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了, 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

发布:2020-05-29 18:07    来源:新民晚报社区版·长三角

近日,“苏州北站综合枢纽建设指挥部”挂牌,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亚平出席并揭牌。高起点设计、高质量实施高铁苏州北站综合提升。这标志着苏州北站综合枢纽进入实质性规划建设阶段,这也意味着高铁苏州北站将开始迎来大变化。

是什么样的变化呢?

首先,苏州北站空间将“大扩容”。近年来,随着高铁出行流量的激增,目前,高铁苏州北站的高峰客流可达到每天7万人次,远超此前每天5000人次的设计规模。尤其在春运期间,必须依靠广场上搭建临时站房,才能满足群众的基础出行需求。

“苏州北站综合枢纽”建设势在必行,更迫在眉睫。根据计划,未来新建站房拟采用高架站房候车,场站规模为12台30线。苏州北站综合交通枢纽总建筑规模约100万平方米,其中交通功能面积50万平方米(其中站房面积为25万平方米),站城一体开发面积50万平方米。

其次,交通枢纽地位将“大提升”。高铁苏州北站是京沪高铁和今年即将建设的通苏嘉甬高铁的交会点,如苏湖、苏锡常城际也计划在苏州北站形成城铁十字相交。“苏州北站综合枢纽”附近或将设置高铁动车所,新增京沪高铁、通苏嘉甬高铁、如苏湖城际、苏锡常城际始发终到功能,极大提升苏州枢纽势能和战略地位。

“苏州北站综合枢纽”将打造成为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长三角综合交通枢纽、沪苏一体化复合枢纽,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百姓出行。

第三,苏州交通出行将实现“大综合”。“苏州北站综合枢纽”将承接上海虹桥站部分功能,预留未来超级列车通道,预留沪苏循环线通道。建设一体化城市航站楼,连通虹桥机场、苏南机场与未来苏州机场,实现空铁联运。构建高架快速路等集疏运系统,实现长途汽车、公交车、出租车等各种交通模式无缝换乘。

苏州轨道交通正规划的部分线路,与已开工建设的7号线、已运行的2号线交汇于苏州北站,形成五轨交汇。届时,国铁干线,城际铁路、市域市交、轨道交通将实现“四网融合”,满足群众对舒适快捷出行的需求。

第四,苏州高铁新城将“大崛起”。在推进“苏州北站综合枢纽”站房建设的同时,将充分利用铁路红线及控制范围内地块进行综合开发,融合商业综合体、商务办公、高档酒店等城市功能,实现站城一体化。

高铁苏州北站南侧,南天成路两侧近20栋产业楼宇拔地而起,集聚数百家研发型机构、企业与各类孵化器、加速器。截至目前,已落地相关企业超360家。高铁苏州北站北侧,10平方公里的长三角国际研发社区正在加紧建设,将兴起一座新型产业园。项目还在建设中,就已引进5家研究所、20家高端研发公司,培育孵化100家高技术公司。随着苏州北站综合枢纽建设的加快推进,依高铁而建、因高铁而生,以产业兴城的苏州高铁新城,正加速崛起。

规划建设的“苏州北站综合枢纽”将打造成为空铁联运、站城融合、无缝换乘的现代化、综合性、智能型国家级综合枢纽。“新高铁北站”的规划建设,将不仅提升区域乃至苏州整体城市功能、优化城市形态、形成城市亮点,更大幅缩短了苏州与长三角地区、全国甚至全球各地的时空距离,引导产业、科技、人才、信息、资金等资源要素向苏州集聚,带动产业快速发展,助力苏州加快融入长三角,实现经济社会持续高质量发展。

随着苏州北站综合枢纽建设的加快推进,依高铁而建、因高铁而生,以产业兴城的苏州高铁新城,正加速崛起。

而规划建设的“苏州北站综合枢纽”将打造成为空铁联运、站城融合、无缝换乘的现代化、综合性、智能型国家级综合枢纽,势必将成为下一个上海虹桥站,不仅服务苏州,更辐射整个长三角地区。

在不久的将来,“苏州北站综合枢纽”将成为长三角交通一体化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未来可期的“轨道上的长三角”,根据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它是这样的——

到2025年,一体化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总体形成,对外运输大通道、城际交通主骨架、都市圈通勤网高效联通,基本建成“轨道上的长三角”,铁路密度达到507公里/万平方公里,省际公路通达能力进一步提升,高速公路密度达500公里/万平方公里,世界级机场群和港口群全球竞争能力显著增强。

一体化运输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中心城市之间享受1—1.5小时客运服务,上海大都市圈以及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都市圈内享受1小时公交化通勤客运服务。一体化发展机制更加完善,三省一市协同共建机制更加健全,政策、标准等充分对接,信息服务基本实现共享共用。

而到2035年,则将全面建成供需能力精准匹配、服务品质国际一流、资源集约高效利用的长三角地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形成与国土空间开发、产业布局优化、人口要素流动、生态环境保护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以上海为龙头的国际门户枢纽影响力辐射全球,以智能绿色为导向的交通科技创新水平领先世界,运输规则、标准规范、一体化机制引领国际。

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公路网络为基础,水运、民航为支撑,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等为主要节点,构建对外高效联通、内部有机衔接的多层次综合交通网络。第一层,打造多向立体、内联外通的大能力快速运输通道,统筹优化干线铁路、高速公路、长江黄金水道等内河航道、港口、机场布局,实现与国际、国内其他经济板块高效联通。第二层,构建快捷高效的城际交通网,依托快速运输通道,以城际铁路、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等为重点,实现区域内部城际快速直连。第三层,建设一体衔接的都市圈通勤交通网,围绕上海大都市圈和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都市圈,以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快速路等为骨干,打造都市圈1小时通勤圈。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