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弹棉絮 最温暖的非遗技艺
手工弹棉絮
最温暖的非遗技艺
棉花并非中国原产。大约在唐朝时候,棉花传入中国内地。最初仅仅是用来做园艺观赏植物。公元851年的时候,阿拉伯旅行家苏莱曼在他的《苏莱曼东游记》中,记载了中国北京地区所见到的棉花还是种在花园里当做“花”来欣赏。以后人们才学会了用棉花来纺纱织布,以及最重要的日常应用,做棉被。时至今日,棉被广泛普及甚至已经被更多其他材质被暖所边缘化,而弹棉花这个行当,也变得非常之古老,几乎“退出江湖”。然而回溯历史,正是人们开始使用棉花做被子,也才有了弹棉花这个行当。为什么棉花要弹呢?原来,棉花属于植物纤维,做棉被胎的时候,必须使棉絮松软,均匀,蓬松。用人手直接加工,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人们发明了用绷直的弓弦去接触棉花,然后扯动弓弦,弓弦就会高速震动,这个力量就能够使棉絮蓬松起来。因为接触弓弦的那部分棉花,会以一个非常快的速度运动。 这个就是弹棉花的物理原理。
手工弹棉絮,简称“弹棉絮”,又称“弹棉花”、“弹棉”、“弹花”,是中国传统手工技艺之一,目的是让棉花纤维打开,蓬松的同时又能彼此紧紧抓在一起。其历史悠久,目前发现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在元代,而实际其真正源流则要更加久远。旧时,农村有不少贫苦农民和工匠因生活所逼,整年在外地为人弹棉絮,俗称“弹棉郎”。
以前的弹棉匠,就是背着工具走四方。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现今40岁以上的人一般都会对“弹棉花”有着清晰的记忆。他们或走街串巷揽活儿,弹棉匠就用弹弓当扁担,把工具都挑在这根“扁担”上;或在街坊一角开出一间铺子,经过的人们就常常听见“邦邦邦”如音乐一般的声音有节奏地传出来。随着一声声弦响、一片片花飞,最后把一堆棉花压成一条整整齐齐的被褥,仿佛就是一种魔术,让孩子们惊讶不已。
在外行人的眼里,弹棉花充满了“形式感”,是个很有趣的事情。一把专用的大弹花弓,在弹花人连续的敲击之下,发出“邦邦邦”的声音,而事实上,只是弹花人通过用榔头击弦,利用弓弦的弹起和震动,来沾取或打散棉花,对其进行排列组合。弹棉花不仅费力也是个精细活,敲弓的时候要花大力气,更有对时间和空间上妙到毫颠的控制。
元代王祯《农书·农器·纩絮门》载:“木棉弹弓,以竹为之,长可四尺许,上一截颇长而弯,下一截稍短而劲,控以绳弦,用弹棉英……使结者开实者虚,假其功用非弓不可。”棉花去籽以后,再用弦弓来弹整加工。一般人家可以用旧棉重新加工,但作为女儿嫁妆的棉絮都是新棉所弹。弹棉工具有大木弓,用牛筋为弦;还有木棰、铲头,磨盘等。弹时,用木棰频频击弦,使板上棉花渐趋疏松、平整,由两人将棉絮的两面用纱纵横布成网状,以固定棉絮。纱布好后,用木制圆盘压磨,使之平贴,坚实、牢固。按民俗,所用的纱,一般都是两色,用红色(通常)铺绘成几何形或吉祥图案,以示吉利。如旧棉重弹,须先除掉表面的旧纱,然后卷成捆,用双手捧住在满布钉头的铲头上撕松,再用弓弹。
改革开放以来,有数以万计的现代温州人为了创业,远离故乡,外出闯荡,他们整年奔波在全国城乡,足迹遍及神州大地和世界各国,为“温州模式”的创立,立下了汗马功劳,这就是经弹棉郎为代表的温州人走四方创业精神的传承。
在张家港后塍地区,手工弹棉絮被百姓喜称“老棉絮”,故名思义称为老,一是它的使用年头很长,一条棉絮一般可睡上10年—20年,团工好的、细相的人家甚至可睡用50多年,旧时有的人家还传承下代。
去年,我们调研了苏州市非遗项目手工弹棉絮技艺传承人黄翠萍及其徒弟、主要技艺人员。调研主要以田野调查为主,在对黄翠萍及其徒弟进行手工弹棉絮技艺传承调研的基础上,系统了解了中国传统棉纺织手工业历史发展、手工弹棉絮技艺在当下手机互联网普及环境下的应用创新及市场化探索情况。
