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兄弟,我的队(上)

发布:2020-06-29 12:36    来源:新民晚报社区版·长三角

人的记忆很奇怪,有的事情即使印在墙壁上,印在指缝里,随着时间的流逝也会渐渐地消失不见;有的却印在瞳孔里,印在心尖上,时间越久,越是深刻。经常回忆起我的学生,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一双双湿润而晶莹剔透的眼睛,如同朝露中第一缕阳光刺激我的神经。潺潺流淌了二十年,我越发感觉那种情谊是永不褪去的潮水。

那年暑假前,我接到了做十三队教导员工作的任职通知,老徐做队长工作。我和他交往不多,但我知道他对越作战时就是侦察连的副连长,参战结束后到学院深造留校任职。老徐带兵有一套,他是我心中的榜样,我更看中的是他的为人。大多人已经沉浸在暑假的快乐中,我和老徐却忙碌起学生报到前的事情,也是我和这个队缘分的开始。

缘起缘灭,或浓或淡,不是我和老徐就能决定的。四系是新组建的,十三队又是系里的“长子”,系领导把学员队当作掌上明珠,三天两头到队里查点,生怕哪里出了纰漏。专科学员没什么不放心,都是从优秀士兵选拔上来的,在部队摔打过,有张铺就能解决问题。系领导关注的是几十名本科生,他们是断了奶的孩子,又是全军首批特种侦察专业的苗子,炼成钢,还是炼成铁,温度和火候都得把握好,我和老徐仿佛是个烧炭的火炉工。

九月的夜空,繁星璀璨、一闪一闪地向我眨着眼睛。低头望去,上百个学员正整齐地坐在大操场上,背包,行李箱是每个人的标配,月光下,他们的眼神如同繁星。我宣读着和老徐商量好的分班计划,每点到一个人的名字,就意味着他和这个集体的殊荣连在了一起。

“同志们,大家在部队是一名战士,在家里是一个孩子,从现在起,我要履行家长的权利和义务,履行主官职责,把你们塑造成懂得报恩,能文能武有血性的钢铁战士……”我的几句话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大家有什么心里话都愿意和我吐露。

从那天晚上起,我就住在了学员队,学生上课,我听课,学生休息时,我会逐个谈话,他们的思想档案也建立在了我的记忆里。家距队里百米之隔,我很少回家,还在读幼儿园的女儿经常爬在围墙上哭喊:“爸爸不要我了,爸爸的心里只有学生。”我哄着女儿说,你还能见着爸爸,学生哪能说见就见着呢?懂事的女儿直点头,经常满脸自豪地和小朋友讲,我爸爸是十三队的教导员。

女儿再也没有埋怨的声音,我把心思都放在了学员队。部队生活在本科生心中都是梦,帮他们编织好梦想是我的职责,一个月的军事强化训练尤为重要,我在专科生中优中选优,配强专科生骨干力量。李勇高中时期就入了党,既担任学员队党支部委员,又兼任模拟一连指导员,汪浩任连长。刘亚峰生来就是员虎将,担任模拟二连连长,李德峰任指导员。龚平来自驻港部队,军事素质全面,胆大心细,一人独挡一面,全面负责本科生工作。特种兵体能训练是基础,两个层次的学生在一起,还得讲科学。专科生跑五公里,我就让本科生跑三公里,逐步加码缩短差距。

郑鹏长得圆头圆脑,白净的脸蛋上挂着一对好看的小酒窝,显示出一股机灵劲儿。但他跑五公里很怂,两条腿就像凝固了一样,次次都是“打狼”的号。他自己心里有压力,态度却好的让你没有办法批评。有天晚上,他突然告诉我:“教导员,你在训练场严肃的像我继父,但在生活中像个老大哥。”原来,他是在继父的言传身教下长大成人的,继父爱他和生父没什么两样,但在学习要求很严,哪怕一个标点符号错误都不会放过。郑鹏思想很成熟,是块模拟连指导员的料,王宏伟敢说实干,当模拟连连长是个合适人选,两个月后两个人有了正式头衔,把几十个本科生带向了成熟。

学生之间的不平等就在于素质和精神的差异,这与他们所处的环境和教育背景有关。我突然想到把本科生和专科生混编在一起,平时上课和业余时间训练区别对待,军事训练专科帮本科,文化学习本科帮专科,一帮一,一对红凝聚起力量,成为学员队的一道靓丽风景。静下来聆听对方的声音是沟通的秘方,动起来帮助他人的是仁慈的展示,助人是人格升华的标志,两个层次的学生很快交织在一起,建立起了钢筋混凝土的学员队架构。

