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贺新春 古城过大年”——“市井姑苏”原音重现!

发布:2025-01-23 10:04    来源:新民晚报长三角时讯

“呀!本以为只能在记忆中回味叫卖声,没想到竟然在这里重现了!”

烟火人家是姑苏,小巷悠悠是姑苏,浅唱低吟是姑苏,抑扬顿挫亦是姑苏。夏天里“要卖格赤豆棒冰奶油棒冰”,冬天里“桂花赤豆汤、白糖莲心粥”,堂里的吆喝声,记录着不时不食的姑苏味道,也记录着真实而又温暖的烟火人间。独具特色的叫卖声不仅承载着百姓的情感记忆,也成为了见证时代更迭、记录城市更新的的文化符号。2013年,姑苏吆喝(叫卖)入选苏州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为更好展现古城年俗特色,丰富市民游客苏式生活体验感,春节期间,姑苏区教体文旅委在大儒巷38号古昭庆寺以“昭昭如愿 巳巳如意”为主题,举办了“声音时光机”—— 姑苏叫卖市井图特展。本次活动为2025“非遗贺新春 古城过大年”姑苏区主办的特色活动之一,通过沉浸式的非遗民俗特展,活态展现不同历史阶段的苏式生活。

走进古昭庆寺,映入眼帘的便是手绘版姑苏叫卖市井图,画面中大红灯笼高高挂起,财神走街串巷,满载祝福的春联和福字洋溢着新春的祝福(氛围?喜气?气息?)。吹糖人、骆驼担、苏式灯彩、姑苏舞龙灯,炉缘阁、琵琶语、老万年、陆振兴、哑巴生煎……30余个非遗项目、非遗保护单位、非遗老字号,从舌尖、指尖、中医、民俗等各个类别的叫卖声,原汁原味地向大家呈现着鲜活的苏式生活。

粉墙黛瓦、石桥流水,指尖轻轻触摸按钮,评弹声弦索叮咚、龙灯队锣鼓喧天,寒山寺悠扬的钟声与世界共享着“苏州福气”。修阳伞、卖棒冰、卖糖粥……近十种姑苏吆喝声以一步一景的形式将整幅市井图串联,市民游客通过互动点击播放,感受时光里的姑苏叫卖,了解姑苏传统文化。

特展前人头攒动,打卡、留影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再看图中古昭庆寺,似乎分不清哪个是现实哪个是图景,成为展现活力古城的一个缩影。

岁月流转,行商变成了坐贾,行业变换了姿态,记忆里的吆喝声改变的只是形式。吆喝声里,包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反映了特有的民风民俗,也为文艺创作提供了灵感和源泉。近年来,姑苏区文化部门充分挖掘、活化文化资源,以姑苏吆喝为例,将其展现的市井文化与现代舞相融合,创作出了《忆糖粥》等一系列文艺精品,斩获江苏省“五星工程奖”;以大儒巷38号古昭庆寺为例,时时上新的新场景和不一样的体验感,在赋能文商旅融合发展的同时,也展现人文经济共荣的姑苏“双面绣”。

为更好展现浓浓年味,据悉,春节期间,大儒巷38号还将以“昭昭如愿 巳巳如意”为主题举办灯火阑珊处—— 苏式灯会、姑苏区非遗剪刻纸特展等活动,广邀市民游客齐品苏式生活,同贺新春佳节。


声明:本网站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电话:0512-65733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