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史事
宜兴,坚持着素净的底色,而发出温婉的光。宜兴更是一块泥土与火焰交织的神奇之地,600年窑火生生不息,陶业代代相传,陶艺创作异彩纷呈,紫玉金砂享誉世界。泥与火,光与影,在氤氲缭绕的时间里,工匠们继艺、传神,用双手打磨了这个世界最灿烂的文明。
当韶华退去,人生不惑,相遇那温润的紫砂茗器,泡一壶好茶,感觉隽永的静好,放眼世界,越过尘世的喧嚣浮华,与古人的意趣砰然相通。有了茶,烟火味的生活才变得空灵隽永。有了紫砂壶,喝茶就又多了一件乐事:玩器。
林语堂说,只要有一把茶壶,中国人走到哪里都是快乐的。一把好的紫砂壶,可集哲学思想、茶人精神、自然韵律、书画艺术于一身,可集平和、闲雅、端庄、稳重、自然、质朴、内敛、简约、敦厚、静穆等种种心灵感受于一体。
而紫砂,全世界唯一的出产地就是宜兴。究竟是怎样的天地造化,究竟是怎样的妙手乾坤,让紫砂风雅几百年,漂洋几万里,成就了一方旷世妙物?
造 化
宜兴窑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7000年前,以生产原始瓷、印纹硬陶为主;东汉至宋,受浙江窑口的影响,宜兴窑属于典型的青瓷系统。宋代时,大量使用于日用粗陶的甲泥经过长期的开采,其矿层中赋存的紫砂泥矿逐渐被分选出来,因为质地相对细腻,紫砂开始应用于制作小型陶器。
一般认为,传统意义上的紫砂壶大致始烧时间是明代中期,但宜兴以紫泥为胎的罐、壶等煮水器的始烧年代或许更早。明太祖时,茶文化的变革就开始了,一方面促使饮茶由贵族化、文人化走向大众化,另一方面又促进了茶具的改革,继而带动了紫砂土制作的茶壶在明代中期崛起,随即备受世人称颂,享有“世间茶具称为首”(明·周高起《阳羡茗壶系》诗)的美誉。
宜兴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加之,景德镇匠人“以业之者多,不足成其名,弃之而来(宜兴)”所带来的技术,促使宜兴窑异军突起,逐渐形成以“紫砂陶”和“均陶”为鲜明特色的制陶工艺系列,实现了“宜兴窑”的成功转型。
宜兴紫砂茶具以紫砂陶土为原料,经高温烧制而成,内外皆不施釉。紫砂陶泥,主要产地通常是指丁蜀镇黄龙山,位于丁蜀镇区西北,矿区母岩为陆相沉积砂岩,形成于3亿5千万年前的古生代泥盆纪,属于“五洞组”的甲泥,储量2700万吨,是本山甲泥、紫砂泥、乌泥的主要产区,也是宜兴陶瓷原料最原始的采矿区。经勘查,黄龙山矿区的紫砂泥储量最大,品质最优。1956年宜兴创办陶瓷原料总厂,黄龙山紫砂矿井就是该厂所有并进行矿产开采作业,后来该厂随江苏省宜兴陶瓷公司改制,矿井也停产后进入保护状态,成为全国唯一列入文保单位的紫砂矿。
烧制后的壶具因其特有的双重气孔和低吸水率,使之成为泡茶和饮茶的极佳容器。紫砂茶具造型多样,制作讲究,集实用性与艺术性于一体。
以素面素心立身的紫砂器,器表光滑莹润,线条挺括,有一种神韵古雅、质朴雅净的艺术审美。没有釉色的装饰与覆盖,因而紫砂的形制、造型成为人们最直观的感受,对器身线条、修整的要求也极高,因而紫砂的成型工艺至关重要。
宜兴壶成型工艺,最初是周容《宜兴瓷壶记》所记载,明代嘉庆、正德年间,“供春更斫木为模,时悟其法则又弃模”,即削砍木头制成内模,将泥片分段包于圆形的木模上,利用模塑以范壶形。嗣后,万历年间时大彬领悟到了供春壶的成型方法,但后来弃用内模,改用各种竹刀工具制壶,首创泥片镶接、拍打成型的技艺,被宜兴陶工承袭沿用至今。
有明至清,宜兴紫砂闻名各地、备受追捧,这在宫廷和盛行功夫茶的东南沿海地区尤为明显,以至于名家之作竟能够“价重每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
在中国的紫砂茶具制造业中,明正德、嘉靖至万历年间(16-17世纪)出现了以供春等人为代表的制壶大家,当时国内收藏者就已将紫砂壶的价格日益抬高。供春,被后人尊为“紫砂壶鼻祖”,是茗壶古籍记载中第一个留有名字的紫砂艺人,其人或为明代宜兴籍进士、四川参政吴仕的书童,曾于寺中学仿寺僧制壶,并吸取当地陶工制作缸瓮所用的成型法,使用内模创制了紫砂茗壶。现藏于国家博物馆的一把明代树瘿壶,壶把刻有“供春”二字,是史上第一把有名款的紫砂壶,可视为紫砂壶的“开卷”之作。
