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气入神 蒿梓清芬

发布:2021-10-29 12:45    来源:新民晚报社区版·长三角

西晋“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后,朝廷和北方豪门、百姓们都举家迁往南方,史称“衣冠南渡”。在这场大迁移中,琅琊王氏恰逢其会,王敦、王导兄弟建议西晋琅琊王司马睿将封国迁移到建康(今南京),并大力为司马睿笼络江南士族。西晋被异族覆灭后,司马睿于建康即位为帝,一手建立了东晋王朝。

风波落定,王家兄弟地位已无可动摇,权倾天下,一时无二。时民谣唱道:“王与马,共天下”,王氏甚至排在了司马氏之前。

琅琊王氏族系庞大,各个分支升降不一,时而此支显贵,时而彼支荣达,这种错综复杂而又绵远久长的家族盛况,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自东汉至清1700多年间,琅琊王氏共培养出了以王吉、王导、王羲之、王元姬等人为代表的35个宰相、36个皇后、36个驸马和186位文人名士。

但再显赫的权势也不可能长久,再富可敌国的财富最终也是过眼云烟,只有熔融于血脉的文化因子,才是保证家族永远兴盛不绝的根本。这一点,王家十分清楚且是历史上几乎绝无仅有的看得通透的家族。于是王氏以诗书传家,汉时就出过有名的经学大师,随着一代代的积累,便形成了完善的宗族内教育体系,王氏子弟无不是精通六经、气度不凡的才子。

公元303年,琅琊王氏家族一个空前绝后的旷世书家出世了。他就是王羲之。王羲之在世之时,其书法就已经被公认为举世之冠。他的几个儿子都继承了他的书法艺术,“王氏凝之、操之、徽之、涣之四子书,与子敬书俱传,皆得家范,而体各不同。凝之得其韵,操之得其体,徽之得其势,焕之得其貌,献之得其源。”

其中最著名者为小儿子王献之,在继承父亲的基础上又继续发扬光大,其草书无与伦比,与父亲并称为“二王”。东晋以后,他们父子的书法就被尊为神品,到了唐朝,太宗李世民作为王羲之的铁杆粉丝,一手将王羲之推上了“书圣”的地位,从此成为天下学书之人的偶像。

王羲之次子王凝之,字叔平,历任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工草书和隶书。王凝之曾在《兰亭集》里留下:“荘浪濠津,巢步颍湄。冥心真寄,千载同归。细缊柔风扇,熙怡和气淳。驾言兴时游,逍遥映通津。”的句子。其妻为谢道韫,为当时之杰出女性,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女诗人。谢道韫嫁到了王家之后,一次,小叔子王献之舌战群儒,终于力不能敌。这个时候,还坐在青绫幕幛之后的谢道韫,引经据典地救了他,客人词穷而甘拜下风。“未若柳絮因风起”典故讲的就是她。

生活在齐梁的沈约曾赞曰:“吾少好百家之言,身为四代之史。自开辟以来,未有爵位蝉联、文才相继如王氏之盛也。”正是在这独一无二的家族中,才出现了王羲之这独一无二的人物。东晋以降,以王羲之为标志,1700多年间,琅琊王氏书艺传承不断,人才辈出,南朝智永,明代王阳明,皆为一时俊杰,各领风骚,极文采风流,成蔚然壮观。1991年于陕西陇南两当县发现的《王氏族谱》(现为国家二级保护文物),家谱所修时限上起周朝,下至清代,对一至四十五世王氏一脉各族系、分支进行了系统归纳编辑,详尽记述了王羲之后裔王献之、王凝之等族人兴衰、繁衍的过程。

在苏州一个十分幽雅宁静的小区,住着一位鹤发童颜的王氏后人,他就是王恩珩,是王羲之的第50代孙,属王凝之一脉。王恩珩如今已有86岁高龄,但依然精神矍铄,健谈风趣。

2021年10月的一天,我们来到王恩珩老先生的家里,只为一睹这位一生低调、淡薄名利然却坚持笔墨80年的书家作品风采。

王恩珩,1936年出身于安徽凤阳县临淮关的书香世家,幼承母训,酷爱文字、书法及篆刻等技艺。自4岁起就开始执笔写字,幼时师从祖父王幼亭(清末举子),研习楷行而草,隶而小篆。上溯钟鼎、甲骨,旁及诏版、权量、瓦当、玺印,博采众长,水乳交融,相得益彰。数十年不辍泼墨练字,勤学自悟,兼收并蓄,走上了脱变升华的艺术之路。

然在“本职”上,王恩珩却是出身于工科,毕业于东南大学(原南京工学院)和南京化工大学(原南京化工学院)。毕业后在青海工作大半生,曾任青海省建工建材学校高级讲师、青海乐都等数家水泥厂总工,兼职国家建材局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高级顾问、青海省建筑材料科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是国家级先进教师、教授级高工。退休后方寓居苏州,问及他与苏州之渊源,竟只是因为他幼时曾在上海的“苏州小学”读过书。艰难困苦的工作环境,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磨砺了他的心性,升华了他的人格,反而使他的艺术作品多了一分自我、多了一份“韧劲”。

王恩珩笔耕不辍,著述颇丰,在国内外有学术论文和书法篆刻作品发表近百篇,另有译著47万余字,曾多次荣获优秀论文或重点论文证书,获得科研和教学成果奖29项。作品除获奖外,并为《光明日报》、《工人日报》、《青海日报》及日本等单位广泛收藏。

