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之育之 唯爱而已

发布:2022-02-15 11:14    来源:新民晚报社区版·长三角

儿子在家人群里上传了博士录取通知书。此刻的我感慨良深,从小时候年年被老师劝留级的“学弱”,到考上博士,成长之路,山高水长,曲折坎坷。如果说养育儿子有什么“成功”经验的话,对于我来说最深切的体验就是,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教育就是爱的浇灌和传递。

抚之育之,唯爱而已。

 

幼弱期,爱是无条件的庇护和陪伴

25年前,我满怀欢喜地抱起新生的儿子。儿子甫一出生,就报我以甜甜一笑,这是个为爱而来的小生命。从此,儿子就成了我人生最重要的里程碑。

可我没想到的是幼弱的儿子,成长的每一步都是滞后又滞后,新生儿的成长发育不达标,各项运动技能不合格,跑儿童医院是家常便饭。三周岁后,囟门还有两指多宽,甚至有医生让我们做好孩子有脑积水的准备。

孤立无助的我,抱着这个娇弱清秀的孩子,天天坚持反复训练:学爬、学坐、不停地和他说话,讲故事,努力培养生活习惯:大小便会表示,会自己吃饭,会咿咿呀呀地“说话”,尽管只有我能听懂他的“语言”。因为没人看护,2周岁就只能送托儿所。好在老师都非常耐心地照顾弱小低能的儿子,只是每到学年结束,都会劝我:让孩子留级。看着儿子灿烂无忧的小脸,实在不忍心告诉他真相,总是向他传达着各种正面评价。

除了密切与老师交流,及时沟通孩子的情况,我请求所有老师,不要当众批评儿子,也不允许其他小朋友嘲笑、欺负他。直到幼儿园毕业前,老师再次提议,儿子最好再读一年大班。陷入纠结中的我,回家认真地开了个家庭讨论会,征求儿子的意见。沉浸在小伙伴们即将升学的兴奋氛围中的儿子,根本不知道小学和幼儿园的差别,信心满满,坚决要上小学,并答应努力学习,争取不掉队。家长和孩子一起确定了一个原则:我们弱,但我们并不渣。

凭借着学区房,“学弱”儿子如愿上了小学。一开学,我就找到儿子的班主任,和她说明儿子的情况,并恳请老师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所有跟不上的学习内容,请老师私下告诉家长,我回家给他补课。儿子也知道自己的弱点,虔诚而专注地跟着我学习。

儿子上幼儿园时,我去学幼教;儿子上小学前,我又专门去向小学低年级老师讨教教材教法,回家带儿子一个个韵母、一个个声母地练习发音,终于在小学入学一个月后的拼音测试中,以满分通过。为了练发音,我们抱着《现代汉语大词典》一个词条一个词条地反复读,儿子的词汇在潜移默化中有了比较丰富的积累。在至弱至暗时,因不懈坚持,无意中为以后的弯道超车积蓄了力量。很难想像,十年后,从小口齿不清的儿子,能镇定地在学校辩论场上高谈阔论,挥洒自如。

一个孩子发展的滞后,表现往往是全方位的。好在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让他慢慢成长,慢慢领悟。儿子数学学习也非常困难。幼儿园时,老师私下和我说,别的小朋友1-100都会倒着数了,儿子连1-10都数不齐。好不容易鹦鹉学舌,学会数数了,但根本没有对应的数字概念。直到中班时,一次朋友送了十条小金鱼给我们,儿子非常喜欢,可当天就死了一条,接下来又接二连三地白肚朝天。看着捞出来的死鱼和鱼缸里一天天减少的鱼,我和儿子一起数着鱼的数目,儿子突然眼睛一亮,灵光乍现,明白了数字与实物的对应关系。虽然学习仍是落后,但他打开了数学大门的一条缝儿。

 

稍长时,爱是有策略的鼓励和保护

让人欣慰的是,儿子虽然学习能力弱,但在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呵护下,善良、乐观、勤奋且自信。幼儿园毕业时,因为缺了些课,而且比别的同学矮一个头,老师为了队形好看,准备不让儿子上台参加毕业演出。儿子回家很难过地告诉了我们这个消息,我们就鼓励他自己去和老师争取机会:演出是看大家的表演,只要演得好,身高不是障碍。勇于表达,儿子如愿以偿为自己争取到了上舞台的机会,表演得特别认真有神。

一年级第一次数学测验后,儿子在楼下按着门铃和我说:“有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先听哪个?”我想了想说:“先听坏消息吧,坏消息后就是好消息了。”儿子的坏消息是数学考了八十分,全班倒数第一。我听了,立即夸张地表扬他:“这么棒啊!你大部分都答对了,比妈妈小时候成绩好太多啦!”后面的好消息是什么,已经模糊了,只记得那天儿子像只小兔一样,欢蹦乱跳地扑回了家。

尽管家长、老师尽力呵护,落后的孩子还是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同伴的欺负。幼儿园时,我可以和老师、同学家长打招呼,上小学后,对调皮的小男生,老师也防不胜防。好在儿子向来和我们无话不说,我很快知道了班上欺负他的同学的名字。趁学校开放听课时,我和同事一起去找班主任老师谈话,并把欺负人的孩子也叫了过来,班主任老师非常有经验地配合我们,教育那强势学生说:“你看你要是再欺负同学,人家家长可是会来找你算帐的。看人家妈妈还带了人来!”合谋抗霸的成果是:自此再也没有同学欺凌儿子了。

孩子的成长,如河流宛延而行,随势曲折。因为爱,所以无条件地接纳儿子的孱弱,陪伴他一起走出困境;因为爱,所以无条件地护犊子,竭尽全力地呵护他稚嫩的身心免受伤害。

 

