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溪印象
发布:2024-03-14 13:22 来源:长三角时讯
文/陈远芳
带你们看看我美丽的家乡,三溪村……
刷抖音时,无意间看见了熟悉的场景:蒙蒙细雨中,沿着整洁宽敞的沥青马路,车渐渐驶入一个怡人的村庄,明亮干净的农家小院,融入妇联“星香美”及国家级非遗皖南花鼓戏等元素的3D墙画,古意盎然,清新脱俗,阐释着一个个“幸福的故事”,江南烟雨中,清新、文明、时尚的村庄,愈加迷人。
这是三溪村一个外嫁姑娘回娘家时拍的作品,家乡的不断变化让她忍不住拍了抖音,除了浓浓的乡愁记忆,还有惊喜和感激,感谢政府的指导和付出。
她叫琳,我的一个朋友。她这个抖音作品我看了好几遍,感触很深,也由衷感到欣慰和自豪,三溪村的渐行渐美,我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
三溪村,位于郎溪县飞鲤镇,东与本县建平镇南西村毗邻,北与县建平镇松林村隔老郎川河相望,南至新郎川河与本镇王村村接壤,西邻本镇王村村,全村辖19个自然村和幸福街道,区域面积9平方公里。这里生态优美,天然氧吧,还藏着健康长寿的秘密。为造福老人,大力提倡尊老、敬老、爱老的良好风气,三溪村于2020年建立了百岁亭,村里老人时常来这里休闲娱乐,这里民风淳朴,人们生活静美,大多长寿,已有好几位百岁老人,村里的“百岁亭”,见证着全村人的幸福与安康。
还记得第一次去三溪村,就遇见了琳,她是三溪村的外嫁姑娘,一个美丽脱俗的小女人。那时我刚到飞鲤镇工作不久,和镇、村妇联主席去开展“星香美”示范基地创建工作。我们走进三溪村,走在整洁美丽的村庄,看见一个绿树成荫、花团锦簇的庭院时,我心里一漾,这时庭院里走出一个漂亮少妇,她跟我们开玩笑说,早知道家乡现在这么美,就不外嫁了……
看着她如水的眼眸,我记住了她的名字,琳。心香一瓣的名字,一种美好的感觉。
琳跟着我们一起来到素有“长寿村”之说的湖大组,别具一格的“百岁亭”里,很多老人在这里唱歌、谈心,下象棋。琳握着一个老人的手说,这是我太爷爷,明年春节过100岁生日。老人脸上洋溢的笑容,让我忽然明白,什么是老有所养、老有所助、老有所乐。
春节时,我很荣幸代表政府去三溪村慰问琳的太爷爷,村里的干部陪着我,我们见证了琳五世同堂的幸福和喜悦,沾了好多福气和喜气,还听了一曲通俗流畅的皖南花鼓戏,原来,琳的全家都是花鼓戏的“粉丝”。村书记介绍说,该剧团就在三溪村,团长彭意红是飞鲤镇新法村的媳妇,是位有担当、有奉献、有情怀的人,因为她极度热爱花鼓戏,虽然经历很多困难却一直在坚守在传承非遗的路上,分管文化工作的我,听后又感动又惭愧,曾经热爱写作的我,却与文字渐行渐远……
据了解,皖南花鼓戏1874年起源于郎溪县,流传于苏浙皖部分地区,至今已有140多年历史,是安徽省五大剧种之一。剧团拥有国家一、二级演员40人左右,开展送戏进万村等活动,每年演出500多场,新创作多个贴近新时代主题的小戏,受到各界人士的喜爱。剧团多次参加全国,省,市展演活动,获得多项大奖,具有较高的社会知名度,2018年团长彭意红获得宣州区第二届“宣州工匠”,今年,皖南花鼓戏小戏《还猪》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这些荣誉很绚丽,却来之不易,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背后,还有一份执着的情怀。
琳喜欢皖南花鼓戏,还喜欢写文章,喜欢花花草草,偶尔做些小手工零食,和我有些志趣相投,便成了好友,无话不谈。
琳说,父亲为了照顾长辈们,一直在家务农,看到身边很多亲友“一水两用”和“稻虾共养”模式,都渐渐富裕,在镇农业部门的指导下,他开始学习稻虾生态混养技术,经过认真学习摸索,养殖规模已近200余亩,成为三溪村有名的龙虾养殖大户,还带动了不少贫困户就业呢。
琳又说,虽然父亲挣了一些钱,但她知道父亲很能吃苦,养龙虾除了技术还要起早贪黑,说实话,她有时很不放心……
想起镇里多次安排采访宣传琳的父亲,把他作为乡村振兴的典型推广学习,宣传效果明显,我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你看你们村口那个石碑上的几个字,“幸福原点三溪村”,就是最好的诠释,你父亲也算是飞鲤镇乡村振兴的代言人,多让人羡慕和敬重。
抖音里,琳的作品依旧在循环,我有些陶醉,刚想评论几句,琳忽然来了信息:我抽空做了手工小饼干,花茶,哪天带给你尝尝,别忘了,春暖花开时,到三溪村打卡美丽,品味小龙虾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