到了明末清初,宜兴紫砂器制作达到鼎盛,名家辈出,时大彬和陈鸣远分别为第一代和第二代名家,时人赋诗云“宫中艳说大彬壶,海外竞求鸣远碟”,可见紫砂壶已成为当时欧洲顾客追捧的珍品。时大彬,字少山,晚明紫砂“四大家”之一时朋之子,是明代万历、崇祯年间宜兴制壶名家。时大彬是宜兴紫砂走向成熟的标志性人物,正是从他开始,紫砂制作工艺技法基本成型,并沿用至今。陈鸣远则是清初康熙、雍正年间人,相传其父是明代著名紫砂艺人陈子畦。其所制茗壶造型多种多样,特别善于自然型类砂壶的制作,作品有瓜形壶、莲子壶、束柴三友壶、松段壶等,均极具自然生趣,把自然型壶在明人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向艺术化的高度。
在当时的紫砂名家中,以惠孟臣的作品最受西方人喜爱。惠孟臣生卒年不详,约为明天启至清康熙年间(1605-1722),其作品以小壶为多,壶式多变,梨形壶最具盛名。壶体光泽莹润,胎薄轻巧,线条圆转流畅,底部常刻有楷书或行书的“孟臣”款识,故称“孟臣壶”。
越 洋
在中国古代陶瓷外销的大背景下,宜兴紫砂也在明末开始走向外销,东北亚、东南亚、欧洲等地的博物馆均可以发现外销紫砂的背影。
此时正值波澜壮阔的大航海时代,富饶多产的中国是世界的中心,欧洲各国争相成立东印度公司远赴中国逐利。来自中国的丝绸、漆器、陶瓷与茶叶在欧洲引发巨大反响,整个欧洲弥漫着浓浓的“中国热”(Chinoi?serie),在传教士、使节、商人与知识分子的美化、传播下,整个欧洲都向往着中国这个遥远又神秘的国度,只要是来自中国的事物,都带有一股难以抵挡的魅力。总之,历时一个多世纪,由中国热所带动的炫耀性消费时尚,无疑是彼时一切“中国风”(Chinesetaste)的事物席卷欧洲的真正原因。
公元1640年,一位葡萄牙东印度公司的船员,在购买中国的茶叶时,顺手购买了一只紫砂缺盖壶和一只茶杯。这两只茶具,现藏于奥地利维也纳的博物馆里。
在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中国的茶叶开始进入欧洲。在中国风的吹袭下,欧洲贵族自16世纪开始不惜巨资建造宫殿,并建置专用房间,用以陈列东方艺术收藏,这种“中国房间”(Cabinetschi?nois)。陈列在中国房间的宜兴紫砂壶通常体量较大,许多都没有使用痕迹,有些甚至是硕大厚重,已脱离茶壶的实用功能,显然和其他高档瓷器一样,都是做为炫耀、陈设之用。但宜兴陶器与充斥整个欧洲市场的中国外销瓷不同的是,从未采纳‘欧洲题材(Europeansubjects)’作为纹样,尽管中间也有制作(但并不专注于)某些形制及套装器具来适应欧洲市场的口味。总体来说,质朴大方、素面素心风格多过繁复华丽的“定制”化风格。
中国的古代紫砂,在欧洲各国的名字通叫“宜兴”,即YixingTeapot(宜兴茶壶),很显然,这与紫砂的产地宜兴有关。这种称呼至今在欧洲收藏界很是流行。当时,凡出口的外销紫砂,在宜兴烧制好以后,通过当地的蠡河,进入太湖,然后转运至福建厦门,抵达澳门后,经过菲律宾沿海,到达东印度公司的中转站巴达维亚(今印尼首都雅加达)。接着再进入印度洋,绕过非洲的好望角,进入大西洋,最终到达欧洲各国。
近年来,随着水下考古事业的发展,海域沉船陆续发现,其中也有不少宜兴紫砂,年代从明末一直到清朝晚期,这为全面研究宜兴紫砂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曾有不少船只,如捷达麦森号,泰兴号和迪沙如号等,都载有宜兴紫砂壶及茶叶,先后因在大海中遭遇风浪而沉没。其中,清道光时沉没的迪沙如号货船上,装有数百件紫砂壶,它们被放置在不同大小的宜兴陶缸内,并在空隙处充填着稻壳、谷物等各种植物细粒作缓冲,以防在运输途中因发生碰撞而破碎。