少年时,爱是好习惯的养成和巩固

跌跌爬爬地走过幼年的孱弱,平安越过小学低年级的湍流暗渠,经过数年的努力,儿子三年级时学习基本能跟上正常进度了。我们又开了一次家庭会议,各自立了FLAG:妈妈考研,爸爸学心理咨询师,儿子争取成绩跻身中游。说实话,我工作10多年不用外语,看着外语单词,全是似是而非的陌生面孔。我边工作边投入复习,昏天黑地,没日没夜地抱着书苦啃。耳濡目染家长的勤奋,儿子也学着我们安静地看书,独自完成各项学习任务,作业也是自行检查。一年后,我们成功圆了各自的梦。

   儿子四年级时,我开始了硕士阶段的学习。大学也就对儿子开放了,图书馆、体育场、学术讲座、师生聚会,母子经常连体活动。儿子陪着我,融入了自由的氛围中,领略了各种学科知识的魅力,自然科学、军事知识、人文历史、下棋弹琴,游泳跳绳,儿子的世界一下子天开地阔,忙得不亦乐乎,亦其乐无穷。小学毕业,儿子顺利直升本校初中。

   儿子初中进了重点班,因多方面的因素,初一时学习掉到了班级倒10名。大家心情都很沉重。我坦诚地告诉他,妈妈不是万能的,很多功课我辅导不了,学习只能靠自己努力。为了方便查阅资料,自主学习,我向他全面开放电脑,并约定了玩游戏规则。调整了心态和学习方法,在家长的尊重和信任下,儿子充分发挥了电脑的功能,通过网络广泛学习,成绩很快提上来了,而且视野开阔,思维活跃。但成绩稍好一点,他又忍不住要过度犒劳自己,玩游戏常常超时。孩子总有玩心,但学习压力是客观的,儿子自知不是脑子灵光的人,唯有勤奋,才能补拙。为了制约自己玩游戏的瘾,他主动卸载了游戏软件。等可以玩时,再重新安装一遍。我奇怪儿子的多此一举,他却认真地告诉我:为了管住自己,只能浪费点游戏时间。我深感,初中阶段,养习惯,护一程还是非常重要的。

儿子不是智力拔尖的孩子,家庭的民主氛围,让儿子学会了理性思维。他能感知家长对他的爱和尊重,少年时普遍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时会出格,但总体上他知道自己的责任和目标,能自律自制、不断自我探索和调整,从内心生长出学习驱动力,而不是家长或学校通过说教,耳提面命地灌输给他,强制执行。

 

青春期,爱是竞技场上的摔打和磨砺

中考后儿子顺利进入了一所高起点中学。学校是新创办的,实行小班化教学,所有的学生都幸运地得到了老师的悉心关怀。同学中学神、学霸比比皆是,学校宣传栏中不断刷新着各级各类纪录。儿子短暂地懞圈后,熟练地使出“学弱”秘笈:认真听课,不懂就追着老师问,虚心向同学学。高中三年,全程走读,没有请过家教,没有魔鬼式训练,在老师科学而精心的培养下,儿子和同学经过考场上无数次的摔打和磨砺,圆满完成了紧张的学业,怀着师友的深情厚谊,载梦飞向各自人生新天地。

高中阶段教育和陪伴儿子的主体是老师和同学,家长只是做些后勤保障和情感关怀而已。高考时,他拒绝了家长的送考,如平时上下学一样,骑着自行车,独自赴考。遥望着他小小的背影混入滚滚车流中,我们只有默默祝福。

高考填志愿时,向来温顺的儿子和我产生了强烈冲突,我主张填报热门专业,便于就业,儿子却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理想,报考冷门而辛苦的专业。最后他和做职业指导师的父亲取得共识,量身定制了自己的学业规划,成功进入985高校深造。

 

成年后,爱是两相牵的离别和凝望

父母和子女的因缘,是一场指向别离的盛大聚会。孩子朝夕陪伴在我们身边的有效期是短短的18年,家庭教育的关键期其实只有15年,初中毕业后,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力就日渐淡出。爱也罢,怨也罢,成年后的孩子,终将放飞。长空如碧,前路漫漫,新的伙伴和引路人,在千里之外的新学校等待着他。

陪儿子过完18周岁生日,我们开启了漫长的离别模式。儿子学业和活动都很紧张,基本上一年回家一次。好在18年的养成教育,让儿子三观端正,习惯良好,大学进入自动运行程序,大方向无偏差,小障碍也能自己克服。但我们仍是通过网络,关注着学校、关注着和儿子有关的每条信息。

独立求学,让儿子一下子成熟了许多。不再有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不再有中学老师慈母般的叮咛,异乡的气候民情也完全不同于故乡的温婉,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带着各自的习俗,因共同的追求,相聚相融,谱出了一支回味深远的交响曲。放假回家,在有限的假期里,儿子总是抢着做家务,陪父母聊天,告诉我们老师和同学的各种可爱和友善,告诉我们他的求学状况和发展计划。精心策划旅游活动,做攻略,定行程,把我们当孩子一样重点保护。儿子一再宽解我们,不要为他的学业和就业担心。学识渊博、品格端方的老师们,就是他的榜样。感恩孩子对我们精神和情感上的反哺。

自幼经历重重挫折的“学弱”儿子,始终勤勉自强,经过家长的精心教养,经过老师的倾情培育,学业一路顺畅,终于取得了最高学历阶段的准入证。青春无限,未来可期,愿风华正茂的儿子,能振翮高飞,在人生长路中,以专业为支点,敬业乐业,做个有益于自己、有益于家国社会的人。

不管儿子是高飞还是低翔,不管我们是相依还是别离,彼此的爱和信心,始终如一。而今我生年已半百,秋风渐起,感恩这段亲子的因缘,让我们成就了彼此人生的丰盈和美好。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