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全国两会采访 李亚平代表: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
新民晚报全国两会采访
李亚平代表: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
3月5日,正在北京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市委副书记、苏州市市长李亚平接受了新民晚报的专访。
“十三五”期间,苏州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1%,成功跻身2万亿元俱乐部。5年来,苏州通过大力实施富民工程,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7.1万元和3.76万元,五年来年均分别增长7.1%和8.0%。
当下,苏州正在努力建设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未来将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区域创新增长极。
李亚平表示,“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描绘了未来发展的蓝图,苏州对下一步发展充满信心、干劲和期待。未来五年,苏州将围绕发展高质量经济、造就高品质生活、打磨高颜值城市、实现高效能治理,在总结好省现代化试点建设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具有苏州特色和示范内涵的现代化形态,努力将苏州打造成向世界展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最美窗口”。
最近,《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获批,作为上海友邻并积极推进沪苏同城化的苏州,对此有着怎样的期许,又将如何抓住这一战略机遇,李亚平向新民晚报作了全面系统的介绍。
新民晚报:作为“一核两带”的重要组成,苏州如何看待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有什么样的期许?
李亚平:又一重大布局 意义十分深远
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又一重大布局,意义十分深远。这是引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新引擎”。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横跨长三角“经济黄金轴线”,连同苏州在内的这片地区是货物流、商务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重要交汇点。未来依托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强大驱动合力,有利于促进长三角协同开放、协同改革、协同创新,有利于打造形成全球高端资源要素配置新高地。这是推动“沪苏同城化”发展的“大跨越”。苏州和上海地域相连、人缘相亲、经济相融,合作基础深厚。特别是被纳入开放枢纽的相城、苏州工业园区、昆山、太仓毗邻虹桥商务区,交通便捷通畅,处于对接上海的区位核心,在协同发展上有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是深化沪苏合作新的宝贵机遇,为苏州融入新发展格局、提升整体开放水平,提供了一个高能级的广阔平台。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苏州将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充分发挥区位及资源禀赋优势,抢抓利好机遇,勇于担当作为,举全市之力,协同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积极构建苏州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接轨上海新局面,更好服务上海“五大中心”建设。与此同时,我们也将充分借助与上海深化合作的“东风”,全力把苏州建设成为更高水平的创新之城、开放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宜居之城、善治之城,奋力打造向世界展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最美窗口”。
新民晚报:此前,苏州与上海虹桥商务区已建立哪些合作,有什么较为成熟的亮点案例?
李亚平:主动对接融入 合作多元深入
近年来,苏州积极投身长三角一体化建设,大力推动“沪苏同城化”,主动对接上海,融入上海,先后与上海多地签订了一系列战略合作协议,其中与虹桥商务区的合作多元深入。如2018年4月,苏州与虹桥商务区签订《上海虹桥商务区战略合作协议》;同年6月,苏州昆山、嘉定、青浦、松江和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虹桥商务区“4+2”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实践联盟成立;“虹桥—昆山—相城”合作机制,还被纳入国家《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案例:一是高质量做好进博会参展组织。连续三届进博会苏州交易分团采购商注册数量、成交额、专业观众人数等相关指标,均位居江苏省第一。第三届进博会苏州交易分团报名单位4095家,其中企业3562家;专业观众2.5万人,其中企业1.6万人;85家采购商企业实现成交,意向成交总金额达到12.9亿美元。
二是苏州(虹桥)国际会客厅。这是苏州市政府在虹桥商务区建设的集苏州城市形象宣传、知名品牌展示、商务和文旅合作服务为一体的功能载体,于2019年11月7日正式建成启用,实际使用面积1700多平方米。会客厅主要承接进博会溢出效应,为苏州各板块、各市场主体在沪招商布点、宣传展示,提供了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对外交流新窗口。
三是上海虹桥苏州(相城)数字经济创新产业园。园区自2018年启动建设以来,持续得到沪苏两地政府高度关注,也取得了一定成绩。虹桥商务区授予了该园区长三角会商旅文体示范区联动平台?苏州(相城)中心、长三角国际人才服务中心?苏州(相城)中心、长三角虹桥·苏州(相城)产业创新联动中心“三大平台”;苏州在该园区建设了市级长三角苏州(虹桥)创客育成中心、文化产业创新中心、离岸创新中心“三大中心”。2019年7月,园区被授予“虹桥商务区特色楼宇(园区)”荣誉称号。虹桥数字经济创新产业园累计举办各类活动50余场,签约产业项目超百个,已成为沪苏两地交流合作的前沿窗口、联动发展的重要平台。
新民晚报: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中,苏州有什么新定位?围绕《总体方案》落实,有哪些新举措?
李亚平:互联互通 衔接配套 协同发展
上上海明确,要把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打造成为长三角强劲活跃增长极的“极中极”、联通国际国内市场的“彩虹桥”。苏州将充分发挥产业、贸易、港口、商务配套、平台等优势,合力打造中央商务协作区、国际贸易协同发展区和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拓展区,努力将北向拓展带建设成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的强力支撑。
目前,我们正在根据《总体方案》要求,加紧编制《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苏州实施方案》,逐项梳理、细化举措,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落地。具体为三个方面:
一是围绕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大交通”功能,着力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建设沪苏湖、通苏嘉甬等高铁干线,推动苏州高铁北站扩容提升,努力与虹桥协同打造成为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大力建设苏州(太仓)港物流枢纽、中近洋集装箱贸易港,助力拓展虹桥枢纽港口集疏运功能。支持虹桥国际机场在苏州建设虚拟航站楼,提高交通出港便利度。
二是围绕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大会展”功能,着力优化资源要素衔接配套。积极建设虹桥—相城苏沪合作商务会展区,提升进博会区域协同服务保障水平。精心建设国家会展中心“苏作馆”,打造展销苏工苏作精品的高质量平台,助力塑造“江南文化”品牌。持续对接虹桥先进政策,完善人才、资金等要素高效流通机制,共同探索形成国际化、一体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三是围绕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大商务”功能,着力激发产业协同发展势能。对接虹桥航运、贸易、金融等领域,持续强化先进制造、现代物流等产业配套。加快建设姑苏实验室、长三角国际研发社区等优质载体,积极创建苏州(相城)车联网先导区、区块链产业应用示范区,打造苏州(太仓、相城)航空航天材料产业基地。做大做强苏州自贸片区和中新、中德、中日、海峡两岸等合作平台,助力提升区域整体对外开放能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