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复兴记
发布:2019-10-31 10:43 来源:新民晚报社区版·长三角
苏州国际设计周迄今已举办了两届,设计周的“主场”———主会场位于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隶属全国首个也是唯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姑苏
区。 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作为苏州国际设计周的根据地,已经成为姑苏古城内创意文化的标志性地点,2019 年的苏州国际设计周继续深耕在这个区域,其作为
创意产业聚集地和策源地的优势,为更多区域加入到设计周提供经验和范例。
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位于苏州古城西北角,在其 1.84 平方公里的“地盘”上,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16 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5 项,其中世界级非物质
文化遗产 4 项留存较为完整的唐寅故居到众多市级控制保护的古建老宅,历史人文底蕴深厚。
然而,自唐宋至明清,桃花坞地区几度兴废,从一度湮没在杂乱的民居之中,到如今“C 位”出道勇站苏州文化创新的高地,一跃成为世界瞩目的苏州国际设
计周主会场,桃花坞是怎么做到的?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一首《桃花庵歌》,展现了五百年前唐寅在“桃花别业”悠然自得的诗意居住。
然而,上世纪 50 年代以后,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桃花坞大量文物建筑被改作民用,文物保护困难重重,桃花坞的历史文化逐渐湮没在杂乱的民居之中。
2010 年,一项史无前例的历史文化片区综合整治工程开始了,这块昔日由唐寅、文征明等共创吴门画派、引领当时中国绘画艺术潮流的风雅之地,在整治
中得到凤凰涅槃,焕然新生。姑苏“璞玉”却成文化“洼地”
桃花坞,位于苏州城北,是今苏州市桃花坞大街周边以
及阊门历史文化街区,唐宋时期,苏州城内第一横河遍植桃
花,市民游春看花于此,遂名桃花河。 唐代诗人杜荀鹤曾作
《桃花河》诗,北宋太师章楶在此营建桃花坞别墅,南宋范成
大《阊门泛槎》诗有“桃坞论今昔”。 到了明朝,江南四大才子
之首唐伯虎在此定居,桃花坞也因唐伯虎而闻名。 直至今日,
桃花坞还保留着唐寅故居遗址以及奉祀春秋吴国始祖的泰
伯庙等一大批文物古建筑。
这里不仅是风雅之人聚集地,还孕育了众多传统手工技
艺。 明清以来,桃花坞便是苏州传统手工业集散地,片区拥有
50 多家传统手工艺作坊和店铺,传统手工艺品有桃花坞木刻
年画、刺绣、红木雕刻、制扇、制砚、灯彩等 18 种,为苏州赢得
了“中国手工艺之都”的地位。
来到桃花坞桃花桥路,走进一条小巷,再转两三个弯,就
来到了著名的唐寅祠。 这里已经被居民区包围,一路上,两旁
建筑风格迥异、高低不齐,唐寅祠被这些建筑包围其中。 下完
雨的路面有些积水,几个当地居民正在用井水洗涮。 该片区
地势低洼,基础设施非常薄弱,房屋老旧、居住人口密集。 桃
花坞大街现在集合了农贸市场、五金装潢店、甚至建材批发
等店铺摊位,原本独具古城特色的石板路经常被满街的违章
车辆和无证摊贩堵得水泄不通。
“昔日灿烂的历史文化, 如今只能成为书本中的一篇文
字、一张图片或一段记忆。 ”
在桃花坞地区,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古建筑基本上都处
于超负荷使用的状态, 居民乱搭乱建破坏了原有的建筑风
格,损坏古建筑构件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比如,唐寅故居遗址
南侧的双荷花池已变成了“单荷花池”,浑浊的池水不再有诗
情画意。 住在附近的居民惋惜地告诉记者,“上次几个外国人
慕名而来,结果捂着鼻子就跑掉了”。
与此同时,桃花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前景堪忧。 苏州
民间文化保护办主任龚平说,非物质文化遗存得不到充分展
示,传统手工艺也只能以原生态的作坊形式散落在大街小巷
中,桃花坞便成了一块“文化洼地”。
2010 年 6 月, 在桃花坞综合整治保护工程动员大会上,
