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文学黄金时代的见证者与建设者

发布:2023-02-14 18:54    来源:长三角时讯
中国儿童文学黄金时代的见证者与建设者
——《喧嚣之下:新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价值支撑》序言
 
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儿童文学迎来了作品井喷式增长和原创稳步提升的黄金发展时期,老中青三代儿童文学作家携手,为少年儿童的精神成长提供了大量的好作品。少儿出版完成了由“进口为主”向“中国制造”的转变升级。我国每年出版的少儿类图书占据我国图书零售主要市场份额,2020年上半年达到31%。
作为《中华读书报》童书与教育版块的主管,陈香不仅是中国儿童文学黄金时代的见证人,也是一位重要的建设者。说她是见证人,是因为她作为媒体记者,差不多出席了每一场重要的儿童文学作品讨论和有关活动,亲眼目睹了儿童文学与儿童阅读逐步成长的全过程。说她是建设者,是因为她与一般的媒体记者不同,她的文章往往不是简单的叙事报道,而是具有现场感和介入性的专业评论,有其独特的观点与视角。
因此,作为媒体人,陈香有着文学评论家不具备的优势,她能够在第一时间读到最新推出的儿童文学作品,像蜜蜂一样在儿童文学的百花园中博采众长。同时,她又比一般媒体人有着更为专业的素养,在文本解读、作家分析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专业眼睛。这本《喧嚣之下:新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价值支撑》就是陈香用见证者和建设者的双重身份和视野,撰写的一部当代儿童文学评论集。
儿童文学评论是一种学术探究,是一种价值判断,也是一种创作,是批评家个性化的审美表达。它需要评论家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文化底蕴,拥有阐释表达自己对作品乃至对世界的独特认识和高超技能。
陈香并不是专业的儿童文学评论家,所以,她观察和研究儿童文学往往不是从理论出发,而是从文学的现场出发,从作品与作家出发。她认为,具体作家作品的考察,文学思潮、文学现象的提炼、归纳、概括、分析与总结,是文学史书写的根基,更是文学理论生发的基石。不由实践生成的理念未必会在文学活动中得到有效实践,唯有面对文学现实进行原创性的阐释,才能从根本上进行文学理论的构建。陈香一直要求自己的文章能够“融学理与艺术感受于一体,充盈着鲜活的生命体验和感悟”。她告诉我,这本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都写的非常艰难,也非常用心。
通过对于中国儿童文学百年发展,尤其是新世纪以来中国儿童文学的繁荣历程的考察,陈香发现,用西方儿童文学理论框架根本无法解释中国儿童文学的创作全貌与特征,更远离了中国儿童文学的文学语境和价值关怀。比如,从欧美儿童文学经典作品和广受市场欢迎的儿童文学作品类别来看,幻想儿童文学是重中之重;而从百余年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和源流看,儿童文学经典作品和广受市场欢迎的儿童文学作品大多为现实题材儿童文学作品。在图画书领域,欧美图画书着重于“童趣”“想象力”“游戏精神”,而中国的原创图画书也更多是对生命、历史文化呈现和现实的思考。所以,她提出要重构中国儿童文学的理论框架,重返中国儿童文学现场,重归中国儿童文学实践,从生动丰富的文学现场积累批评经验和理论原创。这本书正是体现了她的这样一种探索和努力。
在书中,陈香对曹文轩、金波、黄蓓佳、秦文君等新世纪第二个十年前后的典型作家、典型作品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战争题材、军旅生活、成长小说、儿童诗歌、寓言、传记文学等儿童文学样式进行了专门探讨,用一系列当下作品勾勒出当代中国儿童文学的整体面貌与特征,也提出了她自己对中国儿童文学的未来发展的期待。
这本书是陈香关于儿童文学的第三本文集,它不是一部严格的学术专著,没有严格的体系,但是从她选择的这些不同的代表性作品,可以管中窥豹地看出当代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附录二是陈香对新世纪20年来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梳理与简评,可以视为陈香的个人版的儿童文学榜,对此也肯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我们也能够看出她作为见证者和建设者的用心良苦。
有着许许多多陈香这样的建设者,有了这样一砖一瓦的努力,相信我们还将见证中国童书更美好的未来。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