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零距离”探秘环境监测中心 体验“环保大课堂”

发布:2024-06-14 13:44    来源:长三角时讯
近日,来自苏州市草桥中学环保志愿社团的32名学生兴致勃勃地来到江苏省苏州环境监测中心,参观了令他们大开眼界的多处环境监测开放设施,工作人员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讲解了空气和水环境质量监测方法、气相色谱质谱仪在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显微镜下微生物的形态等环境监测相关知识。在苏州市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基地,学生们了解了苏州自然生态风貌,还通过观看专题影像,对苏州市生态文明建设成就有了更真切的认识。
走进江苏省苏州环境监测中心大厅,大屏幕播放专题片,介绍了该中心日常监测工作的场景,展现了专注敬业的环境监测科技工作者形象。该中心成立于1978年,隶属于江苏省生态环境厅,是国家环境监测网络重点站之一,已形成了覆盖水、空气、声、土壤和生物等环境要素和污染源的近900项监测能力。2018年11月起,该中心先后被授予江苏省、全国“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单位”,成为名单中苏州市唯一一家向公众开放的环境监测机构。
在生物显微镜室,工作人员介绍了现身苏州的珍稀“水中大熊猫”桃花水母。桃花水母对水质的要求很高,适宜其生存的水域必须无毒无害、洁净,且多呈酸性,因此是重要的环境指示生物。桃花水母又称“桃花鱼”、“降落伞鱼”,其形状如桃花,并多在桃花季节出现,故得名。桃花水母最早诞生于5.5亿年前,是名副其实的“活化石”,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
翩翩蝴蝶令人着迷,那么苏州的蝴蝶有哪些特点?从蝴蝶生物多样性展示墙和蝴蝶监测成效短片中,学生们了解到,监测中心技术人员使用样线法对苏州西山岛蝴蝶生物多样性分布典型区域开展调查。调查共选设置5条样线,对蝴蝶种群开展相似度对比分析,发现不同样线间的蝴蝶群落结构差异性较大,显示出蝴蝶的生物多样性对环境的变化较为敏感。
在人工微型水陆生态系统展示区前,学生们惊奇“方寸之地”竟如此充满蓬勃生机。该系统具备了微生物循环、模拟日光、模拟降水及模拟风力等环境条件,引入了土著陆生、湿生、水生植物以及浮游生物、底栖动物、鱼类等生物类群,形成了微循环的自稳态。
“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是环保工作的生命线”。面对高大上的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大家很好奇。讲解员热情介绍了多个实验室以及相关的分析仪器设备的原理和作用,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学生对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工作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和知识的力量。
无人机、无人船现场演示令学生们惊叹不已。无人机搭载了高清摄像头,在监测过程中可以利用其拍摄的多角度实时动态画面,帮助监测人员清晰地辨别现场情况。在水环境监测领域,无人机可应用在水质自动站上下游的排除人为干扰巡查、水体沿岸蓝藻聚集情况勘察以及水质溯源监测等工作中。无人机还配备了大气污染物实时分析模块,可用于突发环境事件大气污染识别分析,是区域大气环境监测的有力手段。无人船具有无线通讯、自动采样和自动测试功能,可到达监测人员无法到达的水面开展工作,极大地提高了水样采集的便捷性和水质监测的可靠性。
在苏州市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基地,学生们参观了解了苏州水系、水环境监测、水污染防治等内容,对自己生活的美丽城市更加热爱。刘骁宇、吕韵蕾、鲁峻辰、钱思语、吴宇晗、刘峰睿、王旭栋等学生纷纷表示,这次参观开阔了视野,了解到苏州秀美山水的背后,是环保科技“战士们”的默默奉献。苏州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基地内涵丰富,使他们感受到苏州这座东方水城的生态魅力,更加热爱美丽的家园。
近年来,苏州市稳步有序地推进“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活动,致力于引导参观者变成自觉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志愿者,并将这项意义深远的活动,向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推进。为体现活动的“仪式感”,使参观者加深对“世界环境日”的印象,今年苏州大市各环保设施开放单位在6月5日前后举办开放活动,从而增强社会参与度和影响力。据悉,6年来,苏州市生态环境局联合中小学校、商会、企业、社区,举办了1600余场开放活动,数百万人线上线下参观各类环保设施,“看得见”的环保教育让参观者受益匪浅。
图文:吴采莲  朱桂根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