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歌不辍 薪火相传
图①:修复后的汉简。
荆州文物保护中心供图
图②:郎佳子彧创作的面人作品《护书人伏生》。
施 芳供图
图③:金塔寺石窟里的悬塑飞天。
王锦涛供图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一馆一院”并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时强调:“我最关心的就是中华文明历经沧桑留下的最宝贵的东西。我们文化不断流,再传承,留下的这些瑰宝一定要千方百计呵护好、珍惜好。”
文化传承离不开具体的人。正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坚守和努力,让那些文物、考古遗址、传统手艺重焕光华。本版刊发4位文化文物工作者的故事,分享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发展进程中弦歌不辍、薪火相传的动人篇章。
——编 者
30余年修复10多万枚简牍
本报记者 田豆豆
文物保护有“黄金时间”,我停不下脚步,总想着如果自己快一点、再快一点,就能留住更多宝贵的文化遗产。
周四刚刚出差返回湖北荆州,周五接待前来考察的外省文物专家,周六又要赶往机场,长沙、成都、兰州、南京……哪里有简牍急需修复,哪里就有方北松忙碌的身影。这样的生活,他已经习以为常。“我一年大概有一半时间在外地跑,有时一天能接六七十个电话。”方北松淡然地说。
方北松是湖北省荆州文物保护中心主任,知名竹木简牍文物修复专家。据统计,全国80%左右的饱水简牍都在荆州文保中心修复。由于各地待修复的简牍太多,荆州文保中心干脆在长沙、兰州等地设立了7个工作站,但依然供不应求。
走进简牍工作室,首先看见的是由保鲜膜覆盖的两座湿润“小土山”。“这就是简牍刚出土的样子。竹木简牍是有机物,比青铜器、陶器、瓷器等无机物更容易腐朽。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的竹木简牍,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能在地下保存至今,靠的是饱水缺氧的环境。文物出土后与空气接触,氧化风险高,表面变成漆黑一片,上面的字迹就无法辨认了。”方北松说。
许多简牍进入工作室时,已是黑色,甚至变得柔软糟朽,轻轻一碰就可能断裂、粉碎,修复后恢复了竹木本色,字迹清晰可辨。“这就是修复工作的神奇,其中最关键的是脱色、脱水两道工序。”方北松笑着介绍。所谓脱色,就是将竹木简浸泡到化学药剂中,让竹木恢复本色,却对墨迹无损。所谓脱水,是通过药剂将竹木简中饱含的水分子置换为其他分子,让简牍能够脱离水环境,且更加稳定、坚固。
能实现目标且不伤害简牍的化学药剂是什么?进行化学反应时,药剂的浓度、配比及环境温度多少才最合适?
1988年,方北松从武汉大学分析化学专业毕业,来到荆州博物馆文物修复室工作。荆州博物馆挖掘、整理、收藏了大量文物,尤以漆木器、青铜器、简牍和丝织品闻名,这些方北松都修复过。为了更好地修复简牍,他进行了成千上万次实验,终于在2002年前后找到了竹木简牍脱水、脱色的最佳方法和最佳药剂。这两项技术相继荣获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创新奖一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3年,荆州文保中心从荆州博物馆分离出来,成为一个事业单位。在方北松的带领下,中心完成了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湘西里耶秦简、荆门郭店楚简、阜阳汉简等重要文物抢救项目,专业修复人员也从最初的5人增加到50多人,服务对象遍及20多个省份。
