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是一门学问

发布:2022-11-14 15:33    来源:长三角时讯
母爱是一门学问
——朱文泉等《叶珍: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读后
 
朱永新
 
前不久,收到南京军区原司令员朱文泉上将寄来的新书《叶珍: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他告诉我,这本书是他们全家三代几十人、历时十八载撰写的一本回忆母亲、感恩母爱的小书,希望我为这本书写点文字。
朱文泉司令是我的同乡,他的老家在江苏响水,我的老家在江苏大丰,都属于盐城市,彼此相距不远。他又是我的同宗,我们都姓朱,而且都是朱熹的后代,他属于紫阳堂由苏州阊门北迁涟水高沟的朱氏后裔,我则属于安德堂润东圌北从镇江迁往大丰的朱氏后裔。他还是我的“同事”,我们同时担任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和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五年期间经常在一起开会、考察、调研、交流。有此“三同”,他交办的事情自然不敢怠慢,参加完二十大闭幕式一回家,就开始认真拜读,一口气读完。
我读过许多关于母亲的著作,今年母亲节期间我还编辑出版了一本《母爱的学问:名家忆母亲》的小书。我在这本书的序言中写了如下一些文字:
 
母亲是女人最神圣的天职。
现代幼儿教育的重要奠基人福禄倍尔曾经说过:“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握在母亲的手中。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启发母亲——人类的教育者。”我国近代学者梁启超先生也有一段异曲同工之妙的话:“故治天下之大本二,曰:正人心,广人才。而二者之本,必自蒙养始;蒙养之本,必自母教始;母教之本,必自妇学始。故妇学实天下存亡强弱之大原也。”
为什么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如此重视母亲在孩子成长历程中的作用?首要的原因,就是母亲与孩子的天然联系。十月怀胎,儿童寄生于母亲体内,并不是一个只汲取母亲体内营养的生物体,而是一个通过母亲去感受外部世界的学习体。中国古代的“胎教”就非常重视母亲的行为举止对孩子的影响,要求母亲“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跸,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邪色,耳不听淫声。夜则令瞽诵诗,道正事”。这些要求尽管现在看起来有些荒谬,但是,就重视母亲在怀孕期间的生活状态与情绪反应而言,还是非常有借鉴意义的。
对于一个刚刚出生的儿童来说,母亲就是他(她)的全世界。母亲不仅意味着食物上的温饱,同时也提供着精神上的慰藉。母亲微笑,就是世界向他微笑,母亲歌唱,就是世界向他歌唱。心理学家雷纳?施皮茨在研究中发现,如果一个婴幼儿没有感受到这样的爱,即使物质上并不匮乏,也会因为冷落真正失去活力,严重的甚至导致死亡,他将这种病症称为“孤儿院症”。
所以,哪怕一个普通的母亲在满足着儿童最简单的食物需求时,也是在同时满足着儿童对精神与物质的双重需求。但直至今日,很多母亲都并不明白这一点。就拿母乳喂养来说,母乳营养丰富、安全、容易消化吸收,是最适合孩子成长需要的,但一些母亲因为把母乳喂养视为简单地满足孩子生理需求的过程,让奶粉或者奶妈代劳。其实,母乳喂养同时还是建立母子一体感的重要方式,是孩子精神成长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有人曾经说过,爱孩子,这是连母鸡也会做的事情。话虽然说得有些刻薄,但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人类的爱应该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爱。这就是我们新教育说的“智慧爱”。一般情况下,母亲爱孩子近乎天性。没有母亲会不爱自己的孩子。只不过是不同的母亲可能会选择不同的爱的方式,本能的爱或者智慧的爱。本能的爱,往往只关心孩子的温饱与安全,智慧的爱,还要关心孩子的精神世界,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与探究心等心灵需求。
母亲的作用无人替代。我认为,对于母亲来说,在教育上特别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要意识到自己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不可替代性。
在母亲和孩子之间存在着一条特殊的纽带,特别是在孩子诞生的初期,尤其要关注孩子的方方面面。蒙台梭利曾经对刚刚出生时婴儿的环境与教育提出了以下几个原则:母亲应该尽可能与婴儿多交流接触;让婴儿的环境与母亲体内的安静、黑暗、恒温尽可能相似,在温度、光线和声音等方面与出生前不要相差太大;抚摸与抱起婴儿要尽可能轻柔,等等。母子心连心,母子之间的纽带并不因为婴儿从体内来到了体外而改变。母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也是世界上最神奇的力量。再好的设备,再先进的管理方法,也无法替代母亲对孩子的爱。为什么要给母亲放产假?不仅仅是要给母亲休养生息的时间,不仅仅是要给母亲哺乳的时间,更重要的是给母亲与孩子亲密接触的时间。
第二,要尽早给孩子朗读,讲故事,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与兴趣。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阅读本身也是建立亲密感,培养孩子对声音的敏感,对阅读的兴趣的重要途径。美国学者吉姆?崔利斯在《朗读手册》的扉页上曾经引用过这样一首诗:“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许多妈妈只知道孩子有喝奶的生理需要,不知道孩子有精神成长的需要,不知道亲子共读给孩子一生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所以,如果说哺育孩子是兼具满足孩子的心灵需求,那么亲子共读则是直接哺育孩子的心灵。在孩子婴幼儿的关键时期,母亲的儿歌、童谣、故事,母亲与孩子一起翻阅的图画书,是给孩子一生最根本的营养,最重要的礼物。
第三,要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
在一个家庭中,难免有磕磕碰碰的事情,夫妻之间也难免对许多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和做法。求同存异,无疑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忌讳母亲与父亲或者家庭的其他成员在孩子面前激烈争吵,让孩子无所适从。天长日久,孩子就会利用父母或者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投机取巧。所以,夫妻之间如果有不同意见,应该尽可能学会交流,学会妥协。就算无法做到这些而吵架,也一定要回避孩子,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
父亲与母亲,在孩子的生命中扮演着不同角色,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母亲的作用就比父亲更重要。但是毫无疑问,在孩子诞生的最初阶段,母亲的作用没有任何人能够替代。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童年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它不是对未来生活的准备时期,而是真正的、光彩夺目的一段独特的、不可再现的生活。今天的孩子将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里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他的童年如何度过,童年时期由谁携手带路,周围世界的哪些东西进入了他的头脑和心灵。人的性格、思维、语言都在学龄前和学龄初期形成。”
因此,所有成为母亲和将会成为母亲的人们一定要记住:母爱也是一门学问,需要智慧与研习,母亲也是一门“职业”,需要学习和探究,因为,母亲就是女人最神圣的天职。
 
