运至苏 州、杭州等城市,通过城市转而与国内其他地区甚至国外开 展贸易。 这样一来,内部联系极为紧密的江南地区商贸聚落 网络体系就此形成。 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十一座古镇专业化分工明确, 不但具有江南地区最主要的丝绸业、棉布业和粮食业专业化 市镇,同时也具有特色产业的专业市镇。 被空间影响了的人文特质 受到独特自然环境的影响,江南水乡各古镇都呈现出相 似的独特格局。 建筑不规则的排布、建筑与河道的紧邻、狭窄 的街巷以及极为少见的开敞空间等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形 态特征都是在水网密布、用地紧缺的条件下形成的。 自然环境同样对江南水乡古镇的建筑和结构产生了影 响,常见于镇内的石制驳岸、桥梁,木构建筑及大多数建筑 “粉墙黛瓦” 的色彩风格均是适应当地环境与资源条件的结 果。 古镇格局与建筑风貌共同组成了江南水乡古镇特有的 城镇景观,包括了建筑、河道、街巷、植被、构筑物乃至人与城 镇环境的精神联系等多种要素的组合。 江南水乡古镇内使人感到亲近的小尺度空间,建筑与河 道以廊棚、水阁等亲水结构为形式的紧密联系,典型的水乡 建筑色彩风格, 居民与水系的和谐共处等特征都极具辨识 度,这种景观风貌自形成以来历经数个时代,时至今日仍然 保存于每一座古镇之中,具有极高的审美艺术价值,被视为 水网地区聚落景观的典范。 江南水乡古镇呈现出的景观同时还暗含着中国传统价 值观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即人类应当采用顺应自然的生活 态度与方式,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古镇中雅致闲适的风景、 以水为邻的生活方式都充分地体现了这一思想。 这种与传统价值观的契合也引起了全国各地文人士大 夫的共鸣,使他们纷纷迁居至此,让江南水乡古镇成为了知 识与文化集聚之地;文化的繁荣又激发了一系列歌颂江南水 乡的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使这一地区更加为人们所向往。 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种向往并不再仅限于士大夫阶层, 而是扩散到了全国各地、各个群体之中。 这使得江南水乡古 镇甚至上升到了一种审美意象的地位,对后世每一位中国人 的审美情趣产生着深远的塑造作用。 周庄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昆山西南隅,地处淀山湖、澄湖、白蚬 湖、南湖之间,急水江绕镇而过。 古镇区二纵二横的主干河 道,构成“井”字型水网格局,由此也形成了 8 条主要街巷。 建 筑多依河而筑,形式各异的石拱桥、深宅大院、过街骑楼、河 埠廊坊、临河水阁、驳岸踏渡,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水镇街景, 为江南水乡所罕见。 同里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东北部,旧称“富土”。 镇外四 面环水,古镇镶嵌于同里、九里、叶泽、南星、庞山五湖之中。 镇区被川字形的 15 条小河分隔成七个小岛, 而 49 座古桥又 将小岛串连为一个整体。 古镇内因水成路,临水成街,依水筑 屋,水、路、桥融为一体,素以“小桥流水人家”著称。 世界文化 遗产苏州古典园林之一的退思园就隐落在古镇东部。 甪直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城东南,古名甫里,因唐代诗人陆龟 蒙(号甫里先生)隐居于此故名。 后因镇东有直港,通向六处, 水流形有如“甪”字,改名为“甪直”。 镇内由东市河、西市河、 中市河、南市河与西汇河形成“上”字型水网体系,河道两侧 集市成街,形成一河两街、桥梁纵横的独特格局,故有“水乡 桥都”之美誉。 沙溪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太仓东北部。 