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涧有高邻 故地重游——陆费纪念馆建成有期
8月的清晨,虽然已是立秋后,但依旧有些酷热。
陆俨少的老邻居,90多岁的老书记陈锡堂已经在路口等候多时了,他满头白发,鼻梁上架着一副金丝眼镜,消瘦的身形透着满满的精气神。
陆亨和费之雄及各自家属还有费先生的弟子韩苏亮等,在德清舞阳街道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了德清上柏双燕村,见到了老书记陈锡堂。
陆亨先生是陆俨少之子,费之雄先生是费新我之子,陆俨少和费新我曾在德清上柏双燕村筑居隐居,两位现代殿堂级书画大师缘结德清上柏,成为一段画坛佳话。
陆俨少(1909年-1993年),又名砥,字宛若,上海嘉定县南翔镇人,他的作品《杜甫诗意百开册》曾创下当时国内最高的艺术作品拍卖价格。1928年师从冯超然学画,并结识吴湖帆,遍游南北胜地。1962年起任教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院),1980年任浙江画院院长。擅画山水,线条疏秀流畅,刚柔相济。云水为其绝诣,有雄秀跌宕之概。勾云勾水,烟波浩淼,云蒸雾霭,变化无穷,并创大块留白、墨块之法。
费心我出生于浙江南浔。1934年在上海白鹅绘画学校学习,后历任上海万叶书店编辑室美术编辑,后又迁居到苏州,并任职于江苏省国画院。对于一位书画家来说右手或许是生命的全部,然命运似乎总会磨练人,1958年,正当费新我的艺术生涯处于黄金期时,突患关节结核的他,右手因病至残,正如他事后所撰文章中说:“心里痛苦,旁人惋惜,这是我平生刺激最大、最为迷惘的时日了。”而凤凰涅槃重生就是靠着坚强和毅力,他开始用左手习字,从此成为用左腕运笔而名闻于世的当代书法大师。其隶法古拙朴茂,楷书敦厚,行草不受前人羁绊,参与画意,有强烈的节奏感和音乐感。毛主席曾评价:“费心我身残志坚,以左手练书法,能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更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隔涧有高邻
上柏双燕村不仅是陆俨少居住过的地方,也是其笔下的《上柏山居图》的山水间。老书记进屋拿出竹椅及板凳,邀请大家坐在门口的树荫下,拉起了家常。他家的院子很大,有一半都种了花和果树。高大的围墙上面探出门去的几朵不知名的小花,如调皮的孩童般争先恐后地偷听着几位古稀老人的对话。老书记满脸喜悦地坐在一张老的木板凳上,手里悠哉地摇着一把老蒲扇。陆亨先生和老书记毗邻而坐,梳着和其父亲一样的发型,满头银发打理的一丝不乱,身着蓝色的短袖,脚上一双呈亮的皮鞋,气度不凡,怎么也看不出80多岁了,手里摇着一把竹制的文人扇,上面画有梅花,与其父陆俨少的画风甚似。老书记左边,坐在木板凳上的则是费之雄先生,他瘦瘦白净的身形不免让人想到文弱书生,其实不然,虽然岁月留下道道刻磨的皱纹,而他身体硬朗,思路清晰,在讲到费新我的时候,他便滔滔不绝起来。
德清县的上柏,竹林密布,山峦跌宕。老书记和大家聊了一会便起身带大家沿着门口的路往陆俨少故居遗址的方向走去。以前泥泞的小路已经变成了宽敞的柏油马路。左手边依然流淌着上柏山居图中的小溪。陆俨少在自己其中一幅《上柏山居图》的题跋中曾详述上柏山居:“予之居,在南涧之上,瓦居三楹,背山面圃,有平地数方, 设置花坛,杂植四季名卉,有水一洼,溢而为泉,虢虢绕屋,流而下泻于涧。正门北向,一径穿竹林十丛,春至花发,香溢林表。过涧为圃,有竹数千竿,梨千树…… ”可见,其对上柏山居生活的留恋。
