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心理学:当真你就输了

发布:2019-10-31 10:51    来源:新民晚报社区版·长三角
近些年国内超级流行所谓色彩心理学, 从人格
到设计甚至在艺术绘画创作中都在大肆宣扬色彩心
理,一批色彩心理大师在各行各业涌现出来,有些撰
文发表自己发现的色彩心理规律, 有些在大庭广众
之下公开演说所谓传授色彩心理技艺。 作为一名应
用心理学工作者,我也读过一些人发表的文字,我也
潜伏在大庭广众之中聆听过一些大师的教诲。 站在
对心理学这门学科负责的立场上, 我对于那些文字
和讲授只有一个感受,就是一派胡言!
首先,色彩是一个主观认知,也就是说对于人的
感受来说,不存在统一性的标准认知。 即便是色板上
的纯色, 你所看到的红色与我所看到的红色也会不
一样。 色彩的主观感受性原理的存在就导致色彩于
人的心理, 特别是性格方面是不能存在普遍规律之
说的。
其次, 色彩本身并不具备直引发致人们心理反
应的作用。 色彩必须在场景下,依托场景,并且以一
种放大场景效应的方式作用于人们的心理。 也就是
说,对人们心理产生效应的是场景,而色彩其实是场
景效应的催化剂, 它让人们更显而易见的感受到场
景所营造的心理感受。
接下来, 我们先来谈一谈为什么不能将色彩应
用在人格的判定上。 既然色彩是主观认知,那么每一
个人对于色彩的感受就存在独立性,请注意,这里谈
到的是对色彩的感受而不是识别。 因为感受是与人
格主观相关,而识别则是客观直觉。 一句话解释一下
二者的关系, 我们大家都可以一致地识别出客观存
在的纯红色, 但每个人对纯红色的心理感受则各不
相同。 我们若想通过色彩找出人格的分类,那么就需
要去统计比如对纯红色有相同感受的这些人, 他们
在信念、动机、情感上是否存在共同的特征。 在心理
学百年的研究历史上,有些人尝试过类似的研究,但
都以失败而告终,原因有二,其一是因为色彩本身的
类别太多了,这导致很难建立感受类别模型;其二是
因为人们对色彩的主观感受性过分因人而异, 普遍
感受类别无法建立。 我们分别从两个方面解释一下,
比如绿色本身就有 N 中变化,而人们对绿色的感受
又存在因人而异的感受差异, 颜色客观变化加上主
观感受差异就导致根本无法发现人们对于色彩纯粹
的感受规律。 另外,在人的识别层面上也存在一个巨
大的问题,那就是色盲。 比如红绿色盲存在。 如果我
们用色彩来定义人格的话, 那么就无异于把色盲都
归类到了“人格障碍”的患者阵营。
当下市面上流传的色彩人格说, 其实是将人们
对色彩的识别作为归类的依据, 我们上面已经谈过
识别与感受的关系了, 建立在识别基础上的色彩人
格说本身是一个偷换概念的研究做法, 理论就不成
立,再加上做法根本就是混淆视听,因此所谓色彩人
格学说纯属无稽之谈。
我们再说说为什么色彩不能应用于艺术创作或
设计创作。 这里所说的色彩其实并不是色彩本身,而
是色彩心理学或色彩人格学。 事实上,正是由于这些
色彩人格学的盛行, 导致各行各业特别是艺术和设
计领域非常希望能够掌握色彩人格的奥秘, 应用色
彩人格学发现色彩对人们心理感受的作用规律而让
艺术创作或设计工作变得简单一些。 这种想法存在
三个误区,第一就是对色彩人格学的盲目接受,上面
已经谈过色彩人格学的荒谬,在此就不再絮聒了;第
二就是对色彩是场景效应催化剂作用的忽略, 艺术
创作和设计工作都是在创造一个场景, 色彩是场景
中的一部分,而让人们产生心理反应的是场景本身,
而绝不是色彩, 放弃钻研场景而去研究色彩完全是
舍本逐末的做法; 第三就是艺术与设计创作本身一
定是创作者全身心投入的过程, 这其中容不得半点
投机取巧,任何作品都容不得投机取巧的存在,带着
通过所谓色彩人格学技艺的应用让设计或艺术创作
变得轻松一些的想法, 这本身就是艺术及设计工作
者最大的错误。
心理学的研究与生物医学的研究同样严苛,因
为都是要发现对于人类生命的某种规律。 因此,一项
发现规律的心理研究往往要由一个团队历经 10 年
以上,通过对至少 10 万人的纵向研究,其中包括生
活事件记录、日常行为观察、特殊事件里程碑报告、
当事人访谈、 实验室量化心理实验等一系列复杂的
实验过程完成。 那些在大庭广众之下传授所谓色彩
人格学、色彩设计学的“大师”,通过自己 10 余年对
充其量万八千人的工作积累就得出规律并大肆宣
讲,是否显得过于随便了?
宇宙是一个整体, 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也是一个
整体,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也日渐构成一个整体。 互
相因依,牵一发动全身。 所以我们决不能把色彩甚至
是美学看成一门独立自足的科学,把门关起来靠“自
力更生”。 有些立志搞色彩研究甚至是美学研究的
人,既不学哲学,又不学历史,又没有文艺实践经验,
连与色彩和美学密切相关的心理学、 社会学、 文学
史、艺术史、语言学乃至宗教神话之类也不想问津,
关起门来“深思熟虑”,玩弄概念游戏,像蜘蛛一样,
只图把肚子里的丝吐出来, 就结成一面包罗万象的
大网,这是妄想!
互联网思维让一切都变得快了起来,但“快”绝
不等于“随便”! 而对于科学的研究,对于规律的发现
更需要严谨的态度, 对于演讲发表要让他人借鉴的
规律就需要更加谨慎的态度了! 要知道于台下的听
众而言,演讲者的一席话将决定他们接下来的行为,
切不可因为一人之“随便”导致全民皆“随便”啊!
黄信景: 心理学博士,“应用心理美学与都市情
绪疗愈”课题研究员,组织行为专家,消费心理研究
员,中国 CEO 智库经营管理资深顾问,人文学研究
学者,布雷拉美术学院艺术心理学教授,米兰理工大
学客座教授,东京大学应用心理学访问学者,ARD&NT
艺术与设计研究院中国区主席。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