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笔! 2025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现身苏州

发布:2023-06-14 09:46    来源:长三角时讯
2023年,苏州工业园区走过第29个年头。而立将至,对于一个人而言,应该树立起人生稳定的价值观,建立起自己的事业。对于园区这样一个“产城人”融合发展的综合生产、生活区域而言,同样如此。
5月15日,《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意见》(苏发〔2023〕6号)发布,吹响了园区奋进的号角。
这是号角,也是蓝图,更是新的目标和方向。
超前规划,矢志不移,这是“园区经验”的重要内容。当1994年苏州工业园区在设计师手绘的规划效果图上起飞之时,就保持着“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坚强定力。经过29年的开发建设,园区积极探索“开放与创新”“创新与产业”“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实现了从学习借鉴向品牌输出、从引进来向走出去、从制造园区向创新园区、从先行先试向示范引领的跨越。
如今,这片创造奇迹的热土依然年轻,依然青春洋溢。
将目光投向未来,2025年,一个“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将屹立于此。
这片创造奇迹的热土青春洋溢。
 
扛起重任,迈向一流
作为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具有标志意义的合作项目,苏州工业园区无疑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
“茭白地上起广厦,莲藕塘中垒瑶台。”这是园区29年来惊天巨变的真实写照。
习近平总书记对苏州工业园区发展寄予厚望,2014年视察江苏时,要求苏州工业园区“在开放创新、综合改革方面发挥试验示范作用”,此后又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继续建设好苏州工业园区”。
承载着党中央和江苏省委的厚望,园区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传承弘扬“园区经验”,持续深化中新合作,推动更高水平开放、更大力度创新、更深层次的改革。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它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获批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建设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苏州片区,连续七年在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中排名第一,跻身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列,彰显了江苏发展的创新性、探索性、引领性,具备了向更高目标跃升的坚实基础。
当好创新“主战场”,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必须要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牢记嘱托,肩负重任的园区,汇聚国际创新资源要素,提升参与全球经济技术竞争合作能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园区有了新使命、新担当,即建设一流产业新区、一流开放名区、一流创新园区、一流中心城区。以建设“四个一流”为路径,奋力迈向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瞄准目标,布局落子
 
到2025年,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75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80%;科技领军人才超5000人。
一串串数字,是一个个落在纸上的目标,也是一颗颗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决心。
如何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展现更多担当?
如何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起笔争创一流的“蓝图”,如何打开新空间?
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既是园区多年来保持高增速、跟上时代产业演变、实现创新突围的重要原因,也将是推动产业集群向创新集群升级蝶变的关键之举。
当产业发展到达一定水平,当经济和科技的竞争方式改变,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机会窗口越来越窄。以原创性、策源性、根本性的创新来引领行业巨变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才是新的出路。
以重大创新平台为牵引,园区加快培育世界一流创新型企业。一方面,让创新链深度服务于产业链,围绕产业对技术的需求靶向发力,将创新成果精准落到产业链关键环节上,推动产业链价值向高处攀升;另一方面,跳出产业链本身,进军全球科技前沿领域,从根源上提高创新策源能力。
园区致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创新集群和国内领先的总部经济集聚区,必须以人才为支撑。园区以异地建校区的模式,将独墅湖畔打造为“慧湖”,成就了校地合作双向奔赴的佳话。40%以上的毕业生留在苏州,形成了人才集聚的势头。无微不至的服务,唯快不破的制度创新,让园区铸造出一条与产业链高度适配、与创新链构建高度吻合的人才链。
扬帆逐梦,心之所向。未来,园区将进一步支持国际化高端人才集聚,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从而实现“引进一个高端人才、带来一个创业团队、培育一个新兴产业、打造一个创新集群”的链式效应。
着力推动高水平金融开放创新,园区提升金融业发展能级和国际化水平,创造条件让资金链和人才链在市场化机制下流向有创新魄力的企业,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从创新导入到项目孵化,从孵化企业到孵化产业,从人才培养到集聚激活,从专项资金到融资效率,园区以资金链的“强”,激发人才链的“活”,提升创新链的“效”,托举产业链的“优”,并最终成就生态圈的“新”和“稳”。
“四链”融合的力量,让新兴产业的活力释放。
 
海纳百川,不择细流
只有相关企业优势互补、协同发力,才能构筑现代产业体系的中坚力量。
凭着大手笔的产业布局和雄厚基础,加上“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精神丰富后的“园区经验”,以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为目标,成为全球引领者,似乎成为一种必然。
目前,园区形成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和人工智能三大新兴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构成的“2+3+1”产业体系。
为鼓励制造业企业创新,园区设立专门的产业基金支持初创型企业,陆续出台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产业的促进政策,引导更多企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这些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2022年,园区两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超4800亿元,三大新兴产业产值超过3600亿元。
相关企业优势互补、协同发力,构筑现代产业体系的中坚力量。
为促进服务业和制造业两业融合,园区积极搭建制造业和服务业互相沟通的平台,努力延伸制造业价值链。
园区现代服务业已形成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7:3的分布结构,覆盖科研、软件、金融等多个领域。除提高制造业质量外,园区还将进一步扩大服务业服务范围,辐射整个江苏、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
开放是园区不变的底色。
苏州自贸片区自设立以来,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和企业创新诉求,园区不断深化制度系统集成创新,赋能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将更加凸显。
2022年,园区发布阳澄南岸创新城和吴淞湾未来城发展建设规划,着力构建“一主两副”空间格局,进一步实现资源更高效的统筹配置,打造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点。如今,作为园区加速推进数字经济发展重要载体之一的阳澄数谷核心启动区首期项目已经亮相,到“十四五”末将集聚数字经济领域企业超200家,预计引入项目投资超200亿元,吸引高端人才10万人。
此外,2023年初开工的金鸡湖右岸区域(文化水廊)项目将通过顶级品牌导入及文商旅融合,明确整体定位,打造“潮流时尚、人文漫享”的活力都市圈,迈出重塑金鸡湖城市核心商圈、引领未来城市高品质发展的坚实步伐。
立足面向未来的苏州城市新中心定位,园区正不断创新科、产、城、人融合发展的制度设计,统筹推进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更新,在交通能级提升、资源要素流动等方面继续协同发展,努力展现一流中心城区的更优形态。
从规划先行到建管并举,从“世界工厂”到“创新之城”,回溯园区的创业史,华丽蝶变的背后,是把握天时之利、地利之便,发挥人和之功的结果。
以《意见》发布为契机,园区将紧盯世界一流目标定位,以产业创新为引领、科技创新为动力、开放创新为支撑,充分发挥“探路者”“先行者”作用,在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新征程中创造更多精彩。 
 
弓玺 朱执竞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