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夜

发布:2019-12-20 22:58    来源:新民晚报社区版·长三角
当你感到平安喜悦,
你就靠近真理。
清晰的说出你所知道的真理,
让不安得到治愈。
——鲁米
 
江南初冬的夜。寒风阵阵旋起,地上枯黄的落叶被吹得高高低低四散纷飞。斜月虚虚地悬在寂寥空荡的天幕上,仿佛一不小心就可以坠掉下来。暧昧惨白的光亮里,夜呈现出一副昏昏欲睡无精打采的样子。
忙了很长时间,终于又一次让心静定下来。周折,反复,终于达至前所未有的放心状态。深知能获得这样的结果并不容易。沉淀,再沉淀,心仍是给出了最后的答案。不早,亦不晚,恰恰好的回归。多年来,那些风驰电掣般呼啸而来人事,又如傍晚的海水退潮般最后隐没在时间的洪流中。被重重围裹,又被自己奋力解套。不过是多了几番或主动或被动的角色扮演而已,但最后还是静默在时光的角落里,素心静待一切。人生真是如戏呢,谁敢不成为自己剧本的主角呢,谁又能不是个优秀出色的演员呢?!种种戏份,无可推卸,于其间低迷婉转沉溺不明,又终在某个瞬时被清晰的内心声音唤醒。
除了日常工作之外,很少出去见人。大多数时间只愿意与自己待在一起,往内里持续行进。顺受生命中的种种节奏,无限逼近内心,也因此少有对人事的不满与怨怼。而这一切需要对心灵进行训练与提醒,训练其逐渐进入一种自觉的机制,保持一种自知的状态。提醒心灵与现世保持一定的距离,因有了距离一切才可以清明了然。现世的价值体系一直是应该被怀疑和质问的,因为它并没有太多考虑到个体精神与肉体和谐的重要性,尤其是对肉身体验与感觉的忽视。当精神被过度吹捧得不遗余力地一往无前的时候,肉身却因精神的过度焦虑而不堪负重,虚弱以致土崩瓦解都是极可能的事情。而肉身是现世所有所谓价值与意义的附丽所在。任何关系里都需要找到一个相对的平衡点,失去这个点,人的某个方面必受折损,精神与肉身的关系亦无法规避这个规律。
摆脱了戏剧故事及其间的人物、情节、冲突、矛盾等架构性的存在,理解了角色于其中呈现的人性的各个面向及其动因,一切所谓的问题瞬间松弛垮塌下来。远离和观照,是解决自身与现世之间矛平盾与冲突绝佳的途径和方法。站在因时间顺逆涌动而造成的所谓过去与未来之外,所有的存在不过是生命自为的形式,并无丝毫意义可循。人类是世间最富想像力的生物,且自以为是万物之灵,骄傲地置己于某个不可概括与阐释的链条的顶端,怡然自得。他们并不知道,其实自己也不过与地上杂草丛中的一朵半开半张的小花具有本质上的同然。人类一直在区分,一直在制造和细化各种概念,人类社会分分钟离不开各种概念来架构。然而,时间的最深处,如此种种却似海市蜃楼,虚空一片。
人类一边积极主动地制造着自我的困境,一边又无知厌恶咒骂着这种困境。西西弗斯早已为人类完美演绎了这种莫比乌斯环般的困惑,但人就是不愿意从中醒来。或许,困境也是一种被某种至高存在设置的游戏之场,人需要在其中不断辗转与演练,才可找到存在的明证。于是,困境便有了某种形而上的超越意义。世界的秘密仍然是最大的秘密,连人本身也还都是那个秘密中的一部分。很多时候,陷入不可知论仿佛成为一种思维必然。
某个清晨醒来,仍能记得那些琐碎零散的梦。种种人事以另外的面目发生和呈现。知道一切皆为心头想。潜意识力量太大,编织各种剧情,倒也合情合理。岁月绕不过人心,人心又何曾绕得过岁月。这一绕,就是小半生。人因了几乎无时不刻生活在情境中,白日且不说,就连睡梦中有时都会进入某种因心而造的情境,故人生大略可作戏剧观。
大幕拉开,聚光灯下,倾情出演命运剧本早已设定的各种角色,无可逃避。某个时段,又因入戏太深而无法自拔。出戏是需要心灵成长到某个阶段,跳脱出剧本设置的情境,才可以完成的事情。其间,需要借助某些契机来提醒心灵,可这种契机从某个更高层面上来看,是不是也是命定的某个情境呢?再次,陷入不可知论。
这小半生,走过的路,竟然像极了考试时做的那些题目,那些填空、判断和选择。回过头看,真的没有哪一类题目是非常简单易做的,有的题目甚至还设置了深深浅浅的坑,等着自己跳进去试误呢。每一种题型的出现和设置,都有其考察的内容和目的,诸如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又诸如对人事物的洞蠡,更多的是对自己综合认知能力的挑战。人生中所每一个题目都是有意义的,很多年后才知其深意所在。仍能清楚地记得做某些题目时的不堪与焦扰,但现在,终于可以傲娇地对着那些题目放肆地大笑了。所有的题目里,选择题算是前半生里做得最多的题型了吧。那个当下,或深思细致,又或浅虑莽撞,都如飓风般早已呼啸而过,那些曾经的种种选择也早已云淡风轻。深深浅浅,跌跌撞撞,脚步不止,一路向前。
人越往前走,越愿意放过以前的自己,之前的对与错不去做任何的评断,深知彼时每个当下的选择都是那个当下最正确的选择。那个当下的认知,决定了那个当下的选择,有什么好责备自己的呢?!从人生长远的坐标轴来看,正是那些大大小小的选择,构成生命成长历程中五彩斑斓的图画。
从种种关系中剥离出来,把自己搁置于一个空旷辽阔的地方去进行自我观照。看看离开这些关系,自己是谁,且自己的内心会呈现什么样的状态,是单薄的还是丰富的,是恐惧的还是安全的,还是别的什么感觉……呼啸而过的生命,每个消失的瞬间,不再试图要抓住什么,只是想要更好更亲密地与自己相处,与自己安静平和地在一起,这应该是最深沉的存在吧。人其实是非常难以走出自己的,我们的文化并不鼓励人的自我出走,更是无法提供认清自我的途径。但事实上,人只有一次次出走,走出自己的位置和角色,才可以找到和发现自己的“如是”。人是这个世界里最大的秘密么?也许是吧。这么想,又觉得有点自大。
关系里,充分了解关系与人性的内容与本质后,是不会有爱恨升起的,有的却是慈心和悲心。爱恨都是个体自恋般地为他人的“如是”附加上去的,带有强烈的个人经验和情感色彩。既然爱恨是附加上去的,有一天,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它自会剥落,剩下的除了他人的“如是”,还有自己的“如是”。任何附加都无法掩盖“如是”的实相。只有到了双方都互相尊重彼此“如是”的状态时,才没有任何的问题需要面对和解决。
内心有小小喜悦不断跳动和升腾。暗黑的冬夜里,感恩万事万物的自然发生与成长。得四句:
 
忙字无计抛人远,
何必痴愚问千遍。
风雨萧瑟又一冬,
长夜好眠方寸暖。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