老书记指着右手边的一片竹林说:“陆俨少居住的原址就在这里, 当时建有一幢两层瓦房、后面盖有三间平房,房子里面厨房、浴室、画室、书房等一应俱全,建房用的石料就是在这座山上开挖的。陆俨少还在自己的农庄种了早园竹、茶树,还在屋旁种植了上千株梨树,每当梨子成熟时,他们会将梨子送给亲朋好友,并将其命名为‘福庆梨’。费新我买的地就在陆俨少对面,隔着一条小溪。”
费新我先生也曾在后来的自述中,这样写道:“俨少兄在皇坟山南购一片山地,隔涧一片已为沪友李君所得,上至皇坟山顶,下连平地,正欲脱,余因隔涧有高邻,遂受之。俨少与余将为墨耕笔樵之山人矣!次年又往,金君已为我奠屋基培松苗。又次年,日军压境,上柏不能去,从此不复去。一九五二年之夏,始晤十七年不通音问之俨少于沪滨,提起上柏,俨兄则屋成住过,损失比吾为大,相与唏嘘不已。”惋惜之情跃然纸上。
虽然陆费二人在上柏定居的时间不长,但在这世外桃园般的隐居生活给了他们很多灵感,也诞生了很多优秀作品。老书记指着他家方向说道:“陆俨少一生画过四幅《上柏山居图》,第一幅画的就是靠我家楼房右边那片山脉,而后来画的三幅《上柏山居图》是第一幅山居图对面的山脉。有一次我去杭州南山路陆俨少的家,他给我看刚画完的《上柏山居图》。我看了说有些山的形状似乎有些偏差,陆俨少便哈哈大笑说道:“画画又不是照相,我心中的上柏就长这样子。”遗憾的是陆俨少的第一幅《上柏山居图》在他不知道的情况下被人拍卖掉了,他气的多日不说话,我就对他说:“你再画一幅就是了。”陆俨少说:“不好画哉!”
老书记走走停停,酷热的天气一点没降低他的心情,他又说到:“天不遂人愿,陆费二人正在为‘墨耕笔樵之山人’构造世外桃源时,抗日战争爆发了,计划因而落空。陆俨少逃难至重庆,费新我一家逃难至苏州。抗战胜利之后,陆俨少再访旧居,已是1946年秋天,他看到建造的房屋已是一片废墟,心痛不已,于是暂且重建了二间简易的小屋,待以后能够重建曾经的山居。再建的小屋是非常简单的搭建,因时间久远,后来也就倒塌了。”
老书记还回忆了一桩往事:“陆俨少离开上柏去重庆避难前,曾把自己的七八十方印章埋在了山上。‘大跃进’年代,村民开地时无意中把印章掘了出来,我的堂弟陈锡彩一看是陆先生留下的东西,就把印章收拾起来,重新埋到了地下,并做了记号。多年后,陆俨少回到了上柏,虽然房屋已经无存,但看到陈锡彩把那些旧印章挖出来完好无损地交到自己手上时,心情仍然久久难以平静。虽然离开的那么上柏多年,陆俨少早已用上了别的印章,但这份乡情却让他倍感温暖。”
1953年,陆俨少、费新我在上海重遇,此时距上柏山相识已经过了近20年了,两人再提往昔相与卜邻之愿,感慨不已。当年世外桃源般的“陆费山庄”未能完成,也成了二老终生的遗憾。1988年陆俨少、费新我再次相约来到德清上柏,计划陆俨少出画作20幅,费新我出书法100幅,用拍卖所得资金重建陆费山庄,但因世事变迁,最终未能如愿,成为憾事。
墨耕笔樵梦不成
已近中午,一行人依旧站立在陆俨少和费心我的旧居遗址处诉说着二位艺术大师的过往,久久不愿离去。此刻一起同行的德清诗词协会副会长雷慎先生看着竹林边的遗址,感叹万分,即性作诗曰:
偕同陆、费后人访上柏山居有句
岚翠修篁密,清幽曲径通。
先生耕读处,乡老话谈中。
名画留千古,山居付一空。
翛然铜像在,亦可仰高风。
陆亨说起他的父亲:“我父亲一生之中,不善交际,更不为名利,性子耿直,不愿仰他人鼻息,厌倦了世俗生活。当年我父亲的老师王同愈先生教导他应该多读书,父亲就每天晚上读诗,最为应心还是杜甫诗集,因为在杜甫的诗中读到了自己,往往通读后又读,爱不释手。而对其他诗家,都是读选集。”