流 布
棉花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唐代时候,棉花已从北路传到新疆,从南路传到两广、福建。从十三世纪上半叶起,南路棉花开始传入长江中下游,但是这一带比较普遍种植棉花是在元代。棉花的种植是棉纺织手工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同时棉纺织技术的改进也会增加对棉花的需求,从而促进棉花种植的推广,而元代正是我国手工棉纺织技术大大前进的时代。在谈到棉纺织技术的时候,人们自然会想起南宋的黄道婆。黄道婆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棉纺织家,她改进了江南地区的棉花加工技术,促进了江南一带棉花加工技术的发展。黄道婆出生在松江府乌泥泾镇(今上海市华泾镇)。黄道婆所做的技术改进,其中有一条就是,把弹棉花的弓从一尺半的小弓改成了四尺的大弓,另外,把用手扯动弓弦改进成用槌敲击。从此,四尺大弓,木槌头,就成了弹棉匠的标配,从南宋一直流传到今天。
王祯在皇庆二年(1313)完稿的《农书》中记载了当时的棉纺织工具,就有竹身绳弦四尺多长的弹弓。
江苏苏州张家港市地处太湖流域、长江下游南岸,是长江冲积平原,属沙土土壤,是适宜种植棉花的优质良田。自宋、元、明、清代以来,张家港一直是苏南地区的重要产棉区。棉花的广泛种植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促成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也刺激了江南地区手工业的蓬勃发展。棉花作为最重要的非粮食经济作物,催生了衣着和被暖手工业的大发展。在后塍地区,便相继产生的纺纱织布、弹棉絮团被头两大支柱行业,自宋、元以降延续至今。这是由于,后塍土地多为沙土,棉花喜旱,沙土适种。早年后塍围垦地初起时,在榛莽中垦成土地,这种沙土质提供了棉花对土质的适配环境,出产的棉花花絮大、吐絮畅、纤维长、色泽好。明清更是家家纺纱,户户机声,形成了纺、织、染、销一条龙产业链,后塍“雷沟大布”(又称“雷沟杜布”)经扬州布商远销至江西九江及淮河流域广大城乡,因质量好名噪一时(已于2015年底入选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后塍地处张家港西部,紧邻江阴市,自元代以来就以棉种植业及棉纺手工业著称,从种植到团出被头织出布,所谓“一朵棉花做到头”,指乡下人扑伏在棉花上的日子,从植棉到收棉再到做棉。特别是做棉花,在收获上场后,剥籽轧棉,弹花成絮,团絮成被。后塍的手工弹棉絮团被头手工技艺与雷沟大布同为后塍地区棉纺手工技艺的两朵奇葩之一,堪称一绝,有着500多年的历史。
后塍地区传统手工弹棉絮,早在明、清时期就有零星散户,以元代黄道婆发明的木制脚踏式剥籽和弓背式弹絮在家庭作坊为农户加工,农闲时走乡串户上门弹制。到清末民初,后塍北部大面积沙田开垦植棉,农户聚增,弹棉絮这一民生行业跟随纺纱织布专职手艺人也随之增多。弹棉絮是纺纱织布的第二道工序,是个重要的工序(第一道是棉花剥籽),棉絮弹得好与不好,是直接影响着下一道工序纺纱织布的质量与数量。即絮花要求细、熟、均匀、干净。明、清时期后塍雷沟地区的“雷沟大布”质量好的名声是和弹棉花弹的好有着密切关系的,所以弹棉絮不但是制作被褥需要,更有纺纱织布的需要,这就对弹棉絮这手工技艺更为重要。
