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自贸片区百日成绩单出炉
发布:2019-12-20 23:16 来源:新民晚报社区版·长三角
江苏自由贸易区试验区经国务院批准正式设立迄今,已经百日以上。其中苏州片区60.15平方公里,面积占到一半以上。设立以来,苏州片区取得了哪些亮眼成绩?2019年12月10日,苏州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给出了一份答案。
《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要求江苏自贸区“努力建成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的高标准高质量自由贸易园区”。苏州市级层面将如何发挥自贸片区对地方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
苏州自贸片区的设立,既为苏州深化落实开放创新战略、推动全方位开放提供了更强大的载体支持,同时也肩负着为全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更大贡献的历史使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自贸片区与全市其他地区的协同发展,形成了《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苏州片区联动创新区建设方案》。
根据《建设方案》,全市将于今年依托各板块的国家级开发区(含经开区、高新区、海关功能区、旅游度假区),率先在我市九个下属市区启动自贸片区联动创新区建设。在自贸片区外单独建设自贸片区联动创新区,一方面,突出对自贸片区改革经验的复制推广和各经济功能区的转型升级,使得自贸区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转变为实实在在的发展优势,推动全市开放实现新跨越,让自贸片区成为我市转型发展的强大引擎。
另一方面,推动自贸区与国家级开发区的规划衔接和功能整合,在基础设施配套、产业协作等方面推动融合发展,促进自贸区功能外溢,实现自贸区与开发区的联动发展、一体推进,从而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加快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和制度优势,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建设方案》要求根据不同联动创新区的发展需要,下放特色改革领域相关管理权限,将联动创新区培育成为我市自贸片区扩区的基础区、先行区,打造新时代高能级开放平台。自贸片区推出的各领域改革创新举措将在联动创新区同步实施;联动创新区对自贸片区在政府职能转变、投资管理、贸易便利化、金融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已相对成熟、可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和成功经验率先进行复制推广。
同时,支持和鼓励构建自贸片区联动合作机制,加强重点改革领域的融合协同,开展差异化特色化改革探索。例如,鼓励自贸片区和联动创新区发挥各方优势,搭建各类交流平台,开展科技联动、政策联动、人才联动、资本联动等全方位的联动;加强自贸片区与联动创新区在投资贸易便利化、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发展协同,共同开展产业链核心技术攻关,实现供应链、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的上下游联动;支持联动创新区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优势,紧扣自贸片区主导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等方面优势,开展差异化特色化改革实践,探索形成一批具有代表性、体现苏州特色的改革创新经验。
苏州片区自挂牌后,成立了由管委会领导分别牵头的7个专题工作组,开展投资管理体制改革、贸易转型升级、科技创新、产业高端化发展、“放管服”改革、金融开放创新、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等领域课题研究,出台苏州片区促进外商投资、更加开放引进外国人才等方面的政策文件16项,设立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3年30亿元),编制片区实施方案,坚决贯彻“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节点化、节点责任化”的要求,目前年内30项改革任务已有80%落地见效。
随即充分利用2019苏州·跨国公司合作交流会、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新服贸论坛、自贸区创新发展论坛等契机,全面宣传推介苏州片区。并先后组织自贸区专题干部轮训4期、450人次,举办自贸区企业座谈会50场、专题讲座5场、参与企业1000多家次。
苏州片区挂牌以来,牢牢守住稳定、安全、生态、廉政四条底线,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掀起制度创新的热潮,切实增强了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在投资和贸易便利化领域:试点打造全国首家保税检测集聚区,完成全国首票保税检测外发试点业务。推出“关助融”海关信用惠企新模式,金融机构将企业海关信用信息纳入信贷分析池,授信资金近6亿元,直接缓解近50家进出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实行“空运直通港”快速通关新模式,提升物流效率6小时以上,降低物流成本15%-25%。支持企业发展“中欧卡航”,填补了园区公路国际运输服务空白。实行进口研发(测试)用未注册医疗器械分级管理,提升进口通关效率,加快了医疗器械产品的开发与上市速度。优化境外投资企业备案和项目备案工作“单一窗口”模式,实现了同时申报、同步办理、全程网上审批。
在金融开放创新领域,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使用审核便利化试点成功扩面,37家银行和72家企业获得试点资格,其中56家企业已开展试点业务,累计发生试点业务支付金额34.71亿元。推出“绿色智造贷”金融产品,将制造业企业绿色、智能技改扶持机制由事后按投资比例补贴调整为事前融资息费补贴,每家企业年均节约融资成本约50万元。
在产业创新领域,创新科技资金“拨投结合”“投贷联动”机制,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高成长性企业、上市企业专项培育行动,2019年实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有效申报981家,较去年同比增长92.7%,目前共培育各级高成长性企业8家(5家已上市)、准高成长性企业33家(5家已上市)、瞪羚企业369家。成立中国(苏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围绕重点产业,一站式提供专利快速审查、快速维权、保护协作、导航运营四大领域服务。
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领域,持续推动“三减一优”改革,编制企业(项目)、自然人政务服务全景化事项清单,单事项办理的时限压缩35%、材料压缩14%、环节压缩33%。在江苏省率先实现“证照分离”改革本级事项全覆盖,率先试行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告知承诺制改革和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容缺审批改革,首创企业登记住所信息联网查验制度。成立高层次和国际化人才服务中心,将A类外国高端人才的工作许可办理时限压缩到3个工作日,符合条件的实施现场“秒批”。
在事中事后监管领域,制定并落实《市场监管领域(食品安全稽查)执法容错容缺规定》和《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行为适用免予处罚执法监管事项清单(76项)》,明确食品安全稽查容错容缺的适用情形、认定程序、认定处理和责任机制,使执法工作既不逾越法律底线,又在管理上为相对人松绑。
9月1日以来,苏州片区日均企业注册数量同比上升48%,科技研发项目、商业服务项目、高端制造项目占比超过75%,新增合同外资金额超1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超2亿美元,赛诺菲中国生物医学研究院、飞利浦全球企业服务中心、松下空调销售总部、法国哈金森亚洲创新中心等一批高端项目开工开业,充分显示了海内外投资者看好苏州片区的坚定信心。
发布会上透露,下一步,在全市9个联动创新区建设的基础上,苏州片区将适时在姑苏区依托国家铁路一级物流基地建设联动创新区,实现县市区的全覆盖。力争到2020年底,形成苏州自贸片区与开发区联动发展的体制机制,先行先试一批重大开放创新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