陆亨又说起他父亲来上柏隐居的因缘:“1934年春,我父亲25岁,应朋友金守言邀请来到上柏山中游玩。他漫步在山道上,‘只见满山松树,中间茅屋几间,溪水从屋后泻下,潺潺有声,山光鸟语,清幽绝尘’。金先生介绍说,山中地价不贵,既然这里舒适宜人,就买几亩地,造几间房,办个农场,懂得农事的朋友可以帮助代管。我父亲本就向往世外桃源的生活,便在此地买地造屋,有了常做山里人的打算。在隐居的日子里,一位不速之客的到来,让我父亲的隐居生活多了不少乐趣。1935年7月,费新我先生应友邀约到莫干山游玩,得知上海大画家冯超然的高足陆俨少正在上柏山中隐居,便前来拜访。二位艺术家一见如故,相谈甚欢。费新我谈到他也向往过山山水水的隐居生活,而正巧我父亲的山居对面,一溪之隔的皇坟山边有一片山地正待出售,于是费新我当即决定在此置地建屋,是为‘隔涧有高邻’。正当费新我购置好土地,且‘已叠石为基,将营建矣’,隔年却赶上了日寇入侵,一下打断了两人的山隐之约,各自走上了逃难的路。我父亲携带一家七口开始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后来至重庆落脚,费新我一家则逃难至苏州。虽然当时社会动荡,但我父亲在此期间依旧坚持画画、写字、读书、写诗,创作了很多书画作品。改革开放后,我父亲的艺术道路迎来了春天,他把感谢国家和党的情感,渲染在了艺术上。”
费之雄先生说到:“我是费新我的第三个儿子,今年已经87了,就在我出生那年,父亲辞去上海外国洋行每月200大洋的高薪,一心想在上海学画。有一次,去莫干山写生,得知陆俨少先生在上柏买了一块地,慕名前去拜访,自此相见如故,正好旁边有块地就买下来了。两人约好过陶渊明式的田园生活,在山中一生画画写字。他们俩的情谊从上柏开始,延续一生,我父亲的墓碑都是陆老先生写的,陆老临终前要求把墓也安置在我父亲墓旁边,生要为邻居,死后也要为邻居,这两个人的故事是一种文人相‘亲’的典型。这一次来到上柏双燕村,我发现,现在新农村的变化太大了。村里的文化礼堂已经在建设中,陆费纪念馆也计划建立,这里交通方便,环境又好。而且,此次过来,我觉得,整个德清也让我耳目一新,充满了文化气息,城市干净整洁,经济发展迅猛。在这样的阶段,是重视文化发展的最好时机。我去过五十多个国家,在挪威有个小镇 ,把一位有名望的老人的一生做成各式雕像,分布在小镇的角角落落,使得小镇到处充满了艺术气息。我就在想,能不能把我父亲的作品做成碑刻,不是一般黑底白字的碑林,而是彩色的,各种材质,富有艺术感,把陆老的山水以激光模式呈现,就随意地分布在我们这个小乡村里面,让整个上柏福庆坞都充满艺术气息。”
陆亨说:“记得,很多年后,有一天费新我先生来我家探望父亲,说到想重新建造陆费山庄,当时我父亲非常高兴地赞同了这个想法,同时费先生还叮嘱我:‘陆亨啊,要用心促成这件事啊!’我父亲和费新我对德清上柏的感情是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那是他们一生的理想也是遗憾。现在,德清政府非常支持我们的心愿,德清舞阳街道双燕村,一个崭新的党建文化综合体正在建设中,并且计划修建的陆费纪念馆,我们知道后非常高兴,我们家族一定会鼎力支持和配合,一起努力把陆费的传统文化精神发扬光大。”
德清多年来一直很重视人文这一块,而陆费纪念馆也是一直计划要建设的项目。如今,在交通便利的104国道旁,陆俨少上柏山居图中的双燕村,党建文化综合体正在紧张施工。这个项目里面,计划设有陆费纪念馆。
这次的重游上柏山居,德清舞阳街道、陆俨少与费新我后人、西泠印社等一致表示将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建设彰显艺术特色的陆费纪念馆,以解陆俨少与费心我“陆费山庄”未建之遗憾。
未来有期,2020年年底,陆费纪念馆有望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