王恩珩在创作中,既上法古人前贤,又不泥古,有破有立;既下采自然风物,又不落媚俗,去芜存菁。每一种书体,均可看见几位传世名家之风韵,又能做到自成一家。先生不仅善于书写特大字样,又精于蝇头小楷,字中刚柔相济,变化多端,章法严谨稳重,平中见奇,静中见动,风格鲜明,具有明朗朴实的特点。写小字,出锋爽利,结构精整,神韵有态,潇洒俊秀,可谓行行有活字,字字皆生动。写大字,凝重开阔,结构宽宏,血脉贯通,用笔浑圆,神充气足,力透纸背,神融笔畅,气势磅薄,凝重而古朴。

王恩珩涉猎广泛。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广博的知识学养,助其在哲学、诗词歌赋乃至佛经、禅学和梵乐等方面的研究皆有心得所成。听先生吟诵歌词,抑扬顿挫,恍回宋唐。这些书外的工夫,又提升了先生的书法的艺术魅力。观其作品,了无“匠气”,“精、气、神、韵”尽收眼底十足。

书品见人品。王恩珩墨海耕耘六十余载,素昩处世以淡泊,事事以清心。特立独行,秉性耿直,遇事能直抒胸臆;个性张扬而不失内敛,生性幽默又得之沉稳,机敏过人却大智若愚,人格独立而个性丰富,这些性格特质仿佛都融入了正草隶篆等各种书体的艺术创作中,不同书体也体现了他不同的性格特征。

明清以降,善书者往往善治印,王恩珩亦如是。先生不但精研古代金石、权量、瓦当,且潜心研摩邓石如、吴昌硕的书印作品,印篆自成一家。治印以书入印,以刀代笔,刀抒书意,方寸之间,朱白相间,处处体现了“工夫”和“自然”的和谐统一。他的作品既有布局严谨、刻画干净、线条铁劲的,也有布局灵活、用刀豪放、线条苍老古拙的。亦擅长雕刻印钮、印石,所雕形象惟妙惟肖,薄意刻画韵味十足,俏色巧雕俨然天成。他的边款更是值得品鉴,书体以楷书和行草为主,不论两三列的文字还是整篇诗文,章法自然,以小见大。楷书结体严谨,刀锋犀利,点画清晰,顿挫分明;行草边款能充分体现笔画牵连和意断神连之韵,且有一气呵成之势。没有深厚的书法功底,纵然刀法精熟到人刀合一,亦恐难达到如此境界。

在潜心创作的同时,王恩珩不忘教授、普及书法艺术,致力于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曾任日本青减少儿教育基金会常务理事、客座教授、青海少儿活动中心、青海育才育美班、书法函授大学书法教授。从青海到寓居苏州,自1950年始,一直教授书法。王恩珩教授学生,字帖都是手书的诗词经典和格言佳句。每每授帖,总是先释文义,后讲习书要诣,契合了他本人“育人授书”的理念。他授书不循常法,独辟蹊径。一是不强调专门的点画笔法训练,而是把笔法练习融入临贴中,在点评习作时,因人而异,点拨笔法和结构。二是在正楷练习较短时间后,让学生兼习隶书和行书。三是不强调练习的数量和速度,要求读帖慢临,求质不求量。让初学者在认真临写的过程中,逐渐熟悉笔性、墨性,手感渐强、字感愈好,适时加以针对性的点拨,收到事半功倍之效。通常经过几个课期的习练,学生临写的字形越来越像,笔画越来越有力,结构越来越合理,学生和家长都看到了进步,也增强了信心和兴趣。

50多年来,王恩珩先后开班授课举办各类书法培训班100余期,共吸收一万名以上少年儿童参加书法训练,有时一期培训就达360余名。他还曾东渡日本,教授书法和篆刻,其作品和人品受到了日本书界的肯定,也广受东南亚书法爱好者的欢迎。其学生可谓桃李满天下,上至将军、大学老师,下至万余名少年儿童参加训练习字,点拨笔法和结构,要求读贴慢临,逐渐熟悉笔性墨性,以增强手感、字感,再加适时启示,力足收效。

王恩珩交游广泛,上至名家泰斗,下至坊间匠师,都能亦师亦友、博各家之长。原全国人大副主席周谷诚、红学家俞伯平、原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曾分别为先生题词:“精气入神”、“蒿梓清芬”、“金石长年”。

但是他却不卖字,不相投合的人,虽重金而求不得,而他引以为知音的人,却能慨然相赠。先生至今仍坚持每日书印创作,激扬文字,佳作不断。墨海耕耘八十春秋,深知加减,笔墨一再减之,意境一再加之。在他視野之内,有跌宕奔放高深莫测的奇观,在他人生的追求之中,则有常人无法企及的人生跨度或幅度。在纷繁喧器的世界,其能淡泊心志,操守自律,禅坐斗室,艺献众生,有学者的谦逊,师者的诚挚和作者的精神,细品其中内涵,使人感受其思想之精、文思之捷、见解之深及所涉及之广,使人能长知识,增学问,明世事,使人能益知、怡魂、进德。

韶光易逝,王恩珩先生已是耄耋之年,既得中华传统血脉,承中国文化恒久博大之精神,又游学西方,受欧美风浸雨润外国文化之补养,中西二者交融,使先生弃攻名利益,一心扎在冷板凳上,埋头治学,以学问自立天地之间,吞吐弃纳,择人生天地精要,以内衡外,穷本究源的气度,面对花开花落的轮回,默默感悟生命的甘苦,“行藏在我,喜怒由人”,不被庸人俗事所左右,在顿悟和渐修中,使眼心更澄净,身神皆清朗;

使字如其人一样,饱含喜怒悲愤,深情如水一般在字里行间流淌,苍茫沉郁,动人心魄,如有说不尽的话语,让人思索,无穷回味。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