在欧洲贵族的紫砂收藏中,最早的是德国安东·乌尔里希公爵(1633—1714)的50件紫砂收藏,藏品年代介于晚明至清康熙之间,现藏于德国安东·乌尔里希公爵博物馆。最负盛名的是德国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这里是研究外销陶瓷的宝库,典藏着巴洛克(Ba·roque)时代(17世纪初至18世纪上半叶)的波兰国王“强者”奥古斯都二世(1670—1733)的惊人收藏,其中包括了不低于118件被称为Terra Sigillata(红精陶器,古拉丁名词,原指古罗马时期一种浮雕装饰的暗红色陶器)的宜兴紫砂。这些紫砂为欧洲窑工提供了灵感和模型,在欧洲瓷器历史的开始阶段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他如德国安东·乌尔里希公爵博物馆、法沃利特宫博物馆、东亚艺术博物馆、日耳曼民族博物馆、汉堡艺术与工艺博物馆;英国大英博物馆、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馆;荷兰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格罗宁根博物馆、普林塞霍夫博物馆、阿纳姆博物馆;奥地利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应用美术馆等,皆藏有数量不等的宜兴紫砂茶器。
宜兴紫砂初到欧洲时,曾引起了极大的震动。紫砂茶具以其良好的实用性、精致独特的造型及充满东方情韵的艺术风格,使欧洲人为之倾倒,被称为“红色瓷器”(RedPorcelain)。“几乎所有欧洲的重要博物馆陶瓷收藏中都有宜兴紫砂,有时并不是因为是其器物本身的精美典雅,而是因为其在启迪欧洲瓷器发明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埃娃·施特勒伯(EvaStr?ber)《欧洲的宜兴紫砂》)。欧洲人对于这种质地坚硬、泡茶性能极佳的茶具非常重视,各国纷纷仿制,并陆续获得了成功。在此基础上,欧洲人发展出了符合自身饮茶习惯的茶具,逐渐形成了具有欧洲文化特色的茶具设计,对后世影响深远。因此宜兴紫砂不但在欧洲文化史占有重要地位,更是欧洲陶瓷史的光辉篇章。
宗 师
1954年,在党和政府的组织引导下,以任淦庭、吴云根、裴石民、王寅春、朱可心、顾景舟、蒋蓉七位老艺人为主,将散落在民间的紫砂小作坊组建了陶业合作社(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前身)。
1955年10月批量招收徒工,由七位老艺人悉心传授,系统培训艺徒。1956年,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七位老艺人“技术辅导”的荣誉称号。此后,由紫砂厂培育了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为代表的一大批名家高手,为宜兴紫砂的传承、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58年,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正式定名,“方圆牌”高级紫砂茶具和紫砂陶器在1979年到1983年相继荣获国家银质奖和金质奖;1984年,荣获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质奖,产品畅销世界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那是一个看似刚刚离去却永不再来的时代,那是一个众神创世的辉煌时代,这七个人,至今依然仍是所有紫砂人及紫砂爱好者心目中的宗师,他们的作品已是可遇而不可求,偶有现身于拍卖市场的,也是天价级别。
任淦庭(陶刻)
任淦庭(1889-1968) , 字缶硕,名干庭,号石溪、聋人、大聋、漱石、左腕道人、左民,出身于世代书香之家,后不幸家道中落。自幼喜爱书画,因家境困难,无钱购买笔墨纸张,常以树枝作笔,席地而画。他幼年丧父、中年丧母,命运多舛。抗日战争爆发后,陶器行业日渐萧条,他无活可干,流落乡村,以鬻画卖字为生。任淦庭酷爱书画,潜心研究紫砂雕刻技艺,善于在各种紫砂茶具、花盆、鼎炉等陶坯上书画或雕刻山水、人物、花卉、翎毛等,无不生动雅致。他雕刻的书法,笔力遒劲,铁划银钩,刀锋灵秀,真草隶篆,各具风格,尤以大篆和古隶见长,金石味浓。图画随意刻绘,自成章法,且左右手能同时书画雕刻,功夫独到,自成风格。特别是装饰成对紫砂花瓶,布局合理,雅致舒坦,是他的独到绝活。他精心带徒传艺,其中徐秀棠大师就是组织合作社后他的第一个弟子。其他还有谭泉海、鲍志强、鲍仲梅、毛国强、沈汉生、咸仲英、邵新和、王品荣、冯希亚、朱蓉娟、陈凤妹、张赦棠等。
