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奋斗之姿 共赴一场“十年之约”

发布:2022-10-14 10:22    来源:长三角时讯
 
以奋斗之姿 共赴一场“十年之约”
 
统稿:冯丹霞
胡毓菁 何其苇对本文亦有贡献
 
2012年10月26日,无疑是姑苏城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间节点:苏州市原平江、沧浪、金阊三城区合并成立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姑苏区,实行“区政合一”管理体制。以此为标志,保护区、姑苏区城区建设启幕,如今已来到第10个年头。
时间是开拓者前行的刻度,更是奋斗者筑梦的见证。十年一剑,筚路蓝缕。回望走过的路,保护区、姑苏区兴古城、抢发展、惠民生、战疫情、稳大局。有迎难而上的开拓进取,有抢抓机遇的务实重干,有直面考验的攻坚克难,姑苏区上下一日不曾耽搁、一刻不曾停歇,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奋力描绘古城全面振兴“繁华图”。
 
你的,我的,他的,我们的,姑苏十年
个人的故事,就是城市的故事。时光流转,从“我”到“我们”,从”他乡”到”家乡”,
小缩影,大时代。
我们的十年,就是姑苏的十年。
从“我”到“我们”,读书、求职、追梦......年轻人从五湖四海来到这里,姑苏城水路纵横,常常分不清东南西北;地铁交错复杂,有时会坐反方向;咿咿呀呀的苏州话,总是听得一头雾水。“梦想”“孤独”“逃离”“思乡”是总能牵扯出一丝愁绪的关键词。
渐渐地,经历世人万千,收到难得的善意,结识了知交好友,“同在异乡为异客”的你我在姑苏相遇,从“我”,到“我们”,不再是无根漂萍,不再无所凭依,心怀憧憬与希冀,用汗水浇灌希望,用努力为梦想上色。所遇之事,皆可为生活"锦上添花"。
从”他乡”到”家乡”
故乡,是游子远行的起点,他乡,可能成为离弦之箭最后的归宿。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乡”已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更多的机会与挑战在他乡,每个人都在这座城市中追寻着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苏东坡的一句“此心安处是吾乡”,不知道安慰了多少流浪漂泊的异乡人。
在细碎的日常中,感受这座城市的柔情和关怀。除了机会与挑战,姑苏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一批批想留下的新苏州人的精神生活有了着落。这座能感受到温暖的城市,精神上有所依托,对生活的万千想象也有处落脚。
你,我,他,
我们的十年,共同见证着这座城市的生长
从老旧小区改造到老旧工厂翻新,再到口袋公园推窗见绿,每一项工程都见证着苏州的城市发展,它就像人的成长一样,有着完整的生命轨迹,出脱出独一无二的气质。
这份气质,让每一个来到姑苏的人,都能轻易捕捉到姑苏的美,这也正是让新老苏州人离不开古城的魅力所在。
江南,既有着悠悠古韵的历史旧梦,又充斥着风云变幻的热闹繁华,永远牵扯的来人的心。正如苏州这座城市,有着保存完好的古城风貌,也创造着现代化的经济环境,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来客。
不慌不忙,来日方长。下一个十年,我们也将怀揣着万种期待,相信古城将有更多新貌呈现。当梦想能与现实连接在一起,无论你是在家乡还是异乡,都能体会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古 城 保 护 篇
 