七浦河自西向东贯穿全 镇,两岸民居枕河而建,层次高低,错落有致。“户户有雕花,家家有长 窗,桥在前门进,船在门前荡”是古镇沙溪的真实写照。古时因水运业 发展和南北客商的迁居, 融合形成了沙溪集浙江宁绍文化和徽州文 化于一体的特有临水建筑,成为七浦河畔的一道独特风景。 锦溪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昆山西南部,旧名陈墓,因宋皇室南迁途中孝 宗宠妃陈氏病殁水葬于此而得名。 境内湖荡密布,河流众多,古镇区 六条蜿蜒交叉的水道,构成了“丰”字型的水网体系。 街道因水而成, 街下设巷、里、弄。河道两侧分布着各式河埠、水墙门、过街廊棚,散落 其间的 16 座宋、元、明、清古桥梁,巧妙地将河、街、房、巷连接一起, 形成别具风情的水乡特色景观。 黎里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南部。境内河港纵横交错,湖荡星罗棋 布。古镇内一条东西向的市河横贯全镇,依托河道线形展开的传统民 居 、商 铺 鳞 次 栉 比 ,形 成 “房—路—河—路—房 ”或 “房—路—河— 棚—房”的独特景观。形式多样的水墙门、水桥头、水廊棚、水阁、水榭 楼台,构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居住环境。 震泽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西南部。 京杭大运河支流頔塘河与长 湖申线、西塘港环镇而过,南宋时期震泽已成为江浙一带重要的丝绸 和大米交易中心。 古镇区沿頔塘河而建,主街宝塔街、砥定街与頔塘 河并行,传统建筑众多,且大多临河,其中慈云塔为古镇的标志性建 筑;师俭堂则集河埠、行栈、商铺、街道、第宅园林于一体,堪称水乡第 一大宅门。 西塘位于浙江省嘉兴市东北部,江浙沪三省市交界处。从宋元时期开 始依河布镇,发展到明清时期,已是一个商业重镇。 古镇核心保护区 内有 25 万平方米的明清古建筑群,最大的建筑特色是“三多”:桥多、 弄多、廊多。在 3.03 平方公里古镇保护控制区内,至今仍居住着 2600 余户原住民家庭,保持着日出而作,日落而休的习惯,因此称为“生活 着的千年古镇”。 乌镇位于浙江省嘉兴市西南部,有“姑苏留都之前户,嘉湖浙甸之后 屏”之称。京杭大运河依镇而过,漕运业兴旺发达,唐宋时期就是江南 财赋转运的重要地区。 古运河上的皂林驿唐代设寨, 居民夹运河为 市,户口繁庶,商贾云集,成为雄镇,被誉为“吴越名津”。隋唐以降,市 镇建设得到很大发展,商品经济日趋活跃,四栅八隅,广袤十八里,有 郡邑城郭之势。 民物蕃阜,第宅园池甲于他镇;井邑之盛,赋入之多, 县道所不及。 南浔位于浙江湖州市,古镇依河立楼,河道蜿蜒逶迤,有石桥相连。 南浔名胜古迹众多,与自然风光和谐融合,既充满着浓郁的历史文化 底蕴和灵气,又洋溢着江南水乡古镇诗画一般的神韵。 新市地处浙北,距今已有数千年历史,而建制历史就达 1200 多年。千 百年来居民临河而建,傍桥而市。 石狮、石凳、石板路,处处体现着岁 月的痕迹。 千灯位于长江三角洲,隶属江苏省昆山市,距今有 2500 年历史,古镇 物华天宝,人文荟萃,素有“金千灯”之美称。千灯至今仍保留着“水陆 并行”、“河街相邻”的棋盘式格局和“小桥、流水、人家”的古朴风貌。 凤凰位于张家港市南大门,古称河阳。 早在 6000 多年前的马家浜文 化时期,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创造凤凰灿烂的远古文化。 该镇境 内中央有凤凰山,高 96.6 米、周长 3360 米,镇以此山而得名。 惠山位于江苏省无锡市西部, 锡山与惠山的东北坡麓, 被评为江苏 “最美运河地标”。 园林文化、名人文化、泉茶文化、民俗文化、祠庙文 化、美食文化等在这里交融共生,是无锡的露天历史博物馆。 文物古 迹众多、山水林泉俱佳,时跨数千年历史。 苏轼“独携天上小团月,来 试人间第二泉”,乾隆“惟惠山幽雅闲静”是古镇最精彩的推介词和文 化名片。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