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奔跑: 致敬100年前的年轻人 ——电影《1921》观后感
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刻,有幸和几位评论家一起观看了电影《1921》。看完电影,大家交口称赞,认为影片浓墨重彩集中描绘1921年的上海,在那个相对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之中,把故事讲得如此精彩感人,又全面展现从“五四”运动的发生、《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出版、“南陈北李”相约“开天辟地”、京沪工人运动、共产国际帮助中共建党、国际和国内反动势力对革命活动的围剿、中共一大成立及从上海石库门转战嘉兴南湖红船等重要场景,非常不容易。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还是更习惯于把视角聚焦于教育。我觉得,这既是一个党史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也是一个青春的故事、成长的故事、教育的故事。
影片讲述的是党史,更是讲述了一群年轻人的青春史。影片的主人公是一群年轻人,在他们的身上,洋溢着朝气蓬勃的青春气息。13位“一大”代表平均年龄28岁,最小的刘仁静只有19岁,年长的何叔衡也只有45岁。在1921年,他们正是上个世纪的“90后”和“00后”。所以,他们有着与今天的“90后”“00后”一样年轻的面庞,一样对美好生活与爱情的向往,一样保存着童趣童真,所以我们能够看见几个年轻人在上海大世界的哈哈镜前的勾肩搭背,嬉笑取乐。
影片讲述的是这群年轻人的青春史,更是讲述了这群年轻人的奋斗史。在这群人身上,我们特别地感受到20世纪初这群“90后”“00后”的使命担当,感受到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激情,对拯救中国的豪情和对底层劳苦大众的同情。影片中,陈独秀执拗地向孙中山要教育经费,讲述“教育救国”的道理,甚至为了索要教育经费而放弃去上海参加“一大”;毛泽东对年轻的刘仁静说,他坚信最终一定能够“建立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都让我对那个时代的年轻人心生敬意。他们以生命创造了历史,告诉人们,一个适逢其时的梦想,一股渴望改变的激情,是如何造就了一个伟大的政党,如何创造了一个伟大的奇迹。
在影片中,最打动我的,是奔跑的镜头。这两个奔跑的画面,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首先是毛泽东的奔跑。那是在法国国庆日,一方面旅法的中国留学生与法国人民一起在凯旋门下庆祝欢呼,一方面是在上海的毛泽东与法国人一起唱《马赛曲》,载歌载舞游行。但是,当毛泽东跟着游行队伍走到法国人的别墅前时,却被无情地拒之门外。法国人肆无忌惮在中国土地上欢乐,中国人只能在他们的门外,看着天空燃起的烟花……青年毛泽东从愤懑失望中升腾起一种不屈、一种自强,开始了激烈的奔跑。奔跑当中穿插的奔跑,是他对家乡生活的回忆,是被父亲追打的奔跑,以及母亲在身后的呵护。这个奔跑的桥段具有很强的寓意,它意味着这个曾经的“三芽子”,把向父权挑战的勇气转为向旧世界挑战的力量,从小我转向大我,从青涩转向成熟。
奔跑中的毛泽东内心坚定、目光澄澈,热血沸腾、信心满满。从他青春奔跑剪影里,我们看到了日后他奔向井冈山、延安、西柏坡、天安门的幻影。真正的青春,正是永不停息的奔跑,是超越时空的奔跑。
其次是王会悟的奔跑。作为一部庆祝建党100周年的献礼大片,《1921》破例没有将叙事重点放在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伟人身上,而将以往不太引人注目的李达、王会悟这对年轻夫妻作为主角。王会悟是一个美丽、智慧、勇敢、充满叛逆精神的新女性,因为共同的革命理想,和李达走到了一起,在陈独秀的家中结为伉俪。婚后的他们夫唱妇随,全身心地投入革命事业,为筹备“一大”忙里忙外、殚精竭虑。在会场遭到特务监视的情况下,王会悟建议把会议转移到自己家乡,为一大顺利完成各项议程发挥了重要作用。影片中一个镜头,是王会悟准备向博文女校的校长借校舍给来参加一大的代表住,又担心校长看出破绽,李达就让她奔跑,训练她克服紧张的心理。最后,她在《国际歌》的旋律中奔跑,顺利完成了任务。
一位23岁的女子,以青春奔跑,她的步伐如此坚毅、沉着,因为,这是向着光明的奔跑,向着未来的奔跑。
通过重塑建党初期的革命先驱的光辉形象,这部电影重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红色起点”,重温了党的历史上一个特别的“重要瞬间”,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为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生动鲜活的可视化学习教材,也为讲好、讲活党史故事提供了生动范本。影片反映出来的20世纪初“90后”“00后”的理想追求与使命担当,为今天的“90后”“00后”加深对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提供了范本和榜样。
影片起用了许多青年演员,无论是五四运动的青年学生,罢工斗争的青年工人,还是一大的代表,他们都是今天的“90”后、“00后”。我相信,演出的过程也是今天的年轻人向100年前的年轻人集体致敬的过程,而观影的人们,也将会向100年前的年轻人致敬。
新的时代需要英雄,需要榜样。党史知识,并不是冰冷的过去,而是以信仰和热血铸就的言行。革命者,并不是老去的身影,无论100年前还是100年后,那些以国家民族为己任而奔跑的行动者们,他们活在人们心中,永远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