姑苏古城:在传承历史文脉中焕新发展
 
姑苏古城北,步入一条小巷,在粉墙黛瓦间,人们抬眼就能看到那座与苏州人历久相伴的北寺塔。这条小巷名为塔影弄。傍晚,路灯亮起,将北寺塔的剪影映在小巷墙上,以“塔影”为元素的互动装置引得行人驻足体验。
“塔影入弄”的回归是姑苏古城“微更新”中的一幕。
“街巷更新前,弄里住了几十年的老街坊都觉得小巷名不符实,‘塔影入弄’没处看,只有老旧、破乱的巷子。”住在附近的老人徐文英说。
始建于三国时期的北寺塔高70多米,是姑苏古城区的地标之一,稍微开阔一点的地方抬头不难看到塔影,但要让塔影入弄却不容易。
近10年来,作为全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姑苏区积极探索创新实施古城保护,以“微更新”推进老旧街巷改造,便利市民生活,盘活文物古建,引入创业创新,让这座有2500多年历史的古城不断彰显青春活力。塔影弄这样的小巷再度名符其实。
姑苏区32号街坊是江南文化传统风貌的典型代表区域。60多岁的居民荣幼竹,在32号街坊一处上百年小院落里,与十多户邻居挤住了几十年。老房子维修不断,影响生活。住小院,少阳光,衣服总发霉,连上厕所都不方便。
古城改造中,政府把选择权交给居民,愿意迁居的可以住上楼房,选择留下的由政府提供资金改善公共环境。荣幼竹家搬到了几公里外,生活品质明显提升。“现在住90多平方米的楼房,房子宽敞了,心也宽敞了。”荣幼竹说。
32号街坊改造时,有老街坊提到,小时候家门口有一排樱花树。改造后,门口真种回了一排樱花树,一些老街坊感动得泪眼婆娑。
“‘微更新’,是要从细节出发,下‘绣花功夫’。”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更新置业有限公司业务负责人吴嘉立说。与这片古城里许多从事城市更新工作的人一样,“80后”的吴嘉立也有一份古城情结——这里寄托了人们对小桥流水的中国古典文化的美好想象。
修复城市肌理,活化文化想象,还有大量细节工作要做。近半个世纪前,中张家巷河被填平盖房。历时十多年的努力,在2020年,这条600多米的小河重新通水,连接姑苏城墙内外。当地也陆续实施王天井河、校场河、菉葭巷河等历史河道恢复工程,千年水城格局得以延续。
水流动起来了,水巷风貌也要焕新。有关部门为居民制定“一户一策”的整体提升方案,清理违章搭建,修缮老旧楼房,让背街水巷面貌一新。
现在,姑苏古城区有35条河流,总长53公里,划船可以游览五六个小时。当地提升改造的5条河道实现滨河绿化,成为生态河道,22条背街水巷绿化更新,江南水巷风情不断凸显。
随着古城“微更新”推进,文创热也悄然展开。几个年轻创业者对记者表示,他们对古吴语非常感兴趣,正在开发一个古吴语的文化传播项目。不少古城建筑被辟为创业园区,许多青年创业者在这里交流碰撞,衍生出一批文化创意产业——咖啡馆、潮玩店、手工坊……
“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保护好原住民,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南京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历史系教授胡阿祥认为,对古城进行以有机更新为内涵的“微更新”和以人为本的“活态保护”,印证着城市发展理念的变迁。面向未来,城市建设要统筹好保护和利用的关系,有情怀风貌,也要有人间烟火,赋予古城不断自我更新发展的活力。
姑苏古城的新变化是江苏古城保护工作的缩影。江苏持续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不断推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传承,积极开展历史文化资源调查。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新增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6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目前共保有1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1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数量均位居全国前列。传承历史文脉、激扬创新活力、打造宜居环境,股股崭新的力量正在江南大地蓬勃生长。
 
破堵点,解难点!探索社会资本参与路径,凝聚古城保护更新强大合力
 
江南宅院,数苏州最风雅。姑苏古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控保建筑、传统民居等历史文化遗产比比皆然。当前,古城内共有传统民居有195万平方米,集中分布于以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为代表的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等区域,其中有62处为文保单位、158处为控保建筑。
传统民居能够最完整、最真实地反映古城传统格局、城市肌理和环境风貌,是可与世界遗产苏州古典园林并驾齐驱的“瑰宝”。但不容忽视的是,传统民居院落产权杂糅、空间交错、人口居住密度大的特点,并不利于整体保护。
为此,姑苏区委书记方文浜指出,要理清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完善“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古城保护更新模式,突破堵点、难点,深入探索和打通引入社会资本参与传统民居产权归集和活化利用的创新路径,为古城保护更新事业凝聚更大合力,让更多古建老宅焕发新生,加快贡献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古城保护苏州方案。
同时他强调,要坚持保护优先。深刻认识到苏州古城不仅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世界了解苏州的有形载体,要协调各类存量资源,鼓励吸引更多企业家、居民参与传统民居的保护更新,进一步推动整个古城成为一座开放式博物馆,讲述好鲜活历史,传承好文化基因。
要明确工作流程。通过精选数处宅院开展实践破题,形成社会资本参与传统民居保护修缮、活化利用的成功范例,进而建立分类科学、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社会资本参与模式,指导推动后续工作的开展,提升古建老宅保护和利用的质效。
要做好分类活化。“使用是最好的保护”,要根据老宅的保护等级,在保证老宅完整性的前提下,分类制定利用办法。要让老宅与居住使用、产业发展更好结合,使其融入现代生活,绽放更大光芒,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此外,一些“黑科技”,也参与到古城保护中来,也让古城文化遗产实现了“永生”。
 