裴石民(制壶)
裴石民(l892-l976),原名德铭、云庆,宜兴蜀山人。他出生在蜀山南街一豆腐店家,幼时念过几年私塾,l4岁拜姐夫江祖臣为师,为了与紫砂工艺更相符合,后改名石民。他年少成名,抗战前夕,到上海著名魔术师莫悟奇家中制陶,后与莫悟奇结为至交,两人常常共同设计,制成紫砂珍品。1938年,裴石民回乡在蜀山大桥下北厂开设石民陶器店,自做自卖,仿陈鸣远的作品甚多,精工细作,几可乱真,遂有“陈鸣远第二”之称。裴石民曾有二次惊人之举, 第一次为明代正德年间的“供春壶”配壶盖,此前曾由黄玉麟所配,但经黄宾虹考证此盖与原盖不相符,遂由裴石民重新配盖。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第二次是为明代圣思桃杯配杯托, 现珍藏于南京博物院。这两个配件都与主体协调匹配,反映了他高超的捏塑技艺和设计理念。裴石民紫砂作品造型常以古器作借鉴,以超凡的构思,能收能放,简繁得当,精湛的技艺制成清秀不俗之壶。他对泥色的选料配比极为独到,各种泥色入其手,既可作出古趣盎然的仿古茶具,又能制成形态逼真、栩栩如生的瓜果、动物,既能制作典雅的光素茗器,又能制作出千姿百态的花式茶具。每种式样至多只制作五六件,少则二三件,以高雅大方的风格,在紫砂艺苑中別树一帜,其择善执著、求新求变的精神颇能启发后人。
吴云根(制壶)
吴云根(1892-l969),宜兴蜀山南街人,原名芝莱,14岁拜师于汪生义,与汪宝根、朱可心为师兄弟,三年乃成。1929年他受聘于南京中央大学陶瓷科当技师,2年后回宜兴。1931年又在江苏省公立宜兴职业学校窑业科担任技师,尔后推荐师弟朱可心进校联袂授艺,延至抗战爆发学校停办。新中国成立后, 宜兴紫砂业逐步复兴。1954年他参加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担任成型技术辅导员。宜兴紫砂厂成立后,他先后带出一众名家吕尧臣、吴震、何挺初、葛明仙等。汪寅仙亲沐其教泽,并由吴云根推荐于师弟朱可心身边学艺。他待人谦和大度,诙谐、风趣、体魄强健、力大超人、德艺俱佳,作品如人品,敦厚、朴实,摒弃门户之见,对徒弟要求十分严格。吴云根本人所制之壶风格朴实稳重,光润内蕴,构思奇妙,尤擅筋纹器制作,于仿制传统作品亦别具匠心,推陈出新,给人以新颖之感。
王寅春(制壶)
王寅春(l897-1977),祖籍江苏镇江,父辈定居宜兴川埠上袁村。王寅春13岁拜制壶艺人金阿寿为师, 满师后即帮窑户制坯当客师, 24岁后在家自产自销紫砂壶, 因手艺出众,上海客户纷纷订货,并赠“阳羡惜阴室王”印款盖于壶底。把梢和盖内钤 “王寅春”方印,是素有切玉圣手金石书画家潘稚亮先生为他刻的。他宝爱此章,一直沿用到辞世为止。1954年10月,王寅春参加了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 1959年和1960 年两次被评为江苏省劳动模范,两次出席省群英会, 受到省政府嘉奖。其制壶既快又好,技艺精巧令人赞叹,因而他多次承制国家礼品。王寅春为人忠厚,诚朴而谦虚,行动稳重。两手虽粗,但特别灵巧。其作品线条挺括清晰,口盖准缝严密,既继承传统又能突破传统,无论是哪一类作品,都带有强烈的个性。他一生创新的品种很多,据不完全统计有五六十件之多,74岁时还创作“裙花提梁壶”,可谓壮心不已,宝刀不老。在20多年间,他先后带徒50余人,现今有的已成为国家级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
朱可心(制壶)
