戌时|苏州·霓裳吴音
发布:2019-07-28 13:11 来源:新民晚报社区版·长三角
盛夏的微风拂面,空气沁着潮热与温润,踩在木板桥上,听着咯吱咯吱的音,望着桥下泛着光的水,荡起一片片涟漪......不禁令人浮想联翩:究竟是怎样土地,让她如此温润若玉,又如此风情万种? 苏州,像是一个被诗化了的名字,让人充满向往。 在这样一片风华宝地上,人 们总是说她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又说她山水秀丽,典雅文明。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 有苏杭。 每次提到苏州,脑海中不禁浮现出苏州园林、水乡水巷、古村古街、寒山枫 桥、虎丘山塘、山水田园……能说的实在太多太多,每一个都足以代表独一无二苏州。但今天,何妨静下心来,赏一赏醉心悦目余音绕梁的“醉里吴音”。 当夜幕降临,喧嚣退去,华灯万彩,走在青石小巷里,偶然踏过一座小桥,迂的转一个弯,豁然有柳暗花明之感,那似有似无的琵琶声,是一种巨大的魅惑。 琵 琶是江南独特的一种乐器,与萧、笛等一同构成了儒雅的“丝竹”。 待真正听那曲纯正的《琵琶语》时,每一个音符都像在倾诉柔肠,似觉那梦帘 轻挑,又似那纱笼轻飘,弦弦相转,琵琶的句句私语,深深入耳,不经让人想起苏州 才子唐伯虎的《一剪梅》里经典的两句词:赏心乐事共谁论? 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此情此景,此曲此诗不免让人浮想联翩,一个温婉的江南女子,漫步着,哀愁 着,与那小巷相融,共同诉说着衷肠。 我的心思,你的徜徉,彼此荡漾,水落起,情起 伏,情未了,爱未殇。 伴着那梨花烟雨,轻叹…… 苏州是世界遗产城市,亦是世界“非遗”城市,非遗是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 遗产的简称,与声音有关的,苏州就有两项:古琴和昆曲。 昆曲,又称昆剧、昆腔、昆山腔,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 艺术中的珍品。 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 细腻著称,被誉为“百戏之祖”。 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 伴奏乐器。 而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丝桐和七弦琴,是中国的传统乐器,至少有三千年历 史。 古籍记载伏羲作琴,舜定琴为五弦,文王增一弦,武王伐纣又增一弦为七弦;可 见古琴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古琴是中华文化中地位最崇高的乐器,自古“琴”为其特指,20 世纪 20 年代为 与钢琴区分改称古琴。 琴有“士无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书”之说。 位列中国传统 文化四艺“琴棋书画”之首,伯牙、钟子期以“高山流水”而成知音的故事流传至今; 琴台被视为友谊的象征。 大量诗词文赋中有琴的身影。 昆曲似乎与古琴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西厢记》 里的莺莺月下焚香操琴、张 生隔墙听之、《红楼梦》中黛玉弹琴、宝玉则视琴谱如“天书”、《玉簪记》里的潘必 正、陈妙常的借琴挑情等等。 琴瑟和鸣,谁遇知音? 以琴传情,至情至深。 古琴、昆曲可谓高雅艺术里的王者,而评弹则是雅俗共赏的,雅亦雅,却绝不 高高在上;俗亦俗,却绝不低级趣味。 严格说,其俗,是说评弹广泛分布于苏州乃至 于江南地区各城市,拥有数量庞大的爱好者和演出者、演出团体,亦是名家辈出, 枝繁叶茂。 简言之,所谓俗,乃接地气也。 在这个夏天的夜晚,一个人在苏州的街头随心所欲地漫步,在木渎古镇的开 来茶楼,或走在古老的平江路或山塘街上,随处可见木质的招牌,牌子上写着:《杜 十娘》评弹、《赏中秋》评弹、《牡丹亭》昆曲…… 你可以随意进入街角的一家茶馆,老板或许是一位年轻人,或许是儒雅的中 年人,他热情地招呼你,举止投足间散发着优雅的气度,在他的身上,文气和雅气 兼容。 你上得二楼,在离评弹小舞台最近的座位坐下,点一壶碧螺春。 桌子上放着 一本评弹曲目,每首曲目都有歌词。 喝着茶,静静地等待评弹表演的开始。 评弹,无疑是最具苏州文化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它是苏州评话和苏州 叹词的总称,采用苏州话吴语徒口讲说唱表演,或一人登台开讲,或三两人手抱琵 琶,自弹自唱,内容多为金戈铁马的历史演义,或儿女情长的民间故事,当中穿插 一些笑料,妙趣横生,抑扬顿挫,轻清柔缓。 评话和弹词者会配合所述的故事进行表演, 模仿故事中人物的表情和语调, 表现人物的内心独白或是两人进行对话,人物形象丰满,表现形式多变。 逛完拙政园,游完周庄,遂选择一家饭馆或茶馆,坐下来,品一杯碧螺春,观看 一场评弹,看台上艺人演绎历史,看他们嬉笑怒骂,说尽人生百态,清脆浑厚的琵 琶声,余音绕梁,无疑给苏州这位曼妙的美女又添了几分韵味。 至此,苏州才不虚 此行。这或许才是苏州的魅力所在吧,她不是孤零零许多建筑和景观的组合,而是 活着的、有灵魂、有情感、有温度的人类家园,许许多多的非物质遗产,就是她的精 神气质,绝代风华。 当你听到那一支支昆曲、古琴或弹词,你会与诗意的画面联系起来,那曲,那 画面,似浑然天成,或它们本就是一体的,由此及彼,由彼及此,倾诉着同一份情, 温存的交互那么打动人,这算是一种可以达到心灵高度的契合吗? 这种令人不由 自主地沉醉,甚至于无法评价是乐师造诣之高,还是那诗人早已预见。 2500 年后的今天,小桥依旧流淌着清水,人家依旧安静地坐落着,诗意的苏州, 依旧散发着它那迷人的气息,典雅,静美,悠远。 站在这巷口,看阳光洒在屋顶,金粼粼的; 或伫立那拱桥上,静待一曲琵琶弦上的相思; 或在诗意的巷子里淋一场雨,邂逅一次华丽的盛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