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若桃花》:一碗面的幸福

发布:2020-09-15 13:43    来源:新民晚报社区版·长三角

 

苏州人的早点对面有着特殊的热衷,这是一种情结,也是一种传承。在苏州,大街小巷到处可见各种字号的面馆:黄天源、朱鸿兴、观振兴、陆振兴、陆长兴、近水台、东吴面馆、裕兴记、伟记、得一鲜……星星点点地散布在这个古老又现代的城市,将面的吃法演绎成了传奇。

《舌尖上的中国》曾提到苏州的面,如今,尝一尝颇具代表性的焖肉面,或者在枫镇大肉面上市的季节,点一碗一个网红级的“灵魂”面食,已成为来苏旅游的必选动作。许多面馆一年四季门庭若市,慕名而来者络绎不绝。

苏式面最大的讲究在于面汤。黄鳝骨、鸡骨、猪骨等都是熬制面汤的主材,汤的鲜味天然而纯正。面汤又有红白之分,红汤即是添加了酱油,而白汤透明、清澈。

苏式面的吃法还有很多术语行话。“免青”,意即不放葱花、蒜叶;“重青”则与“免青”相对,意即多放葱花、蒜叶。“宽汤”,意即汤要多些;与之相对的就是“紧汤”。“硬面”意即煮面时间短一些,与之相对的便是“烂面”。“过桥”意即浇头单独盛放;“底浇”意即将浇头置于面底。这些术语是依据食客的个人喜好发展而来的,也是苏式面文化的组成部分。

“头汤面”,面馆每天清晨第一锅清水煮成的面。因为随着下的面越来越多,锅里的水掺杂了面条本身的钙味和面粉,变得相对混浊,影响了面汤的鲜味和面的口感(其实,普通食客是感觉不出来的)。时至今日,仍然有很多老苏州保持着吃“头汤面”的习惯。每天起早,只为那一碗最纯正的姑苏味道。

东北人管这叫“讲究”,上海人管这叫“考究”,而在老苏州眼里,便只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习惯。

闲暇之余,我也是热衷也和别的苏州人一样,常常穿梭在苏城的大街小巷,寻找一碗姑苏的韵味。你可知,“面若桃花”在哪里?

姑苏古城,平江路深处,一家不显山露水的苏州面馆“面若桃花”,因为当红吃播介绍的一碗“焖肉面”,在网络上一夜爆红。但是极具个性的面馆老板“老面”,并不为激增的流量所动。他开店有铁板钉钉的“约法三章”,让不少兴冲冲来吃面的食客只吃到闭门羹。

老面的外甥女,桃子,自幼随父母在北京生活。海外留学归来,正绸缪创业。日常也做做吃播,有些粉丝。舅舅和开在老宅的面馆意外成为“网红”,让她兴高采烈决定回老家看看。同时还自认为嗅到难得的商机,包装“苏州面”,做爆款城市化餐饮IP单品,商业化运作,北上广开店,海外拓展。

舅舅老面内心十分欢迎这个家族第三代的归来,但是看着听着小姑娘关于大城市大生意的蓝图,他决定用“什么是地道的‘苏州面’”教育教育她。果然,兴冲冲以为学烧面不过几天功夫的桃子,遭遇了苏州面从“面”“汤”“香头”“助汁”“浇头”一系列真功夫的打击。她本想知难而退,却接连在面馆与一个又一个来吃面的老苏州、小苏州、新苏州相识,让从小去远方、去异乡的她,重新对家乡苏州有了全新认识。

看起来,这是一个有故事的“面馆”。但是这个故事有一个致命的“破绽”,老苏州可以一眼识破,就是这个名叫“面若桃花”的面馆——不存在的。

是的,这是一个“故事”里的面馆。9月5日,姑苏区平江路人声鼎沸,菉葭巷一个古色古香的院子里架起摄影器材。演员、摄像、灯光各就各位,等待导演一声令下:《面若桃花》正式开拍!

《面若桃花》,其实是一个系列网剧,由中共苏州市姑苏区委宣传部、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集团有限公司、苏州越城遗址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出品。《面若桃花》是首部为姑苏区量身打造的反映苏州文旅生活的网剧,它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主题思想,以苏州文化、苏州美食为元素,讲述平凡温情的都市故事,展示十二时辰下的苏州,也是姑苏区致力打造苏州的又一大文旅IP。

当日,中共苏州市委宣传部、姑苏区、苏州市广电总台等相关领导受邀出席,并在现场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前往了新剧主场景——菉葭巷的“面若桃花”,过一把“演员瘾”。

苏州的一碗面,大街小巷,喜闻乐见,是生活的艺术,也含匠心的精神。据说剧本在打磨期间,主创团队遍访苏州城内老字号面馆,寻找善制苏州面的师傅,翻阅大量文献,力求将每一碗苏州面做到极致。在考察中,大家发现苏州面的名字恰是对苏州文化和苏式生活最好的诠释。因而有了12集以面为命的单元故事。

《面若桃花》的男主角“老面”是典型隐于小巷老宅,不求闻达,实则内秀的苏州人。尤其从专业角度对苏州面、苏邦菜以及苏派生活方式充满有见地的认识和真挚、深厚的感情,通过一碗碗正宗苏州面,坚守着这座城市对于生活的热爱、态度和风骨。因此需要一个扎根苏州、深耕苏州文化,有丰富演出经验的“老戏骨”党纲主演。

