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的源流与价值
从2015年开始,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都选择一个有着重要意义的命题,进行学术研究与讨论,从《教育,从家庭开始》到《与孩子一起成长》从《新家庭,智慧爱》到《新时代,新家风》,再到今年的这个主题,我们的考虑是既能够抓住家庭教育的根本性与规律性的问题,又能够反映时代的特点和社会关注的热点。
今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没有国家繁荣发展,就没有家庭幸福美满。同样,没有千千万万家庭幸福美满,就没有国家繁荣发展。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提倡爱家爱国相统一,让每个人、每个家庭都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贡献。”我有幸亲耳聆听了总书记的讲话。走出人民大会堂时,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我,问我最深的影响说什么,我的回答就是“家国情怀”四个字。这四个字,是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传统和价值底蕴,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指向,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重要话题。
按照惯例,每年的会议,我都要做一个“解题”的主旨讲演。这次也不例外。
所谓家国情怀,简单地说,就是个人对家庭、国家等共同体的认同和热爱。其基本内涵包括家国同构、共同体意识、仁爱之情、进取之心,其实现路径强调个人修身、行孝尽忠、重视亲情、乡土情结、民族精神、爱国主义和天下意识。从本质上说,家国情怀是对自己的家庭、家乡和国家,以及生于斯长于斯的人民所表现出的深情大爱,是一种高度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儒家的代表著作《大学》提出的“三纲领”和“八条目”被认为是中国人家国情怀最经典的表达。“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所谓“明明德”,就是发扬光大人所固有的天赋和道德;所谓“在亲民”,是指发扬了善性之后就可以治理国家,治理国家的关键是要亲爱人民;所谓“止于至善”,就是要努力达到道德的至善境界。这三个纲领是《大学》提出的教育纲领和培养目标。
在此基础上,《大学》提出了著名的“八条目”,作为实现“三纲领”的具体步骤——“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个人——家庭——国家的逻辑关系演绎得非常清晰,强调个人修养是治人的前提,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家国情怀是中华文明长期发展孕育的产物。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家国情怀,促成了中华文明连绵不断的演变推进。从商周时代开始,中国已经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集体协作生产为特点,以家族亲疏关系为分配继承标准,以小农经济为基础,把父子、兄弟、夫妇等等个体家庭成员的私人关系,扩大为一种公共社会政治秩序和规范的公共关系,从而造成家国同构,将伦理与政治交叉重叠的紧密联系。
应该说,中华文明在和西方文明的相似起点开始,走出了两条不同的道路。西方文明的源头——古希腊、古罗马,从原始性的集体协作生产,被家庭个体生产代替之后,又通过发展家庭私有制,从而逐步瓦解了氏族宗法制度,步入了相应的文明社会发展。
由于家国同构的文化源远流长,中国传统社会所形成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也就是孔子推行的以周礼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那种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壮怀,那种以百姓之心为心、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往往就来自那个叫做家的人生开始的地方。我们的文化、我们的历史,处处彰显着中华文明对于家的坚守、对于国的热爱。家与国这两个字的组合,也彰显了中国人家国情怀的文化基因。
从《礼记》的“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到顾宪成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从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到杜甫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从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到于谦的“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从顾炎武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到周恩来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家国情怀深植于中国人心田,岁月深长,情感深邃。我们无数仁人志士的成长都与家国情怀相关。历史已经证明:凡是将个人成长和个体事业与家国进行有效连接的,都是能够做出大事的人。他们将自己的事业与天下苍生的苦难捆绑在一起,把天下国家纳入自己的视野关注之中。
我们几乎可以说,在中国人的思想观念里,国与家虽有上下之别、大小之差,可是,整体而言,却是一个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每个中国人下意识里,都会将两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国成为家的延伸,是一个大家庭;家是国的细胞,是一个小单位。没有家就没有国,个体的幸福导致了群体的强大,没有国的强盛就没有家的稳固,国破家亡的愁绪千年流传。历史的大潮也一再表明,只有将个人成长寓于家国情怀的大厦之中,个人才能得到超越自我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