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两中心”亮出成绩单

发布:2021-10-29 12:43    来源:新民晚报社区版·长三角

2021年3月,科技部批复支持建设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以下简称“一区两中心”)。4月,“一区两中心”揭牌启动。时隔半年,“落户”苏州的“一区两中心”有哪些进展和亮点?在半年之后,10月21日,苏州工业园对外发布了最新的“成绩单”。

 

生物药国创中心:“一号产业”里的“战略科技力量”

 

一则特大喜讯,让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人更加信心满满。在10月20日开幕的2021中国生物技术创新大会上,国家科技部生物技术发展中心重磅发布《2021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竞争力评价及分析报告》,苏州工业园生物医药产业综合竞争力位列全国第一。

生物医药产业作为苏州园区引领未来发展的“一号产业”,集聚了近2000家生物医药企业,独角兽(准)企业46家,累计上市企业21家。正是基于这样雄厚的“家底”,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的“落户”水到渠成,也构建了苏州生物医药的全链条产业生态发展。

苏州市生物药产业创新中心主任虞吉强介绍,自“生物药国创中心”成立以来,形成了“七大类、二十项、六十条”任务清单。与中科院上海药物所、中科院生物物理所、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等大院大所,与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平台,与中国细胞生物学会等科研平台达成合作协议,启动合作共建工作。同时,还围绕生物药重点领域,聚焦原创靶点发现,人工智能高通量药物筛选、培养基开发技术、规模化分离纯化技术等方向,初步形成首批(2021-2022年启动)5项重点项目攻关清单。并拟搭建了mRNA疫苗研发平台等11个公共技术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生物药国创中心”成立半年来,与江苏省科技厅联合立项的6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艾博生物、和铂医药等)获批并启动。

“我们希望将‘生物药国创中心’建设成为我国生物医药领域当中的战略科技力量,为这个领域基础创新抢占全球产业制高点。同时,培育一批在这个领域的龙头企业、‘世界冠军’,为生物医药产业整体的创新能力来提供支撑和服务。”虞吉强表示。

 

第三代半导体国创中心:集智创平台 专攻“卡脖子”

 

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与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同一时间落地。苏州工业园区是国内首个把纳米技术应用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区域,也是全球八大纳米产业集聚区之一。落地半年,它又有怎样的进展?

苏州纳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淑梅介绍,半年时间里,团队围绕第三代半导体“显示+”融合应用,进行相关材料生长与器件关键技术研发,已获“江苏省2021年重点研发计划”立项;2020年承担的江苏省重点研发项目取得重要进展,中心核心成员单位成功突破12英寸硅基氮化镓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外延技术。

梳理形成8个首批揭榜挂帅项目,项目围绕第三代半导体在功率电子、微波射频、新型显示等领域重大需求和前瞻应用技术布局,吸引全球英才共同参与重大科研攻关,集聚智力资源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

此外,搭建了国家级材料生长创新平台、测试分析与服役评价平台等四大核心硬件中枢平台,已累计对外服务客户70余家。

在人才建设方面,张淑梅称,中心引进以郝跃院士为核心的院士团队。这是一支领衔国内的优势科研队伍,面向功率电子应用开展重大技术攻关,已获颁苏州市2021年度唯一顶尖人才团队。

另外,还与中科院苏州纳米所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将在联合共建实验室、培育输送人才等方面开展合作。

 

新一代AI创新发展试验区:打造人工智能“苏州样本”

 

自今年3月份获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以来,苏州市聚焦人工智能领域,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聚集区。苏州工业园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健称:“苏州工业园区作为试验区核心先导区,将在技术应用示范、政策试验、社会实践等方面开展综合性、多样化的先行先试,打造具有全国代表性的人工智能赋能大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苏州样本’”。

试验区由中国工程院高文院士牵头,为苏州市人工智能的技术路线规划、中长期产业发展方向及产业协作机制创新等重大事项提供战略支撑和决策咨询。已落地长三角数据要素流通服务平台,同时,依托浩辰软件、华太电子等头部企业,培育了一批人工智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主体,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在核心技术研发方面,围绕语言计算、智能驾驶、生物计算等10个产业集群,建立重点企业清单,梳理形成园区人工智能企业产品及技术解决方案近70项;协助思必驰、纳芯微等4家企业获批2021年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同元软控、苏大维格2家企业获批2021年省科技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产业前瞻与关键核心技术)。风云科技、等5家企业获批2021年省工信重点领域首版次软件产品。

截至9月,人工智能产业引进相关企业418家,同比增长15%。百图生科、新华三工业互联网、图灵视频、镁伽机器人等22个重大创新项目落地园区。63个项目入选园区领军人才,7人入选姑苏领军人才,7个项目获批江苏省“双创”计划。

目前,苏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位居全国第六,是排名前十城市中唯一的地级市。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