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齐聚苏州共商影视创作 悬赏百万征集教育题材剧本
给你100万,你会干什么?
现在,试试看(苏州)影视拿出100万元面向全社会尤其是一线教育工作者们征稿啦!
你没有看错,就是100万!
如果你能够写出优秀的教育影视剧本,那就赶快投稿吧!
有意向投稿的作者,创作前可提前与主办方沟通剧本主题、情节、梗概等,联系人:王老师(18962122121 微信同号)
剧本收稿方向
集大众力量,结合学校、家庭、社会,能体现出教育意义,三方融合甚佳,可以是短片,可以是系列,完稿总时长60分钟左右,符合大众观看习惯即可。
剧本征用稿酬:10万元+票房提成
投稿日期:2020年9月1日—2020年12月31日
投稿邮箱:skk366366@yeah.net
工作人员回复时间:7个工作日内回复
8月22日下午,由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德育专业委员会、家教周报、366集团主办,试试看(苏州)影视、蓝·芳华文化创意园承办的教育题材·影视创作研讨会成功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和影视工作者等数十人齐聚苏州蓝·芳华文化创意园,共同探讨关于教育题材的影视创作。366集团董事长周扬海主持会议。
出席研讨会的有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副会长、《家教周报》总编向蕾,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德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366集团董事长周扬海,江苏省首批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苏州市首批姑苏教育人才赵加军,新理念写作研究会创始人、曾担任《第一财经》记者部主任张昌辉。出席会议的还有其他媒体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影视工作者,二十余人齐聚蓝·芳华文化创意园,共同探讨关于教育题材的影视创作。
苏州教育博物馆馆长叶敏表示,教育影视作品涉及两方面,一个是教育内部的题材,一个是影视剧的教育功能。可以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寻找合适的题材,将其拍成影视作品,给教育孩子带来一定帮助。
周林认为,虽然每年有十几万的学生来苏州革命博物馆参观学习,但在内容与形式上还是有点单一,希望在未来的影视剧中可以看到更多与爱国主义教育相关的内容,让学生们接受更多元化的爱国主义教育。
作家金泓结合自己写作的经历,强调教育题材的创作更应该严谨,这样才能保证作品的真实性与可借鉴性。“希望我们的教育影视作品能够多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期待未来的教育片可以融入更多的传统文化,让学生们更多地了解我们的文化遗产。”
教育,不再单单靠书本、靠老师、靠家长,影视作品同样能够教育孩子。一部好的影视作品,必能给孩子们带去好的影响。本次研讨会还是试试看影视教育剧本的征稿发布会,为了征集优秀剧本,试试看影视特拿出100万元面向全社会尤其是一线教育工作者们征稿。
“希望我们的教育影视作品能够多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我希望未来的影视作品能够更加真实一点。”“期待未来的教育片可以融入更多的传统文化,让学生们更多地了解我们的文化遗产。”作为一线教育者、影视工作者、云曲文化工作者,嵇明、陈亚、陆飞成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教育,不再单单靠书本、靠老师、靠家长,影视作品同样能够教育孩子。一部好的影视作品,必能给孩子们带去好的影响。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召开,进一步加强了教育、媒体、影视三方面的联系,同时也为未来打造出优秀的教育题材影视作品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与帮助!
向蕾
结合自己孩子的事例,向蕾说:“我希望我们的影视创作是温暖平实的。”正如《我和我的祖国》中《夺冠》的情节,没有大视角,只有小人物,但正是这样的小人物,却带给观众巨大的感动与温暖。所以,在影视作品中,应该多一点这样的温暖。除此之外,向蕾还提出,在教育影视作品中,留白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留给大家去思考,教育孩子到底是为了什么、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张昌辉
张昌辉主要从教育题材的现状、教育影视作品对教育界的影响和教育界对教育影视作品的期待三个方面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目前优质的教育影视作品还不是很多,有的假大空,有的没意义,这样的现状给了我们更多的发展空间。所以我们的影视作品应该在此基础上多做反思,吸取经验与教训。一部影视作品如果不能给人以思考,那么这样的作品也是无意义的。
徐娟
徐娟一直关注着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家庭教育有着自己的经验。她说:“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很多家长总是自以为是,觉得孩子不懂,但其实不然,孩子比我们想的更聪明。”所以在我们的影视作品中,一定要能够体现和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尊重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需求,我们不要去做迎合家长想要的东西,而是做能够引导甚至是改变家长的东西。
吴叶彬
作为一名导演,吴叶彬说:“其他影视作品可能只是隐约地透露出了一点教育意义,但是教育意义的电影一定是全面化,包括内容、主题思想。除此之外,还要具有权威性,不然会误导观众,这样就适得其反了。”
叶敏
叶敏是苏州教育博物馆的主任,谈及此次研讨会,他表示教育影视作品涉及两方面,一个是教育内部的题材,一个是影视剧的教育功能。我们可以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寻找合适的题材,将其拍成影视作品,从而给观众们作为一个参考,给教育孩子带来一定帮助。
周林
苏州革命博物馆主任周林认为,虽然每年有十几万的学生来博物馆参观学习,但在内容与形式上还是有点单一,所以希望在未来的影视剧中可以看到更多与爱国主义教育相关的内容,让学生们接受更多元化的爱国主义教育。
朱桂根
朱桂根是新民晚报社区版江南都市刊总监,长期从事新闻工作的他,采访过很多人和事,对于教育也有自己的见解。朱桂根发现很多高三学生在填报志愿时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读书,这足以看出我们的教育有多失败。所以希望我们的影视作品可以传达出两个观点:一是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家长,二是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