古 城 民 生 篇
 
欢迎乘坐,民意“直通车”
 
一座温暖的城,离不开温暖的人,做一些温暖的事。正是有一群人,秉持着“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的工作精神,才能让古城的居民生活在此间能感受到满满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民为邦本,本固邦民。为了让居民享受真正的便利和实惠,自保护区、姑苏区开展“社情民意联系日”活动以来,虎丘街道不断提高为民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延伸为民服务“触角”,用心用情化解群众身边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
“这条路原本是水泥路夹杂着几段石子路,车辆经过会发出很大的噪音,这下就没这烦恼了。”家住清塘新村的居民刘敏看到家门口的路面正在铺设沥青,眼神里充满了期待。
在9月份的社情民意联系日上,刘阿姨就主干道噪音大、路面不平整问题提出建议,希望有关方在道路上能有所改进。活动结束后,街道、社区相关人员立即联系施工单位,统筹考虑了保护道路、降低噪音、延长使用寿命等因素,最终明确给大面积破损的小区道路铺设沥青,进行整体性修复。
9月10日,施工单位进场作业,对部分路段进行临时封闭。为确保小区居民及学生节后能够顺利通行,工作人员仅用2天时间就完成了山塘小学南北路段的沥青铺设、道路平整及路面标线工作。“给居民更多的方便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我的辛苦才更值得。”清塘社区书记金艳表示。
“去年我们这安装的集中充电桩,能充30辆电瓶车,但是供不应求,就算分时段充电也还是不够,很多居民仍会私拉电线,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家住西园路50号的居民周阿姨提出了这份担忧。
西园路50号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属于无物业老旧小区。飞线充电现象一直是社区治理的顽疾。因此,社区和街道网格化第三联动工作站经过实地勘察、征求意见等环节,决定利用民生小事专项经费再次安装充电桩,解决居民的“充电难”问题。
“知道充电桩安装好了,我马上就过来充电了,再也不用担心充不上电影响出行了。”9月16日,20个充电桩全部安装完成,并正式通电投入使用,给小区居民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便利。同时,本次充电桩的“扩容”,显著改善了小区环境和秩序,使社区安全系数大幅增加。
“我们已经在这住了三十几年了,小区部分楼道窗户年久失修,前不久还听说有窗户从高空掉落,真是让我们胆战心惊。”在虎丘路社区的活动现场,吕阿姨希望社区能安排人员集中检查小区公共楼道的窗户,对存在安全隐患的窗户进行翻新。
虎丘路新村属于老旧小区,长期以来,小区内楼道窗户普遍存在零件老化、缺失等情况,不仅影响美观,还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活动一结束,社区工作人员就来到新村进行实地调查,详细记录了老化问题突出的几个楼道,并上报街道联动工作站,申请相应经费。
民生实事抓在手,群众冷暖挂在心。和虎丘街道一样,辖区内的其它街道都依托“社情民意联系日”活动,搭建民意“直通车”,让居民带上车的问题即接即处理,让居民带下车的满意度节节攀升。
 
“一刻钟养老服务圈”
筑起苏式“幸福圈”
 
“这本口袋书挺实用,各种养老服务信息齐全,我们有空照着上面的内容去各个养老公寓‘打卡’看看。”日前,在苏州市九九重阳节系列活动启动现场,一本《幸福养老在姑苏》口袋书成为阿爹阿婆们争相收藏的“爆款”。书册小巧便携,内容版面、字体插图整体突出“适老化”设计。翻开书页,姑苏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养老机构资源等以服务清单的形式一一呈现。
《幸福养老在姑苏》是姑苏区在成立十周年之际,特地为老年居民设计的一本实用口袋书。从书中密密麻麻的服务清单上,人们不难窥见姑苏区十年来养老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蓬勃景象。姑苏区现有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数23.66万人,老龄化率达31.52%。为此,姑苏区近年来积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三位一体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富有古城特色的“一刻钟养老服务圈”。“从载体平台建设、服务供给扩容、创新模式赋能三个维度,全力推动古城养老事业产业协同发展,绘就一幅‘苏式颐养’的美好蓝图,为‘苏式生活典范’作出生动写照。”姑苏区民政和卫生健康局局长夏寒寒说。
 
立足载体平台建设  多层次体系织起养老服务“便捷网”
 