朱可心(1904.10-1986.3.26),原名朱凯长,宜兴蜀山人,自取“可心”名,寓“山中一杯水,可清天地心”。朱可心自幼家境贫寒,14岁时拜紫砂艺人汪生义为师学艺,与吴云根、汪宝根结为师兄弟,虚心好学,刻意求新,壶艺初露锋芒,所制“鱼化龙”和新创的 “一节竹段壶”为窑主们看好,声誉大振。1931年,经师兄吴云根推荐,受聘于江苏省立宜兴陶瓷职业学校窑业科任老师,兼做实验工场技师。次年,他创作的“云龙鼎”,以民族象征巨龙为题材,鼎身捏塑神龙形象,高2.5尺,腾云驾雾,气势不凡,雕镂生动,布局精妙,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获美国芝加哥世博会“特级优奖”。另一件“竹节鼎”,构思奇特,配色巧妙,做工精细,盖面竹叶处理成镂空,便于焚香透气,该作品于上海蓬莱市场(豫园商场)展出时被宋庆龄以500英镑购得,现仍保存于宋庆龄故居内。作品“万寿壶”曾先后呈送徐海东大将、毛泽东主席。“可心梨式壶”由周恩来总理作为国礼赠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朱可心是一位紧跟时代步伐而不断变化进取的艺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他创作的后期,作品无不洋溢着时代气息,风格浑厚淳朴,技法老成,法度合宜,力作颇多。他桃李芬芳,辛苦培育了紫砂塑器的众多人才。2003年,他的亲属和弟子李芹仙、潘春芳、汪寅仙、吴震、许成权、范洪泉、曹婉芬、倪顺生等收集资料,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朱可心紫砂陶艺百年纪念》专集。
顾景舟(制壶)
顾景舟( l915.10.l8--1996.6.3),原名景洲,早年别称曼晞、瘦萍、武陵逸人、荆南山樵,晩年自号壶叟、老萍。出生于宜兴川埠乡上袁村的一个紫砂陶世家,后被称为“紫砂泰斗”、“一代宗师”。顾景舟少年时就读于蜀山东坡小学,18岁时家道中落,继承父业,随祖母邵氏习陶从艺。两年后,其父请储铭至家教授紫砂技艺,仅两年,技艺非凡,让人刮目相看,跻身于壶艺名家之列。上世纪30年代,顾景舟应上海古董商郎玉书之聘,到上海仿制历代名作,得以接触到许多明清名家的传世精品。几年间,他仿制过明代时大彬的“僧帽壶”、供春的“供春壶”、清代陈鸣远的“龙把凤嘴壶”、“竹笋水盂”以及邵大亨的“扁仿鼓壶”、“仿大亨壶”等,无论在技艺上、泥色上都远超历史原作,分别为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收藏。
顾景舟紫砂技艺全面,掌握了一整套从选矿、泥料配制、烧成到成品加工的工艺知识,对造型研究独到,形成独特的成型技法。作品风格多样,“花货”、“光货”倶佳,方、圆器倶优。他名噪于“光货”造型,完全靠造型合度、准到、线面转换周正、舒坦和色调雅合来完成一件作品。光货造型,不事堆雕,毫无假借,亦无躲藏,全身线面毕露,毫厘之差都不易遮掩躲闪,因此也最见制作者的功夫。他一生中创作了数十件品种,其中“提璧茶具”被国务院定为中南海紫光阁的陈设,1979年邓颖超访问日本时亦被作为国礼赠送给日本首相。顾景舟古典文学功底较厚,书法雅健老成,交流切磋于当时书画大家,使其学术水准和其它艺术的综合能力远胜其他同行,在紫砂陶艺界独领风骚。
顾景舟亦著述颇丰,撰紫砂论文9篇,主编《宜兴紫砂珍赏》,由香港三联书店出版发行。2004年,由徐秀棠大师编著的《紫砂泰斗顾景舟》、《景舟壶艺流别录》,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蒋蓉(制壶)
蒋蓉(女),别号林凤,1919年出生于宜兴川埠乡潜洛村的一个紫砂工艺世家。她1l岁时辍学在家随父抟泥制陶,数年后制作的“犀牛”和“螃蟹戏金鱼砚台”让人刮目相看。她20岁不到就到上海伯父处学艺制陶,眼界大开,技艺精进。1955年,宜兴蜀山紫砂生产合作社成立,自此之后,她累计带过50余名艺徒,人呼蒋辅导,那时她才30多岁,为七名技术辅导中最年轻者。她平时善于观察蔬果、花鸟、昆虫等自然形体,化而用之,在紫砂器上经过艺术提炼,变化到作品之中。她的作品造型、设色逼真,融合了艺术美感与自然生趣,惟妙惟肖,意趣盎然,自成独特的艺术风格。蒋蓉在70多年的从艺生涯中,共创作新品一百余件,作品无不洋溢着天真烂漫、自然可人的纯朴气息,这是她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情感的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