中心有那么多技术人才,方北松为啥还经常“上一线”?“修复并不是套用化学公式那么简单,即使同一座墓葬中出土的文物,状况也各不相同。”方北松说,就好像做菜,同样的菜谱、同样的食材,不同的人、普通人和专业厨师做出来,味道会不一样。
“保存状态较好的竹木简牍我们可以按工序修复,但碰到‘疑难杂症’还是得请教方主任。”荆州文保中心简牍工作室负责人史少华说。他指着电脑中的图片举例:“看,这简牍已经朽得像一根根头发丝一样了,怎么复原?”这是1973年河北定县(今定州市)一座汉墓出土的简牍,具有重要学术价值,但由于早年遭遇盗焚,竹木已经炭化,一碰就可能粉碎,字迹更无法辨认。
据不完全统计,在尚未整理的定县汉简中,80%已发生弯曲变形,其中20%变形严重。2020年接手修复任务后,荆州文保中心与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清华大学等联合攻关,经过科学细致的清洗、复形、封护,简牍上的字迹终于依稀呈现,专家依靠红外拍摄技术拍出了较为清晰的文字照片。“炭化简牍极度脆弱,仅如何把它们‘抚平’,方主任就指导我们试验了70多种方法,终于找到了让它们恢复柔韧的特殊材料。”史少华说。
30多年来,方北松修复了10多万枚简牍,无一枚毁坏,迄今都保存良好。这是他最引以为豪的事。
从出土时的初期保存到开始修复,中间往往还有一段时间,对于竹木简牍、纺织品、纸张等有机质文物而言,这段时间特别“难熬”,有文字消失乃至本体消失的风险。“文物保护有‘黄金时间’,我停不下脚步,总想着如果自己快一点、再快一点,就能留住更多宝贵的文化遗产。”方北松说。
“识骨寻踪”的欣喜
袁 靖
我的本行其实是通过骨头、遗物这些第一手资料,一点点拼凑出古人生活的侧面,这是一种很多人难以理解的浪漫,我们称之为“识骨寻踪”。
动物考古是中华文明探源的重要内容。作为一名从业40多年的动物考古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从预研究到第一、二、三阶段的研究,我都在一线,担任技术、生业与资源课题的负责人,现在是第五阶段的专家组成员,继续跟进。但我的本行其实是通过骨头、遗物这些第一手资料,一点点拼凑出古人生活的侧面,这是一种很多人难以理解的浪漫,我们称之为“识骨寻踪”。
这项工作锻炼了我们的耐心和细致。我们按照房址、墓葬、窖穴、灰坑等遗迹单位,收集肉眼可见的动物遗存;同时,抽取遗迹的土样进行过筛,因为有些动物骨骼十分细小,很容易漏掉。随后,用水将动物遗存表面的土清洗干净,使遗存上残留的特征点和痕迹尽量显示清楚,这对于后续的鉴定和研究非常重要。接下来,还要对破碎的骨骼进行重新拼接。拼出来的动物骨骼越完整,获取信息就越迅速、可靠。
完成这些基础工作,就可以进行鉴定、测量,确认这些骨骼属于什么动物,是动物的哪个部位,以及动物的年龄、形体、雌雄,骨骼上有没有病变和人工痕迹等。这样,我们就能了解遗址出土的动物种类、数量、年龄结构等信息,继而探讨古人获取肉食的方式是渔猎还是饲养,动物是否被用于祭祀与随葬、是否作为劳役或骑乘的工具等。一块小小的骨头,可以透露出很多秘密。
以马为例。商周时期人们已经大量使用家马。“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马与这两件事捆绑极深。商周时期的祭祀场所经常发现马骨,但两者埋马、用马的态度很不一样。商朝人埋马基本是一匹一匹整齐摆放,而在周朝遗址马骨却经常杂乱分布,这反映了商周马匹获取模式的不同。商朝人所在的黄河下游地区没有马场,需要从西北或北方征集、进贡而来,因来之不易,使用时就很珍惜。周朝人居住地靠近甘青宁地区,获取马匹容易得多,使用起来就相对随意。