中午时分,姑苏区沧浪街道潼泾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的餐厅里,飘出阵阵饭菜香味。在活动室读完报的张贵芬阿姨,来到餐厅选好红烧肉、油面筋塞肉、蒜香小白菜和紫菜虾米汤。她在窗口的刷脸支付设备前一站完成支付,一份营养美味、干净卫生、方便快捷的午餐就搞定了,“三菜一汤,刷脸支付,这一餐饭让我们有了更多的幸福感。”张阿姨的感慨,道出了姑苏区老人们的共同心声。
千年古城,不仅承载着苏州历史文化的脉络根基,更是万千老年居民向往的颐养乐土。让每位老人拥有惬意的晚年生活,是姑苏区重要的民生课题。2019年起,姑苏区在原有的助餐点、日间照料中心的基础上,在全市率先推进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建设,通过调整置换、整合改建、综合利用等方式,盘活社区现有各类存量商用、闲置和公共配套服务设施,构建以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助餐点为主渠道,社会化助餐服务为补充的“3+X”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目前,全区共建成运营15家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实现了8个街道全覆盖。此外,作为有效补充,姑苏区还有运营的养老机构29家,包括11家护理院、18家老年公寓,可满足多样化养老需求。
家是遮风挡雨的港湾,也是古城老人日常生活所在。“一刻钟养老服务圈”于老年群体而言,最深切的感受就是原居安养,足不出户即可享受标准化、精准化的居家养老服务。2007年,姑苏区内诞生了全国首个互联网养老智能平台——“虚拟养老院”,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护、失能照护、夜间陪护、健康管理等居家养老服务。截至目前,依托“虚拟养老院”智慧平台,姑苏区提供各类居家养老服务超752万人次。
原居安养还离不开养老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2017年,姑苏区启动了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2019年以来,通过“政府补一点、家庭付一点、企业让一点”模式,姑苏区已为973名老年人进行家庭适老化改造。同时,姑苏区还为辖区700户孤寡、独居、残疾等困难老人家中安装“一键呼”设备,为高龄、独居老人安装智能水表,有力保障老年人安全。
“‘居家+社区+机构’三位一体养老服务体系,构筑起‘一刻钟养老服务圈’,在老百姓家门口织起了一张养老服务便捷网络。”夏寒寒说。
 
立足创新模式赋能  “养老+N”跨界融合促进资源集聚
 
今年夏天,在姑苏区双塔街道大公园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老年人智能手机培训课特别火爆。社区居民陆老伯不仅每课必到,还认真在本子上记录下相关学习重点。“眼下实行常态化疫情防控,经常要用到健康码和行程码,学会了手机操作,出门就很方便了。”陆老伯对为老服务中心提供的这项培训服务赞不绝口。
在老年人的十五分钟生活圈内,金融、文化、旅游、餐饮等许多行业扮演着重要角色。推进“一刻钟养老服务圈”建设,不仅要加快布点养老服务设施,更要在促进这些资源集聚、服务叠加上做好文章。“近年来,姑苏区不断创新打造‘养老+N’跨界融合服务链,在集成服务内容、增强服务便利上找准着力点,推动养老产业与文化、医疗、金融、科技等行业跨界融合,为古城养老事业凝聚起更大合力。”姑苏区民政和卫生健康局副局长费颖说。
聚焦“养老+文化”,姑苏区将街巷文化、市集文化、时令饮食文化、非遗文化等融入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建设和运行;围绕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打造“线上+线下”老年大学产业集群,目前全区已有8个老年大学教学点正式启用;引入大师工作室、成立“养老+文化”顾问团,给予老年人充实、有趣、精彩的精神生活。
聚焦“养老+金融”,姑苏区与银行、保险机构深入合作,打造老龄专属金融产品、适老化金融服务体系、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保障机制等;深入社区、养老院等开展金融普惠宣传,做实金融助老特色服务;在中国银行姑苏分行打造全区首个“养老+金融”示范点,探索数字人民币“电子老年证”应用场景,激活银发市场发展活力。
聚焦“养老+医疗”,姑苏区推进医疗健康载体建设,深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目前,辖区8家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嵌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7家设置短托照护床位,所有日间照料中心均与医疗机构签约合作,以医养结合优化养老服务水平。
此外,姑苏区还把科技、消费等领域的相关服务内容融入养老服务中。全区打造国内首个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平台,上线“养老顾问”微信小程序,搭建幸福助餐工程管理服务平台,养老服务供需匹配“一键实现”;布设87家“苏颐养1号店”,深度挖掘老年消费需求;发布“寻味姑苏”老字号文创产品,打造古城养老IP,激活文化消费活力。
 
