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一间民宿
盛夏初,我又进山了,却未曾想到此次出行会为一家我不曾认识的民宿写了一篇文章。
住在城区,也抵挡不住我对山林的爱。许多个清晨或徬晚,骑着小白摩托车五分钟便到塔山森林公园,30分钟可以到达莫干山山区享受山林的清野。这里有山有水,有宽敞的马路,有可以放空自己的民宿,有传承千百年的民俗,这里没有污染,却肆无忌惮地包容着自然。
快到“三秋”的时候,上坡处有一棵老柏树夸张地横卧着它的整个树干,这种欢迎仪式让我兴奋不已。柏树的姿态仿佛是新石器时期部落的一位驼着背的长者,布满皱纹的躯干里一定藏着各种各样的灵魂故事。迎来送往,那是一种无法用视觉感受之术,增添了某种神秘。
打开一扇参差着的篱笆小门,台阶两边开着无名小花,三秋民宿就在山的半坡上。步入大堂,我被大大的落地玻璃窗外那堵石头垒的墙吸引了过去。上面的植物漫无目的地生长着,这种野和自由,没有顾忌,更不曾做作。
我静静地站在那里很久。
在画论里曾经读到过师法自然,这满墙的植物成了我心中完美的画作。环顾四周,透过高低错落的排布,房屋之间的距离既保留了原有村落亲近的邻里关系,又在设计师的匠心独运下让彼此拥有足够的私密性,在代生活的需求与保持乡村原生环境间找到了平衡点。大堂素白色的墙上挂着水墨中国画,顶上的那些古老旧木梁有种安静且妥协的情绪,岁月仿佛要从老木头苍茫的纹理缝隙里流露出来。来这住的客人或许也是想与自然共频,无需用力,朴实、任意和自然来场亲密的接触。
主人邀请我们坐下来,娴熟地泡着茶。身后玻璃窗外两棵芭蕉树安静地站在那里,我说:“还差块太湖石。”刚说出来,便意识到这是我苏州住久了烙下的画面,如同画棵芭蕉一定要配太湖石一样固执,而这种固执根本不适合这里的山野情怀。
我和民宿的主人真的不曾相识。但是我喜欢这种陌生的交往,很素淡,无有交集,就是纯粹的遇见和无所顾忌的漫谈。若谈的不欢,可以挥袖而去,想想甚爽。
放下茶杯,他说:“民国时那些声名显赫的风云人物、商界大佬都来莫干山度假,包括黄郛、杜月笙、蒋介石、张作霖(排名不分先后,根本就是主人脑中无意识、无差别的乱排)这些人在莫干山都有自己的房子。但是房子是留不住人的,如过眼云烟,只有那些文字、图片、书画作品等等来延续着他们曾经的印迹。所以莫干山的民宿,靠的不光是老房子,里面更需要有文化气息和主题,否则也是留不住人的。”
“放下”杜月笙,他又说起自己:“23岁我进入报社当记者,做采访。26岁进入艺术品拍卖公司,与艺术结缘,并结识了诸多艺术名家。正是这种工作经验,让我决定将艺术与民宿融合。艺术不再只在画廊、博物馆或展厅呈现,它可以出现在山林、茶园、竹林……来这里小住的客人不仅可以直面、参与艺术,也可以感受天地自然的杰作,这是我们与艺术的缘。”
“那你是如何将艺术与民宿融合的呢?”我问到。
“我在设计民宿的时候是把它当一件艺术品来构思的。在房子的结构上并没有为了迎合当代人的审美和价值观而去做很大的变化,保留了古朴的房子特性。把重点放在民宿的艺术精神上,因为只有置于此中,才能绽放出它无限的美感与精髓。当然,所有美学也需要建立在实用的基础之上,客房里我们布置有书画、艺术品,还设有画桌、笔墨纸砚,连字帖和画册都准备了,客人随时都可以自己创作使用。艺术品就像是建筑空间的眼睛,最能净化和滋养精神,这是激发我内心对民宿内在精神的构架。”
他自信的笑了笑又说到:“2018年他们策划举办过《一日不见——全国艺术名家书法邀请展》,邀请了陈佩秋、刘江、吴山明等中国艺术名家、文化名流前来创作和写生,有近200位全国文艺界人士出席,同时还邀请摄影家拍摄了百帧莫干山影像。更令人叫绝的是,整个展览被布置在山上翠竹林中,让百幅文艺名家对联与摄影艺术作品回归山野。
这种独特的展览模式非常贴近当今的人文情怀,展览很成功。2019年10月27日,他们又策划了“秋山人在画中行——艺术名家莫干山写生展”,继续邀请上百名来自全国的知名艺术家到莫干山写生创作,有海派泰斗陈佩秋先生,还有浙派画坛前辈朱颖人、吴永良、徐家昌、卓鹤君等先生,以及当代画坛中生代力量韩璐、王剑武等,他们用中国画特有的水墨交集留下了莫干山美丽的景象,定格了德清人文、建筑、山水之美轮美奂。央视四套“新春走基层”节目中专题拍摄了这个“一日不见”名家书法展,将其作为文化回归乡村、带动乡村振兴的样板加以介绍。”
他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思路是如此清晰,言语间不免带着过去记者工作中的模板习惯。我有些开始不适应这种太正式的对话,该告别了。
在写此文前,我在喝下午茶的时间看完了三秋美宿主人寄给我的两本书。一本是他参与采访编辑的《三十年三十人——浙江国画记录》,另一本他自己写的随笔集《边角》,其文字认真、严谨,不禁让我有点肃然起敬。从文字中感知到他对民宿的爱,不仅仅是单纯的做一间具有特色的民宿,还有对他对民宿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有灵魂地传承下去的一种责任和期待。
回看庚子岁首,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扰乱了全球的步伐,城市一度停止摆动,民宿的发展也随之被按下暂停键。在时代更迭中,社会环境的变化也推动着民宿主人不断地自我成长和思想改变。互联网的发展也催生其更加多元化地发展。将艺术融入民宿,艺术家与民宿客栈的融合碰撞,不仅为民宿增添情怀,也汇聚成为特定时代的文化特征。这也是对当代艺术回归乡村,美学回归生活的实践与探索。民宿需要灵魂,需要人文艺术的融合,艺术能够为民宿注入新生命力,增长民宿市场的动力。
有一座城,位于苏杭的中点,天堂的正中,那便是德清。我出生在这里,也曾经远航,但她永远是我最终的港湾。
十三四年前,民宿在莫干山兴起,紧接着全国各地就掀起了兴建、改造各类主题民宿的浪潮,莫干山可谓是开了民宿的先河。而今,将民宿与艺术、人文的融合,不失为一种创新,我相信会给民宿带来更多的机会。民宿的长久发展是需要多方面合力的,既要保持它的市场繁荣,也需要给它注入人文内涵,同时也需要对它进行原始性环境的保护。
当代人有着对事物极致的追求,热爱一切有灵魂、情怀和美好的事物,这些并不再只体现在依山傍水的环境里,更有事物本身的文化和内在的生命力。乡村在,民宿才在。灵魂在,民宿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