解放前,在后塍一条街上有多达五家弹棉絮作坊,南街龚家弄口有陈家弹花坊,东弄口有朱家弹花坊,北街通兴桥堍有马家、蒋家弹花坊,新街北首有王家弹花坊。这手工弹棉絮技艺由于为了生计必须要不顾劳累,长年磨练,熟能生巧,再加上互相竞争,技艺越做越细,被褥越做越好。在解放前后,后塍弹棉絮已影响到周边的德积、晨阳、华士周庄、泗港闸上、三甲里等,每逢过节有人家嫁女儿弹新被头,更是忙得起早摸黑,“筝筝嗒、筝筝嗒”有节奏的敲弹声给过街行人一种悦耳的享受,也给后塍小镇商业兴旺增添了一种古朴自然有律动的气氛。
解放后五十年代集体化,弹花集体作业,后塍南街二家为后塍镇管辖,北街、新街二家为后塍公社管辖,称弹花工场,统购统销,计划生产,这样的体制一直沿续到七十年代末逐步结束。那时的弹棉花设备早已由脚踏弹棉絮到机器电动弹棉絮和机器轧棉籽,替代手工弓弦弹花,工效提高了三到四倍,只是牵纱和磨压还是手工。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新世纪一十年代,这三十年里,工业的发展,市场上出现了化纤被和定型被等,“老棉絮被头”基本消失,这一代年青人几乎不知道纯棉老棉絮及手工弹絮的情景。
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弹棉花手艺发生了根本上的变化,弹花机的出现让弹棉花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弯弓、磨盘、弹花槌等弹棉花器械开始淡出弹花匠的视线,手工弹棉逐渐为机械所代替,人们对棉被的需求也日趋式微,而有了高端如羽绒被、蚕丝被,中低端如丝绵被等更多选择,走街串巷式的经营模式完全消失,弹棉团被的作坊也几不可见。现如今,从事该行业的手艺人已经屈指可数。弹棉絮的传承方式一般是师傅带徒弟或父传子,所以很多弹花匠的手艺都是祖传。弹棉手艺人也逐渐老去,而年轻的后辈对这门古老手艺兴味索然,技艺传承面临断代之虞。
近年来,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尽管这项传承的老手艺基本被机械化取代了,但是“张家港市东妤床上用品厂”与时俱进,科学谋划,创新作为,采用纯手工弹棉絮的技艺,选用纯天然优质棉花,加大资金投入,扩大生产规模,配套生产被套、床单等床上系列用品,积极打造“江南棉坊”品牌,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市场,产品远销南京、上海等地。
传 承
黄翠萍女士出生于1957年,现为张家港市东妤床上用品上厂厂长、法人代表,张家港市女企事业家联谊会会员。
黄翠萍承继祖传弹棉絮行业,在张家港金港镇后塍封庄村古雷沟河旁、蒋家巷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其师傅龚明良是祖传第四代,他爷爷龚阿培在清朝未期至民国年间就以龚氏弹棉絮卓有名声,由于手艺好、弹工细致认真,再加上人缘厚道,周围附近老百姓都人人知晓“雷沟河旁蒋家巷,龚阿培弹棉絮”。
弹棉絮是个二三人组合的活,牵纱搭档,需相互配合。龚阿培师傅原先是父子搭档,后来到儿子龚龙宝成行时夫妻搭档。龚龙宝妻子顾月宝,从20岁嫁到蒋家巷龚龙宝就跟着丈夫团被头,夫妻一档从学做牵纱、压絮到弹小弓(细弓)、弹大弓,一做就是50年。顾月宝老人在2016年以93岁高龄去世。顾月宝把弹棉絮行业又传给儿子龚明良,在七八十年代集体作业,至九十年代再带徒弟。
黄翠萍少时学过裁缝手艺,本就是后塍服装厂的裁缝师,熟悉棉花、棉布,离开该服装厂后从事个体经营,为客户承做各种被套、枕套,因业务关系跟团被头龚明良师傅(系黄翠萍表哥)合作营业。2003年,一次黄翠萍要了二条龚师傅亲自弹的棉絮,送给了一个业务客商,一年后来回报,赞扬这棉絮真好,透气,柔软,贴合,舒服,好睡觉,比起时兴的化纤被真是好上几十倍。黄翠萍心念一动,这原生态的棉花棉絮已经二十多年没有了,家家都被化纤被头替代了,还是小时候睡过,现在国家开放了,经济放活,个私企业新兴办起,不如索性来学这个团被头行业,发展它。2003年,黄翠萍在后塍工业园自主创办张家港市东妤床上用品厂,以“东妤”为注册商标。本人拜龚明宝师傅为师,又接受龚明宝之母顾月宝(系黄翠萍姑母)的悉心指导,边学边发展,纪念下来已对民间传统手工技艺弹被絮已熟练掌握。