立足服务供给扩容  多元化服务满足“一碗汤”距离需求
 
在姑苏区吴门桥街道宝运路141号,悦龄健康综合服务中心即将迎来试营业。作为姑苏区首家健康综合体,该中心集“养老+托育+卫生”于一体,通过一站式便民服务,满足3岁以下及60周岁以上人群照护需求,这也是姑苏区民卫局实现“老幼共托”多元化服务的一大创新举措。
“综合为老服务中心集助餐、助浴、助急、助医、助行、助洁等‘六助’服务功能于一体,今年以来,我们不断提质增能,大力打造服务旗舰店,提升个性化服务供给能力。”据费颖介绍,目前,白洋湾街道将属地“三花”特色元素融入载体建设和运营理念、提供芳香治疗等“花式”养老服务;桂花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与上海国药康养集团合作打造全市首个养老服务能力建设基地;潭子里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打造全区首个养老服务与文化服务相融合的“苏工苏作”大师工作室;西大街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与北京京东健康有限公司合作建设“京智康老年人健康管理中心”。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姑苏区在养老服务上先行先试、大胆破题。2020年,姑苏区在封闭小区和开放街巷分别试点“物业+养老”模式,率先在虎阜、四季晶华2个小区建立原居安老服务响应中心。今年,姑苏区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在全区7个街道15个社区推行“社区+物业+养老”项目,发挥物业“贴近群众,服务群众”优势,就近就便为老年居民提供适老化改造和应急响应、代买代办等服务,不断拓展“原居颐养”养老服务参与场景,推动古城养老模式转型和养老服务升级。同时,姑苏区还大力推进医养融合,提升康养服务能力。辖区医疗资源服务深度对接老年居民健康需求,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的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健康综合管理服务。全区29家养老机构中,11家为护理院,其余18家老年公寓均内设医务室。
未来,姑苏区将不断加大“一刻钟养老服务圈”建设的资源投入,根据老年人的分布状况,进行就近合理的规划,建设配套齐全的养老服务设施,努力让家门口幸福养老缩短至“一碗汤”的距离。
 
古 城 综 合  篇
 
 
突出有机更新,擦亮名城“金字招牌”
 
2021年,苏州成为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苏州市委对古城保护高度重视,提出要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古城有机更新和活化利用等方面为全省全国探路,面向世界贡献古城保护的苏州方案。作为全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姑苏区紧抓重大机遇,积极科学规划引导,加快有机更新步伐,纵深推进古城整体保护示范,做优做实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城市更新,持续擦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金字招牌”。
 
坚持保护第一、保护优先
精心描绘城市更新的“姑苏画卷”
 
姑苏区充分发挥试点探路作用,以完善体制机制为突破,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按照古城“增量建设转向存量提质,打造城市更新示范区域”的城市更新思路,整合撬动多方智慧理念和资源力量,着力在城市更新工作中延续城市文脉、彰显“古风新韵”。
高标准谋划顶层设计。城市更新工作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更新政策的制定和机制体制的构建。姑苏区坚持“系统性思考、整体性谋划、分步骤实施”,用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做好古城保护更新总体设计,先后出台《保护区、姑苏区城市更新指引》《苏州历史城区城市更新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等纲领性文件,构建起古城更新规划的“四梁八柱”。开展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更新发展策划规划,科学制定国土空间发展策略,聚焦重点区域、关键节点主动谋划细部规划,加快形成古城保护更新发展“一张蓝图”。
全方位凝聚整体合力。召开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咨询会,17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一致认同“古城是苏州的心脏”。市委市政府成立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领导小组和办公室,通过扁平化的组织体系,及时高效研究破解城市更新保护中遇到的问题,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局面。聚焦直管公房,探索开展存量房屋收储工作,创新实施古城内项目统一运营和分批推进模式。推动设立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纪念日,增强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古城保护的意识。
多元化打造资源平台。挂牌成立苏州名城保护集团,聚焦19.2平方公里历史城区,加快古城资产归集和闲置地块拔稀,注重优质外迁企业回归古城,推动历史文化保护和产业发展齐头并进、互促共赢。坚持市场化机制、项目化推进,与国开行苏州分行达成战略合作,推动古城保护更新融资方案有力执行,初步构建起古城“资源到资产、资产到资本”的良性循环。主动链接高校院所、学术团体等外部智库资源,建成全区“1+N”专家智库体系,推动宜居古城、城市更新等古城保护问题攻关。
 
