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演变与内心的阅读
发布:2019-12-20 23:02 来源:新民晚报社区版·长三角
文学与艺术已经成为文化意识形态的主体。而这两者在其近代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却造成了当下世人的误读,导致人们对文化生活的价值理解也产生了一定的偏差。而比较文学与艺术带来的误读程度,前者的影响更为严重。毕竟随着文盲率的降低,人们更容易接触并接受文学作品的影响。
文学在其伊始的时候并不是纯粹的文字呈现形式,它首先是以口传文学的形态存在的,文字只是用于记录这些口传文学的载体而已。在口传文学的阶段,文学创作者大多是吟游诗人或讲故事的游者,他们大多由即兴灵感进行创作,或吟诗答对,或婉婉道来。往往是一首诗或一段故事讲完之后,再被一些文字整理者整理起来。随着整理文稿的数量越来越多,文学的质变——文字文学随之出现。
口传文学变成文字写定的文学,从一方面看,这是一个大进步,因为作品可以不纯由记忆保存,也不纯由口诵流传,它的影响可以扩充到更久更远。但从另一方面看,这种变迁也是文学的一个厄运,因为识字另需要一番教育,文学既由文字保存和流传,文字便成为一种障碍,不识字的人便无从创造或欣赏文学,文学便变成一个特殊阶级的专利品。
文人成了一个特殊阶级,而这阶级化又随着社会演进而日趋尖锐,文学就逐渐和全民疏远。这种变迁的坏影响很多,第一,文学既与全民疏远,就不能表现全民众的精神和意识,也就不能从全民的生活中吸收素材与滋养,它就不免由狭窄化而变得传统化,形式化,僵硬化。其次,它既成为一个特殊阶级的兴趣,它的影响也就限于那个特殊阶级,不能普及于一般人,与一般人的生活不发生密切关系,于是,一般人就把它认为无足轻重。文学在文化现阶段中已成为一种奢侈品的存在,而不是生活的必需品。
这种奢侈品而非生活必需品的存在状态反而继续强化全民的误读,一方面,作为特殊阶级的文学爱好者,无论是创作还是阅读都有一种形式化、刻板化的倾向,明明整篇文字空洞无趣,但由于其辞藻华丽,语句复杂而让读者误以为这是一篇好文。于是大量的形而上类型的作品充斥着文学市场,这对于创作和文学发展本身绝不是一件好事。
另一方面,作为一般大众的人们,对于文学甚至是文化生活不是生活必需品的价值认定,导致创作者也无兴趣潜心创作内容充实,意义深远的作品。文化生活也随着文学内容的匮乏而日渐浮夸与空虚。
人是社会动物,因此人类生活的大部分内容就是社交,而社交分为情感社交与智慧社交两类,文化则是这两类社交的内容载体。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人们要想拥有真正充实的生活,多多体验文化生活无疑是最好的解决之道。
移动互联的发展加速了都市生活中文化的匮乏,物欲横流的都市生活意识形态让文化生活越发肤浅,这也就是为什么都市人生活越丰富,内心却越是体验到匮乏与空虚的原因。
文学与艺术构成的文化生活绝不是奢侈品,它过去是,现在应该是,未来一定是人们生活内容的必需品!认真对待自己的文化生活,认真利用移动互联网带来的信息获取便利条件,创作与阅读有内容的文学作品,大众化、接地气儿,对于作者或读者都是一件值得坚持的好事?
纽约某著名报纸的专栏作家凯丽每天都在用笔记本电脑处理文字与情感,但在与心爱的人分享终极价值观的时候依然将票投向了书籍,她说,我喜欢《伟人情书》的纸张所散发的独特气息。女人在床上说的话,你至少可以不用怀疑。
以上是电影《欲望都市》中的一个片段,也浓缩了“阅读丰饶与阅读贫困”时代中人的迷茫。
的确,印刷术的功能在经过电视威胁、互联网胁迫、电台架空以及手机戏弄之后变得越来越模糊起来,纸张所延伸的阅读行为还具有高尚的含义吗?印刷文字能提供给阅读者抽象思维的能力,电视负责用声色光的手段欺骗你的智慧,互联网负责用信息压迫你的神经,电台给你耳朵提供服务,却无关乎思考,至于手机,谁会面对这样一个通讯工具去发呆呢?可以想见,培根所言,“历史使人聪明,诗歌使人富于想象,数学使人精确,自然哲学使人深刻”等等都是以印刷术为底料。
《纽约客》上富于哲理的短文、睿智的社交谈论、优雅的辞辩,只在纸面上炯炯发光,在任何其他场合,它们都水土不服。创办出《纽约客》杂志的美国人一直在试图寻找一种介于纸面阅读与电子阅读之间的介质。曾经有一些公司推出了一系列的电子阅读器物,并且革命性的贡献在于这些电子阅读器物不靠电子发光,只要有光线就可以开屏,类似现在司空见惯的太阳能,读者不用担心伤害眼睛!
相比于超市和百货公司,书店显然是人们较少光顾的场所,“一次只购买几本书,去的意义不大”,这是人们通常的表态。我们发现书店里更多的人是席地而坐读书的!以及用团购卡大批量购买的人群。特别是在书店已经如此境地的时候,电子阅读器已经实现了内置200部图书并且可以随时网络更新的功能。这相当于几千块钱就让人拥有了一个移动的小型图书馆,对于一般读者来说近乎奢侈了,在阅读因此变得轻而易举的时候,阅读的便捷在多大程度上能促使阅读者保持连续的阅读心态呢?
电子阅读器与书本阅读的感受能够完全相同吗?人在面对机器和纸张时的情感究竟存在怎样细微的差别呢?这些差别重要吗?人们目前还无法明确的回答上述疑问。但可以肯定的是,郑重的阅读逐渐消失,浅尝辄止的、浮光掠影的阅读正成为我们的下意识,这一状况迫使我们的判断变得轻率起来,我们的言语开始变得干燥、失去情感的色彩!
究竟阅读是在愉悦眼睛还是呵护心灵呢?这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想必在每一位智者、仁者的心目中已经有所答案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