我选编的这本书收录了胡适、郭沫若、老舍、冰心、冯骥才、袁隆平、梁晓声、赵丽宏等回忆母亲的文章,我从教育的视角对每篇文章撰写了心得,把这本书作为礼物送给那些年轻的母亲。读完《叶珍》,我感觉到它与我以往读到的关于母亲的文字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叶珍》不是一本完整的传记文学,没有用报告文学的叙事方式讲述母亲平凡而伟大的一生,而是用99篇短文,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侧面,勾勒出一位识字不多但很有智慧、远见和胸襟的母亲形象。
其次,《叶珍》的作者不是一两个人,而是一个家族,一个群体。从儿子女儿到儿媳女婿,从孙子孙女到孙媳孙婿,从外孙外孙女到外孙媳外女婿,全家总动员,老少齐上阵,25位作者年龄跨度之大、职业领域之多,居住区域之分散,是一般的著作中少有的。
再次,《叶珍》的写作过程前后达18年之久,这是一个写作的马拉松,也是一次教育的持久战。从2003年母亲去世开始撰写,一直到父亲2018年逝世后加快撰写进度,最后在2021年完成书稿。难得的是,他们把写作的过程变成了教育的过程,年轻的后辈们在写作的过程之中,走进了前辈的生活、前辈的精神世界,了解了家族的历史,了解了家乡的变迁,了解了时代的发展。
读完《叶珍》,让我对传统的中国家庭教育尤其是中国的农村母亲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对文泉将军的母亲有了新的认识,对文泉本人也有了新的认识。从文泉身上,我们看到了叶珍的影子,看到了一个共和国高级将领成长的基因。
第一,叶珍是一位有着朴素而自觉的教育意识的母亲。长期以来,中国是一个男性价值观支配的社会,有着男尊女卑的传统。父亲具有绝对的权威,母亲则是父亲的附庸。母亲“亲而不尊”,父亲“尊而不亲”。“养不教,父之过”,家庭教育的主要责任在父亲身上。但是,也有许多母亲深明大义,懂得教育的意义与价值,孔母授学、孟母三迁、徐母大义、岳母刺字、欧母画荻、陶母剪发等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故事,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母亲重视教育的传统。书中的叶珍也是这样一位母亲,她一生怀孕13次,生8人,存4人,虽然家境贫寒,但是坚持节衣缩食让孩子上学,特别是让女儿也努力完成学业。在重男轻女的年代,她能够超越性别界限,积极支持女孩子读书,确实是非常不容易的,这说明她对于教育改变命运有着朴素的认识,能够自觉地意识到教育的价值。
第二,叶珍是一位有着智慧爱的优秀母亲。爱孩子,在一定意义上是母亲 的本能。鲁迅先生说过,爱孩子,这是连母鸡也会做的事情。爱是人类最伟大的情感,这本身没有问题,爱孩子更是教育的重要前提。教育家夏丏尊曾经指出:“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对于教育而言,没有爱就不能称其为教育”。问题在于,如果爱变成了没有底线、不讲规矩、不守原则的溺爱,就不可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这就需要融入教育智慧,守住教育底线,把握教育分寸,抓住教育契机。书的开篇《摘瓜花》,就是一个充满智慧爱的故事。文泉三四岁的时候,追小花猫到了番瓜地,看到好玩又好看的番瓜花,情不自禁地摘了好多。这可是未来的果实啊!被妈妈发现后虽然表情严厉、喝令他停止采摘的行为,但是并没有因此体罚责骂,她知道这是孩子的好奇心使然。于是,她耐心地告诉孩子:“这个不能摘,摘了就不结瓜了。番瓜是好东西,灾荒年能救人的命。”当天晚上,这些番瓜花成为全家人的盘中餐。文泉爸爸问那里来的这些番瓜花,妈妈打马虎眼:“尝尝鲜”。
