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蝉鸣
发布:2024-08-14 13:41 来源:长三角时讯
文/马雪莲
夏日的阳光,炽热而奔放,犹如熊熊烈火,仿佛要将世间的一切都消融在它那滚烫而浓烈的热情之中。而在这滚滚热浪的包裹之下,有一种声音,始终在耳边悠悠回荡,那便是蝉鸣。
蝉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蝉饮露水而生,被视为高洁的象征,古人常以蝉来比喻自身的清正廉洁。蝉的蜕变过程,从幼虫到成虫,象征着生命的升华与重生,寓意着摆脱尘世的束缚,追求精神的超越。
当第一缕晨曦撕裂天幕,蝉儿们便拉开了它们演奏的序幕。那鸣叫声清脆又嘹亮,此消彼长,宛如一场气势恢宏的交响乐盛宴。它们悄悄隐匿在繁茂葱郁的枝叶之间,尽情地抒发着对夏日的炽热赞歌。每一声蝉鸣,都饱含着蓬勃的生命力量,似乎在向整个世界豪迈地宣告着它们的存在。
蝉,亦被称作知了,它们的生命极其短暂,仅仅能在这灿烂的夏季里绽放,随后便会步入长达一年的漫长蛰伏期。待到次年的夏日,它们从地下艰难钻出,趁着夜晚的如水月色或是清晨的第一缕温柔曙光,悄然爬上高高的树梢,然后褪去那一层金黄的外衣,就幻化成了蝉,也就是人们口中的知了。
一天中最为酷热难耐的时刻,无疑是午后。骄阳似火,大地被烤得犹如炙热的烙铁。人们都匆匆躲进阴凉的角落,试图逃离那酷热的无情侵袭。然而,蝉鸣却未有片刻的停歇。仿佛要用这激昂的声音,穿透整个漫长的夏天。
犹记得,年少时的我总会在那最为炎热的午后,背着母亲偷偷溜出家门,和小伙伴们一同奔向河边的小树林,满心欢喜地去逮知了。只是长了翅膀的知了实在灵敏,大多时候我们都只能空手而归。不甘心的我们随后转变策略,放弃了树上的艰难阵地,而是把目光聚焦到了地下。尚未蜕壳的蝉蛹安静地在地下蛰伏着,相较而言更容易捕捉。
于是,在那炎炎的夏日,小树林里常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几个孩子手握小树棍,猫着腰,满头大汗地在地面不停地划拉探寻。蝉蛹藏得并不深,我们总能轻松地将它们从洞里小心翼翼地掏出,通常每个洞里都会藏着一个充满希望的蝉蛹。但大多数时候,母亲会将午睡的凉床横挡在大门口,阻断我们外出的脚步。然而,美味零食的诱惑以及捉知了的无尽乐趣,驱使着我们在年复一年的夏日里绞尽脑汁地想办法逃出门去。
黄昏时分,夕阳的余晖如同梦幻的彩墨,为天空渲染出绚丽多彩的画卷。蝉鸣也渐渐变得轻柔起来,不再那般急切与热烈,而是多了几分悠扬与舒缓。它们似乎在与即将谢幕的白日依依惜别,又像是在为即将来临的静谧夜晚浅吟低唱着温馨的摇篮曲。在母亲的阵阵呼喊里,我把掏得的蝉蛹悄悄藏在口袋里,满心欢喜地带回家,再轻轻地放进夏日的蚊帐中。次日,蚊帐里就会多出一只欢快鸣叫的知了,以及一个闪耀着金色光芒的壳。
蝉的壳乃是一种珍贵的药材,那时会有人上门收购,我们就用这些壳去换取令人垂涎的美味零食,那滋味,着实填补了年少时贫乏的味蕾。蚊帐里的蝉第二天也放飞,让它在夏日里伴着勤劳的母亲继续鸣唱。
夏日的蝉鸣,是大自然慷慨赠予我们的独特礼物。它陪伴着我们度过了一个个炽热的日子,成为了夏日记忆中不可或缺的璀璨篇章。在那声声蝉鸣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时光的悄然流转,领略到了生命的顽强与不屈。
当夏日渐行渐远,蝉鸣渐渐消散在耳畔,我们会在心底深深地怀念那曾经响彻整个季节的动人声音。因为那不仅仅是蝉儿的纵情歌唱,更是夏日的灵动灵魂,是生命的激昂旋律,也是我们那珍贵的青葱回忆。
如今,那条河依旧在,已然成为了小镇上一道亮丽迷人的风景,可那片小树林却永远地留在了记忆的深处。儿时那清脆的蝉鸣还在耳边回响,只是蛹洞、凉床、蚊帐,这些再也回不去的年少时光,成了我心中最美好却又最遥远的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