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蒋宏坤明确了桃花坞整治保护
工程的十六字方针,即“整治环境、改善民生、传承文化、发展
旅游”。
根据《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整治工程中历史遗存物的保
护管理办法》, 改造工程指挥部邀请著名专家、 学者进行论
证,并确定了‘修旧如故,以存其真’的思路。 工程指挥部专门
派出工作人员,对 141 口古井、49 棵古树名木登记造册。 除古
井栏圈外,垫在柱子底下的石鼓礅、老房子上的旧砖瓦等构
件,也被一一“请”进门。
八易其稿拿出唐寅遗址复原方案
苏州的名人有不少,可唐伯虎却是最有“人气”的一位。
潘君明认为,唐伯虎是苏州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名人,和他
相关的历史文化遗存理所应当通过保护性修复最终成为苏
州的“城市名片”之一。
由于缺乏比较完备的文史资料以及对历史人文资源的
深度研究发掘,整治工作一度陷入死胡同。 为此,桃花坞工程
指挥部、桃花坞发展建设有限公司特别启动了《桃花坞书系》
的编撰工作, 包括 《桃花坞历史地标》、《桃花坞工艺史记》、《传奇唐伯虎》等十本扎根于桃花坞这片
风韵之地的文化丛书。
唐寅故居文化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
方案,从2010 年 3 月开始论证,不断修改
完善,八易其稿,才拿出了意境上最接近
原貌的方案。
在复原工作如火如荼开展的同时,
如何丰富其内涵成为桃花坞整治的另一
道坎。 唐寅故居遗址上有两个单体古建
筑,一个是靠近西荷花池的水阁(清代晚
期建筑),另一个是水阁北面的宝华庵(20
多年前移建至此)。 针对这两幢建筑是否
移动到东面作为附房, 专家们争论了不
下十次。 后来考虑到它们代表了一定历
史时期桃花坞地区的原真性, 而且将其
融入遗址更能增强文化底蕴, 最终被留
在了原地。
依据清代嘉庆年间唐仲冕重修唐寅
故居的刻本《六如居士全集》,指挥部还
在唐寅坟与双荷花池路交叉口重建了清
代“文昌阁”。 “文昌阁”的前身是唐寅购
得的桃花坞别墅,当时名为“桃花庵”,并
在四周种桃树数亩,唐寅因此自号“桃花
庵主”,修复“文昌阁”便显得尤为重要。
文昌阁供奉的是‘文曲星’,符合当代人
的‘崇文’思想,这与苏州城市精神也相
吻合。
即便在一些细节问题上, 也是反复
权衡,力争做到更好。 目前遗址中的复原
建筑均设计为明清风格, 而非遗文化展
示馆建筑风貌则为现代苏式风格。 唐寅
文化区将注重整体风貌的保护传承和历
史文化的延续, 同时也强调城市品位和
环境品质的提升, 使之符合现代人的审
美情趣。
散落“珍珠”重现光彩仍需政策扶持
桃花坞北部的园林胜景在历史的潮
流中不断衰落, 现存的文物古迹大多是
清代和民初的遗迹。 至今为止,桃花坞大
街南侧是古城传统风貌较完好的地区之
一,文化遗产相当丰富。 遍及大街小巷的
传统工艺作坊,目前尚有木刻年画、民乐
制作、制扇等散落在这一地区。
非遗展示区建筑面积有 7 千多平方
米,包含非遗展示馆、非遗制作区、非遗
销售区、戏台、声像馆以及非遗文化配套
区, 涵盖从制作到展示、 销售的整个过
程,有助于将非遗项目做成产业,解决艺
人的生存问题, 成为桃花坞文化的新亮
点。 建成之后,这一区域同时展示同样受
保护的桃花坞木刻年画、宋锦、缂丝、苏
扇、红木雕刻、苏式灯彩、剧装戏具、民族
乐器等非遗项目。
非遗区的展示平台形式多样而又全
面,除了展示馆、实体展示,制作和销售
的过程依旧在展示, 每个角落都有自己
的“分工定位”。 规划这么多的平台,目的
就 是 让 非 遗 项 目 在 游 客 面 前 多 “露 露
脸”,走进百姓生活中,以便更好地普及。
值得一提的是,区域还有“活”的展
示平台。 在规划之初,便将声像馆和戏台
设计在一起, 声像馆通过影音技术讲述
唐寅其人其事,并且是通过评弹的形式,
既展示了唐寅文化, 又扩大了非遗的传
播。 而坐落在声像馆北侧的开放式戏台,
则 为 昆 曲 等 表 演 类 的 非 遗 提 供 了 “舞
台”,它采用实景演出,供广大游客观赏。
在现代人享受文化的途径渐趋多样
性的大环境下, 目前还没有充分的把握
能够让非遗项目做到自力更生。 但是,桃
花坞却坚持定期举办一些活动, 引进一
批著名非遗艺人入驻, 搭建起非遗传承
平台,并形成一套完善的机制,让苏州的
手工业后继有人, 让更多的人重新认识
桃花坞,爱上桃花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