第三,叶珍是一位注重品德教育的母亲。重视德育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优良传统。朱熹所辑的道德教育入门书《小学》,就把立教、明伦、敬身为全书的纲目。立教,就是强调为教为学必须“本于道”,明伦讲的是父子之亲、君臣之义、夫妇之别、长幼之序和朋友之交,敬身讲的是心术之要、成仪之则、衣服之制和饮食之节。这也是朱熹本人认可的“修身大法”,是奠定日后“做人的样子”的基础。叶珍虽然不一定知晓这些书中的内容,但是她的行为教育是很符合这些以德为先的传统的。文泉的妹妹、长女朱文俊回忆说,小时候她印象最深的就是“规矩”二字,一切生活都在“规矩”之中,饭桌有吃饭的规矩,见人有问候道别的规矩,走路有走路的规矩,说话有说话的规矩,这些规矩让他们学会了循规蹈矩、三思而行。书中有一个《砸饼砣》的故事,讲的是父母外出,让文泉看家。期间他与小伙伴玩砸饼砣的游戏,输掉了不少地瓜干。妈妈回家后问他为什么地瓜干少了那么多?他无言以对,只能含糊其辞。在妈妈的引导下,他讲出了事情。妈妈告诉他:“瓜干可以有坑,品性不能有坑。”这句话,让文泉记了一辈子,“心灵,被妈妈擦亮”。
第四,叶珍是一位以身作则榜样示范的母亲。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教,是中国家庭教育的传统,孔子就主张“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明末清初的理学家孙奇逢在《孝友堂家规》中,提出“立家之规,正须以身作范”。文泉在《拐磨》中讲到的妈妈带着他拐磨的故事,也让人印象深刻、心生感动。母子俩在拐磨中的对话,让儿子懂得了劳动的价值;而母亲带着他拐磨中的坚持,让儿子学会了劳动谋生的技能,锻炼了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精神。长女文俊在《亦刚亦柔》中讲述的母亲为她做新棉袄的故事,可以称之为现代版的“曾子杀猪”。为了鼓励孩子挑猪菜、养好猪,妈妈对女儿说:“你好好挑猪菜,养好猪,等小猪出栏时给你做件花棉袄。”果然,在小猪卖掉后,妈妈兑现诺言给她买了花布、做了新棉袄。
第五,叶珍是一位善于激励、正面教育的母亲。好孩子经常是夸出来的,心理学里的正强化效应,就是主张要对儿童正确的行为及时表扬鼓励,加以强化,让孩子拥有自信心和上进心。叶珍虽然没有学过心理学,但是她的教育方法是完全符合心理学原理的。印象最深的是《走到最前面》这篇文章。文泉回忆小时候和同学们在乡间小道边走边说时,妈妈挥手向他喊道:“小大子(文泉的乳名),朝前面走,走到最前面去!”。“走到最前面”这一句话,从此一直印在朱文泉的心中,也足足影响了他的一生。他说:这句话让他从普通的士兵成长为人民军队的高级将领,这句话也已经成为他们全家最宝贵的财富,成为留给儿孙们永恒的家族遗产,成为世代培育孝子贤孙的家训。外孙女婿李永昌在《一句箴言走天下》在讲述的叶珍在劳动中对女儿说的“眼怕手不怕”这句话,不仅是外婆的精神武器,也成为他们全家的精神遗产,成为他们克服困难破解难题的“密码”。
我特别喜欢书中附录的一封致同学们的信。这封信由文泉将军用秀丽工整的小楷亲自撰写,一丝不苟,情深意长,循循善诱,寄托了一位八旬老兵的殷切希望。
读罢全书,感动感佩感慨。《叶珍》不仅仅是一本纪念父母、感恩母亲的书籍,更是一本关于母亲的教科书。感谢朱文泉将军和他的家人,为孩子们留下了如此丰厚的精神财富,为父母们提供了这本生动的教材。母爱是一门学问,叶珍是一面镜子,值得所有的母亲学习。
 
(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苏州大学新教育研究院教授)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