黄翠萍坚持选用优质棉花,全流程使用纯手工制作,生产高档被絮,并配套生产被套、床单等系列床上用品。其中,生产被絮的核心技艺就是手工弹棉絮。经过十多年的努力,至今已形成良性发展的企业。黄翠萍聘请社会上老师傅到厂里上班,再和老师傅一起带徒弟,逐年递进,形成一定的手工生产规模,品质优良,深受百姓、行家好评。
近年来,黄翠萍之子蒋晓栋美国名牌大学留学归来,本着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传承非遗古老技艺的初心,放弃上海金融机构的高薪工作,毅然回到家乡,回到母亲的厂里,扛起新一代传承的旗帜,勤勉学习手工弹棉絮的技艺,又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宏阔的视野格局,开拓“江南棉坊”、“有暖制被所”系列品牌,把技艺的受众群体拓展到年轻一代和城市精英人群,并采购最优质的新疆长绒棉作为被芯原料,把产品品质进一步提高,扩大生产规模,产品外销南京、北京、上海等地,并且大力拓展互联网电子商务市场,在利用自媒体平台传播手工弹棉絮文化方面做了有益探索,在互联网上拥有了众多不分地域的“花粉(手工弹棉花技艺的爱好者)”。当前,蒋晓栋已经着手进行下一代传承人及受众培养计划,进行未成年人方向非遗教育和社会实践方面的积极探索。
东妤床上用品厂被评为张家港市文明单位。黄翠萍本人也因敬业、务实、开拓创新等优良品质,以及传承非遗技艺方面的卓著成就,被张家港日报及苏州日报等多家媒体采访报导。
手工弹棉絮技艺从来都是一种民间手工业者生存技能,是一种纯粹“下里巴人”的原生技艺,很少受到文化阶层的注意,也很少有人以它为素材创作文化艺术作品,或对它进行某种记录、记载。事实上它就是过去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从来没有也不会在存续方面发生危机,有中国人聚居的地方,就会有弹棉絮的手艺人存在,就会有传承和存续。
但手工弹棉絮技艺正如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极大丰富和选择广泛,渐渐失去了经济基础的土壤,淡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场景,如美人迟暮,更多的美好只留在昔日仅供之后人们偶尔的回忆。出现在当代社会真实中的,是它们的另一种属性,就是文化属性,即“文化遗产”。文化遗产自身的生存能力很虚弱,需要社会和人们专门的保护和传承,需要为它“输血”,否则便会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
而手工弹棉絮技艺传承人黄翠萍和她的企业无疑提供了一个可以自我造血的成功样本,使这项技艺焕发新的生命力,重新融入人们的生活场景之中,并将“遗产”本身无可替代的使用价值重新植入产品之中,打造出更加迎合当代社会特定人群使用习惯和需求的系列商品,重新和那些淘汰过它的竞争产品如羽绒被、蚕丝被、丝绵被、机器棉被等“正面刚”,“硬核”攻占一片市场,获得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
让非遗手工技艺蕴含的内在价值在新的消费语境下重新焕发生机,就必须获得当下社会中特定人群的青睐,在当代生活场景中获得“出场”的机会,或被使用,或被展示,或被欣赏。从这方面来说,黄翠萍和她的企业有许多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