坚持系统推进、有机更新  用情塑造独具魅力的“保护范式“
 
姑苏区聚焦片区资源禀赋,以片区自身功能定位与发展方式为抓手“量体裁衣”,从单个项目更新向片区整体功能塑造转变、从单一城市建设向建设与发展治理相结合的多元更新转变,统筹古城有机更新和历史风貌保护,正确处理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在保护更新上深耕细作。以片区为单位,实施历史街区、历史地段、历史建筑和历史文物等历史元素的成片保护,形成“全面保护、整体保护和原真保护”大景区管理模式。有序推进城市更新体检任务,实现辖区65个体检单元全覆盖,将历史城区全域纳入城市更新试点范围。大力实施“古城细胞解剖工程”,完成平江历史文化街区5个街坊传统民居信息全要素普查,建设完成“CIM+‘数字孪生古城’”基本框架和32号街坊场景应用,努力让“数字苏州”在古城做出新意。
在活化利用上塑造特色。坚持历史文化价值导向,持续推进文控保建筑和古建老宅保护修缮,精心做好秦宅、曹沧洲祠等一批古建老宅、名人故居的文化展示和活化利用项目,充分激活传统建筑的历史文化基因。深入探索EPC项目修缮路径,将钱伯煊故居、苏肇冰故居等纳入城市更新试点项目,探索文物建筑保护修缮新模式、新途径。坚持“使用是最好的保护”,推出古建老宅活化利用白皮书和蓝皮书,充分发挥上市公司董事长古城保护说明会等活动效应,在全社会形成“投资古城就是保护古城”的共识和实践。
在重点项目上务求实效。按照“留改拆”并举,以保留、保护为主的原则,激发城市活力,打造保护更新样板工程。深化片区改造,打造32号街坊、五卅路子城片区、过云楼和怡园片区等一批精品项目,通过重大项目带动片区整体发展。提速征收搬迁进程,在尊重居民意愿、尽量保留原住民的基础上,推进老旧小区和城中村改造,加快实现古城“旧貌换新颜”。加大产业园、楼宇等闲置载体去化力度,打造以数字创意、高技术服务为主导产业的特色产业园,完善分级分类动态管理机制,做优存量资源,做大增量资源,提高利用效率。
 
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共享  全力打造世人认同的“苏式典范”
 
姑苏区紧盯制约城市更新的重点问题,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注重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将城市更新与苏式宜居生活相结合,常态化开展“社情民意联系日”活动,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让高品质的苏式生活成为古城最亮丽的底色,让文明成为姑苏最美风景。
优化城市环境,展现舒心空间。塑造体现高颜值、洋溢文化味的“城市表情”,让城市更有温度、更有韵味。做实精细文章,压茬推进背街小巷整治、违法建设拆除、户外广告规范等专项行动,扮靓苏州城市“会客厅”。推动沿河岸线绿色化、艺术化、休闲化,打造魅力滨水空间节点,擦亮东方水城人居特色城市窗口。提升公共空间品质,“画龙点睛”式植入最具苏式内涵的景观小品,“情景交融”式建设口袋公园、道路绿化和景观提升工程,“全域全线”式整治生态环境,使绿色成为城市发展最动人的底色。
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市能级。深度融入长三角主要城市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联盟,依托铁路、公路、轨交联动的立体化网络,优化苏州火车站周边产业业态,放大交通区位优势,培育发展枢纽经济。采用“绣花”“织补”等方式,提升市政基础设施标准,补足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探索 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项目建设模式,综合运用地下空间缓解交通压力,构建更多苏式生活体验街区。提高古城土地开发利用效率,用好新型产业用地(M0)政策,为古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丰富产业形态注入动力。
深化文旅融合,彰显宜居底色。坚持“城区即景区、旅游即生活”的思路,对照国家5A级景区标准,推进古城全域旅游建设,持续完善水上交通与游览线路,打造具有浓郁江南特质的旅游目的地。系统恢复历史河道水网,保存修复河道沿线文化遗存,展现“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古城风貌,提升千年古城独特魅力和持久活力。高标准实施七里山塘集中展示带、上塘河集中展示带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标识形象系统导入应用,加快实现古城全覆盖,将古城建设成一座博物馆、一个大景区、一片繁华地。
 
 
作者:方文浜(作者系中共苏州市委常委、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党工委书记、苏州市姑苏区委书记)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