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儒” 曲韵悠扬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在2018年度江苏省中小学“师陶杯”教科研论文颁奖大会上,一群可爱的昆曲娃娃咿咿呀呀、委婉悠扬的唱腔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原来她们是来自苏州市平江教育集团大儒中心小学校小昆班的儒娃们。其实昆曲早已在大儒小学的校园中生根发芽,越来越多的儒娃走进了昆曲这个高雅的艺术。他们与昆曲相知相熟,将这门古老的艺术融入到校园中,现已成为学校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追溯大儒小昆班的历史,要从上世纪90年代说起。经历了近三十年的风雨。目前昆曲团有团员20多名,她们都是从各个年级、班级中选拔出来的艺术骨干,在文化局关工委的关心与支持下,派出了昆曲老艺术家来校指导孩子们。
在昆曲专家顾笃璜老先生的亲切指导下,学校老师自己编写专门介绍昆曲知识的校本教材《昆缘》,在与中国昆曲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校园昆曲节上举行了《昆缘》的发行仪式,印制了昆曲宣传折页,全校师生人手一份,从细小处传承传统文化。
2016年6月,学校小小昆曲博物馆正式揭牌。江苏省昆曲继字辈老演员十余名老前辈均来参加。虽然都是耄耋老人了,但当他们走进昆曲小小博物馆时,依然激动得热泪盈眶:“我们唱了几十年昆曲,苏州刚刚才有了昆曲博物馆,而一所小学虽然在只有一个教室大小的地方,也办起了小小昆曲博物馆,向学生们宣传昆曲,昆曲将前途无限。”
在老艺术家们的悉心指导下,培养了一大批少儿昆曲演员,他们演出了系列《牡丹亭》系列折子戏《步步娇》、《寻梦》、《游园》,还有《咏梅》、《活捉罗根源》、《枫桥夜泊》、《哪吒闹海》等剧目。
取得的成绩也与学校大力支撑发展昆曲、传承经典分不开的。学校为此开辟了专门用来上课的昆曲教室,采购昆曲学生练习的水袖、折扇、团扇、伞、演出服等。
2017年12月,来自苏州市文联的老艺术家们和校友齐聚一堂,一起观摩学校京昆社团的演出并共同探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月学校获首批“姑苏区非遗传承教育示范基地”的称号。
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的昆曲艺术在拥有百年厚重历史文化底蕴的大儒小学中生根发芽,使校园染上宁静隽秀之色。学校旨在通过“百戏之祖”——昆曲,让孩子们在感知、体验中了解历史文化,激发爱国爱家乡的热情,在传统民间文化的滋养中,培养对传统民间文化的兴趣,提升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也是为了让民间艺术走进校园,突出民俗,突出特色,突出原生态,让广大的大儒师生们得到艺术的熏陶和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