而女主桃子则是一个性格单纯,说话直率的95后女生。为人善良天真,对家乡有好奇,有回忆。她少小离家,对老家苏州有一个逐渐唤醒熟识记忆的过程。

经过数十轮的筛选,最终选定由国家一级演员、苏州市戏剧家协会理事浦雨竹饰演老面,内地青年演员龚芳妮饰演桃子。一老一少的组合,将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面若桃花”坐落于平江路菉葭巷沿河,与古老的潘宅“深情对望”。在遇见“面若桃花”之前,潘宅像一位饱经风霜的长者,固执地坚守在原地,不为时事所动;在遇见“面若桃花”之后,这位长者的脸上泛起了笑意,有了新鲜与生动。潘宅与“面若桃花”就像老面与桃子,一老一少,相互影响、相互成就。

主场景入口处一棵“四季盛放”的仿生桃树尤为醒目。它像“老面”多年来坚守和等待;像这座城市里来往者的一处归属;像一个念想,永远存在着。无论我们身在何处,只要想起,就能回到这里,回到苏州,回到——面若桃花。

每一道浇头的江南四时,每一碗汤底的百味人生,十二碗苏州面和一座二千五百岁的古城,“新苏州”、“老苏州”、“小苏州”在小巷老街一家二十四小时不打烊的苏州面馆守着不熄的灶火和长明的灯,一碗面温暖一座城里往来五湖四海的游人和亲人,用文化厚度、思想力度、情感深度、人物角度讲苏州故事,讲中国故事,如今,这12碗地道的苏州面,即将带着最纯粹的苏州记忆,与翘首以待的观众见面了!

 

介绍一下:最有“排面”的苏式面

 

枫镇大肉面

“枫镇大肉面”据说创于枫桥镇,其独特之处在于面汤,用猪骨、鳝骨熬成的汤增鲜,再用酒酿吊香,汤清无色,醇香扑鼻。历史上苏州不少老字号面馆都有供应过枫镇大肉面,颇受食客青睐。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枫镇大肉面因对卫生要求高,加上其他历史因素,曾一度难觅踪影,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枫镇大肉面才开始逐渐复兴。

 

双凤羊肉面

双凤羊肉面(又称:双凤肥羊大面)为太仓餐饮文化中的特色品种之一,以酥、浓、香、肥著称。相传一百多年前,有个姓孟的师傅在有着1600多年历史的双凤古镇西市梢开了一个面馆。因其重烹肉、善熬汤、精制面,使得“双凤孟家羊肉面”名声在外,远近皆知,成为地方上的冬令特产名吃。

双凤羊肉面所以在众多的羊肉面中脱颖而出,有其一套秘传:首先是选购山羊品种,店家讲究选购体大皮薄肉嫩的“太仓山羊”,以阉割的公羊与刚成年雌羊为上选。第二,讲究宰杀,必反复洗净。第三,锅底置盘去壳新稻草芯草把,以防焦锅;锅之四周满塞白萝卜,以除膻味。第四,宰杀后将肉分档下锅,肉质较老的置下层,肉质嫩者置上层,然后再加佐料,文火焖煮。其面汤用烹羊原汤熬制,要熬得浓而不浊、油而不腻方用之。其面以手工制之,俗称“跳面”,其特点是面条细、柔、滑、韧,入水便熟,久煮不烂,口感极好。

 

爆鱼面

爆鱼现名熏鱼,肉质硬,皮脆香,经浓卤汁浸制后口味异常鲜美。作为面的浇头,它更是苏州人口中的一碗绝佳的美食。

 

奥灶面

奥灶面以红油爆鱼面和白汤卤鸭面最为著名。红油爆鱼面,面条细白,汤色酱红;白汤卤鸭面,白面白汤,原色原味。

奥灶面好吃,首先在于汤面有特色。它继承传统做法,用青鱼的鱼鳞、鱼鳃、鱼肉、鱼的粘液煎煮提出,所以味道鲜美异常。其次在于浇头有考究,爆鱼一律用青鱼制作,卤鸭则以“昆山麻鸭”用老汤烹煮,故肥而不腻。再有就是,面条用精白面加工成龙须面,下锅时紧下快捞,使之软硬适度。奥灶面最注重“五热一体,小料冲汤”。

所谓“五热”是碗热、汤热、油热、面热、浇头热;“小料冲汤”指不用大锅拼汤,而是根据来客现用现合,保持原汁原味。奥灶面不仅选料讲究,味美鲜醇,另外还有“三烫”的特点:面烫,捞面时不在温水中过水,而在沸水中过水;汤烫,配制好的面汤放在铁锅里,用余火焖煮,保持其温度;碗烫,碗洗净后,放在沸水中取用,不仅保暖,还消毒卫生。因此“奥灶面”即便是在数九寒天,食之也能冒汗。

 

虞山蕈油面

面的“浇头”是正宗的产自虞山的松树蕈——附生在松树根部的野生食用菌类。虞山多松林,每到春秋季节,特别在雨后,就会长出许多蕈来。这蕈的颜色一如松树皮,呈淡棕色;形似开了伞的蘑菇,但显得更瘦长苗条;质地也略带一点松树的“坚韧”,比菜场里卖的蘑菇更富含纤维素;其味也更胜一筹。起初的蕈油面只是常熟兴福寺和尚食用的一道素食,后来渐渐得到了广大食客们的青睐。

1947年10月19日,宋庆龄、宋美龄姐妹畅游罢兴福寺,在寺外林中野餐,一碗兴福蕈油面端上桌,清香扑鼻,宋氏姐妹品尝后觉得名不虚传,更是赞不绝口,连声道:“好、好、好,想不到小地方有这么好吃的菜和面”。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