采集好动物遗存,通常可以进行碳14年代测定、古DNA分析、锶同位素分析和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通过碳14测年确认遗存的绝对年代,是保证后续研究科学性的基础。古DNA分析能够提供被测试样本的遗传信息,包括物种、性别、谱系、血缘关系、表型特征等,对研究动物的起源、演化和杂交等问题大有帮助。锶同位素分析可以判断动物的居住地变化,动物一般不会主动长途跋涉,其迁徙也反映出不同地域人群之间的交流。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是进行古食谱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揭示了古代先民对不同动物的喂饲方式以及主要家养哺乳动物的起源和驯化过程。对陕西雍山血池遗址出土马匹进行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发现,有些马的食物以碳3植物为主,有些以碳4植物为主,这可能与它们征集自不同地区有关。动物肋骨的代谢速率最高,因此,肋骨同位素比值代表了其生前最后阶段的饮食情况。血池遗址的一匹马,肋骨碳同位素比值高于其他骨骼,因此可以推测,它在最后阶段被喂食了大量粟、黍等碳4植物草料。这种推断在史料中也能找到支撑,《周礼》记载,从各地征集来的祭祀动物,宰杀前要在特殊场所中饲养一段时间。
在我看来,这些分析就如同破案的侦破手段,掌握得越多,获得的信息就越充分。当然,也能收获更多的欣喜。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本报记者杨雪梅采访整理)
老手艺也能火起来
郎佳子彧
在许多人眼中,捏面人不是一项热门的职业。但我觉得,身为非遗传承人,就应该把职业、责任、爱好结合起来,坚守下去。
经常有人问我:北京大学的研究生,干吗要去捏面人?实际上,我在北大学习艺术就是为了更好地捏面人,这是我儿时以来的一个梦想。
“而我所最爱的,还是一小组一小组的旧北京街头小景……”作家冰心曾在《“面人郎”访问记》中夸赞“面人郎”惟妙惟肖的面塑作品。“面人郎”就是我的爷爷郎绍安,他曾带着面人走出国门,赢得国际友人的赞誉。爷爷的作品《司马光砸缸》一直被家人珍藏,历经90多年依然色泽明艳、栩栩如生。
我出生于1995年,3岁时就在父亲指点下开始学习捏兔子、猪、蛇等动物。年龄渐长,我尝试捏坐姿小娃娃,却总是捏不好手部。我反复揣摩,一遍遍练习,整整两年才突破难关。到12岁,我已经可以独立创作完整作品了。
面人源于汉代,是以食用面粉、糯米粉为主要原料的一种传统塑作艺术。面人制作一般先采用捏、搓、揉、掀等手法塑造大体形制,再用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刻画手脚、头面、神情等细节,最后加上发饰、衣裙及相关插件。“面人郎”制作手法更加细腻,从武将头盔上的花纹、衣服褶皱的颜色,到旗子上的字迹图案、场景中的雕梁画栋,再到人物的眼睫毛、双眼皮、头饰发髻,活灵活现、制作精良。
在许多人眼中,捏面人不是一项热门的职业。父亲也曾说,不一定要把这当作职业,只要把手艺传下去就好。但我觉得,身为非遗传承人,就应该把职业、责任、爱好结合起来,坚守下去。
坚守不代表固守传统,老手艺也有新玩法。除了传统题材,我喜欢结合热播的电视剧、动漫以及社会热点,创作更多富有时代特色的作品。2021年,我在网上看到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女医护人员的照片,她们新剪的短发、脸上的口罩印痕,深深触动了我。我决心创作一个面人,致敬这些可爱的人。怎样才能既不丢掉传统的美感,又能体现时代特征呢?我苦苦思索,最终决定将医护人员和京剧中巾帼英雄穆桂英的形象融合在一起,并将面人命名为《巾帼》。
可爱俏皮的“冰墩墩”“雪容融”,《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桀骜不驯的“黑眼圈”哪吒,又“燃”又帅的灌篮高手……为了能让更多人了解这门艺术,我把作品放到网上,并逐一介绍创作过程。2020年8月,我在网络平台发布了第一条短视频,至今已发布188个作品,有了200多万粉丝。“三英战吕布”是我们祖孙三代都很喜欢的题材,我用3D扫描技术把它转化成数字藏品,通过手机端就可以欣赏并传播,年轻人非常喜欢。
让年轻人产生兴趣,愿意关注学习,是非遗传承的关键。我与几位朋友一起成立了工作室,从事非遗的推广传播和文创产品开发,希望让更多老手艺活下去、火起来。