那年学院举行运动会,素有“九连冠”的十队叫嚣着向全院发出挑战。困难面前最要不得的是压力,需要的是战术和勇气。我把学生全都摸了个遍,有特长的集中参加战前训练,请经验丰富的教员担任教练,把队里的公杂费拿出来给学生买奶粉,每个运动员都是队里的“熊猫”,谁都不许伤害他们的积极性。

运动会上人头攒动,像一面迎风飘动的彩旗,像随风逐波的麦浪。院长扯开嗓门发出号令:“我宣布,第十届运动会开幕,运动员入场!”老徐平时就很低调,出头露脸的机会都让给我,我成了领队,走在运动员的最前面。正要轮到我们入场,喇叭里介绍着我们这支年轻的队伍,我激动而又紧张的情绪难以控制,走到主席台前,脑子变得一片空白,只听见场外吼叫喊着“十三队威武!”

李德峰代表队里站在了百米跑的起跑线,他预赛的成绩已经位居前列。只听见裁判员一声令下“预--备”,运动员们个个摆好姿势,左腿向前屈伸,右腿卧着,蓄势待发。裁判员高举“指挥旗”,哨子一吹,旗子一挥,运动员们便像离弦的箭向前飞快地跑去。跑道两旁的观众已围成了一堵厚厚的人墙,挤得水泄不通,李德峰第一个冲过了终点,打破了这个项目的记录,他身披13队队旗绕过主席台,以实力战胜了十队的霸主地位,率先为队赢得了荣耀,跪倒在地哭了。

跑道的东北方,延伸出一块场地,场地的尽头有一个沙坑,那是跳高和跳远的场地。时隔一个多小时,李勇、宋建平和本科生陈闯同时出现在这个场地。李勇比赛的项目是三级跳远,只见他离弦箭似的助跑,蚂蚱似的起跳,空中的走步表演,引起阵阵惊叹,落地的瞬间,全场晴天霹雳般哄起一片欢呼声,他以13米7的成绩刷新院记录。在同样的场地,陈闯和宋建平参加跳高的角逐,只见他们前脚微屈,向前冲刺,就在眉宇即将触到栏杆的同时平地一跃,再在半空中来一个长虹贯日,陈闯登上了冠军领奖台,宋建平获得了亚军。几乎同时,李勇再次为13队摘取跳远金牌,成为队里的名角儿。

“加油!加油!”会场上传出一浪高过一浪的叫喊声,最能体现团队精神的4×100米开始了,李德峰、任子钊、本科生马炳玉和李勇四名选手代表队里出现了比赛场地。枪声响起,每名运动员咬着牙,脸憋得通红,一棒接着一棒,最后一棒李勇依然落后对方不小的,但他咬着牙关冲刺,眼睛紧盯着终点处的红布条。这时,树上的麻雀在枝头上蹦来蹦去,似乎也为他助威,他反超对方率先撞向了红线,全场一片欢呼,人们簇拥而上……

运动会上13队出尽了风头,捷报频传。王路生拿下了5000米冠军;素有“小猛牛”之称的田锋获得200米冠军……喇叭里不停地回荡着这支年轻队伍的声音,就连五岁的女儿兴奋的直跳脚,连跑带喊“我爸爸的队是第一名!”当天晚上,我宣布给兄弟们加菜,每人一瓶啤酒,大家齐声高呼:“干!干!”那种清脆刺耳的声音一直保持到毕业,刻在每个人记忆里,每当想起那种感受,至今都充满着幸福。

十三队的荣誉桂冠,都是用荆棘编织而成。我和老徐担心这份荣誉浮在河面上,总想着法把学生的忠诚和厚实的荣誉沉在河底里。科技强军的时代气息滋生每个学员,我鼓励大专学员学习英语,三年时间,半数专科学生通过了英语四级考试。我把机关淘汰的四十多部旧电脑收集在一起,组建了自己的计算机房,所有学员都拿到了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13队学员插上了“两个翅膀”,惊动了院首长,我向院首长揭秘,当干部的就得时刻装着学员,凡是有利于学员成长进步,一切老套的规矩都可以改变,院首长听得直点头。

(未完待续)

作者原为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现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导员,在部队工作18年,转业后在省级机关部门工作。已在《解放军报》、江苏省委《群众》杂志等发表文学作品及论文几十篇。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