(作者为国家级非遗北京“面人郎”第三代传承人,本报记者施芳采访整理)
守在美丽的石窟边
刘国虎
日复一日观察,我有了许多新发现,对文物的感情也愈加深厚。如今,面对每一尊雕塑、每一幅壁画及其背后的故事,我都能说出一些“道道”。
“后悔吗?”常有人这么问我。
到金塔寺石窟担任管护员,我是主动请缨。2001年,我23岁,退伍返乡,在甘肃张掖市马蹄寺管委会工作。金塔寺石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马蹄寺石窟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北朝开窟以来,历经1600多年,是河西地区开凿最早的佛教石窟寺之一。因条件艰苦、交通不便,这里一直没有固定的看守者。2006年,我主动申请到金塔寺石窟工作。我记得,一辆皮卡车把我送到了工作站。车走之后,下起了雪,我的守窟生涯就此开启。
金塔寺石窟距离张掖市80多公里,在祁连山深处的悬崖上,需要登上240级近乎垂直的台阶才能到达。石窟共有东、西两窟,为中心塔柱窟,四壁顶部绘壁画。塑像大部为北凉原作,元代重修。塑像均采用悬塑手法,各具形态,特别是东窟一层龛楣两侧的飞天,作凌空飞舞之势,是洞窟艺术珍品。这也是国内仅有的大型悬雕彩塑飞天,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及研究价值。
守窟人的艰辛,超出了我的预料。冬天晚上气温可达零下30多摄氏度,把所有衣服都穿上,再压上棉被,也挡不住寒冷。早上起来,鼻孔旁边都是冰碴子。一人独居,没水没电,手机只有放在一个固定的位置,才有微弱信号。日常生活给养要到24公里外购买,一条便道坑坑洼洼,骑摩托车来回一趟,就得一天。
每天,我要步行4公里山路,逐一检查洞窟。如果发现有岩体开裂、塌方渗水、壁画剥落等情况,就及时向管委会汇报。十多年来,我用贴纸条做记号的“土办法”标记了很多不易察觉的岩体细小裂缝。2019年,金塔寺石窟启动数字化采集,我陪同采集人员守在一线,脚手架移动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有人来参观时,我会组织他们分批进入,控制窟内人数,交代注意事项并全程陪同,尽力排除对石窟不利的因素。闲暇时光,我喜欢去附近的牧民家聊天,向乡亲们宣传文物保护知识。久而久之,每当发生什么险情,或是发现有闲杂人员在附近活动时,他们都会第一时间告诉我。
前些年,管委会提出给我调岗。考虑再三,我递交了一份继续留下的申请书。这么精美的艺术,很多人想看都看不到,能一直守在它们身边,是一种幸运。记得第一次进入石窟时,我什么也看不懂。当时,金塔寺的研究材料很少,我通过翻阅资料,与附近石窟作对比,向专家学者虚心求教,不断提高知识水平。悬于壁间的飞天高鼻深目,体格壮实,衣带似随风而动。以前,我站着看这些飞天,总觉得他们上身长、腿短,比例不太协调,姿态有点别扭。直到有一天,我蹲在地上,仰头一看,飞天仿佛正飞身扑向我的怀中。我恍然领悟,这就是古人跪拜的位置,只有从这个角度,才能看到飞天最美的一面。日复一日观察,我有了许多新发现,对文物的感情也愈加深厚。如今,面对每一尊雕塑、每一幅壁画及其背后的故事,我都能说出一些“道道”。
近年来,工作站的条件越来越好。2014年,工作站更换窗户,做了外墙保温,2018年又通了网络,信号满格,和同事们沟通不掉线,我不再是一个人在“战斗”。石窟还装上了电子安保系统,坐在电脑前,通过监控视频就能巡护一次。
一晃18年,和家人聚少离多。在我眼里,儿子仿佛是“蹦着长大的”,每次见面,我都发现他又长高不少。一次,我带儿子到工作站,他帮我打扫栈道时说:“以后,我想成为和爸爸一样的守窟人。”我笑了:“你看,这洞窟多美啊!”
声明:本网站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电话:0512-65733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