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人类阅读之谜 ——读迪昂著《脑与阅读》(下)
发布:2024-06-29 09:05 来源:长三角时讯
文/朱永新
第三,产生阅读障碍的原因与神经元的迁移有着一定的关系。
胎儿在母亲妊娠期间,对酒精一类的病原体非常敏感,神经元会因此在迁移过程中偏离正常的位置并且发生冲撞,形成“坑洼”效应,让相关脑区“遍布着位置不当的神经元,无法发挥最佳功能,导致了与深度阅读障碍相关的轻微的语音和视觉缺陷。所以,孕妇戒酒是有科学依据的。
第四,产生阅读障碍的原因与对称性知觉发生错误有着一定的关系。
大脑的视觉系统存在对称性。这种对称性会让八岁以下的孩子在阅读和书写时,出现混淆左和右两个方向,或者混淆“b”和“d”、“6”与“9”等镜像错误。大部分孩子经过系统学习训练后可以打破对称性的干扰。但如果7、8岁以后仍然存在镜像错误,并严重影响孩子的正常学习和生活,那就很可能存在阅读障碍。
值得庆幸的是,阅读障碍并非不可逆。作者特别强调:遗传不是无期徒刑,人的大脑是一个可塑性很强的器官,脑本身是在不断改变和重组的,而且大脑的左半球与右半球的功能是可以互补的。可以借助长期的认知干预、激发孩子的动机和注意力,以及愉快体验的方法,来帮助阅读障碍者学习阅读和提升阅读能力。
三、脑科学对阅读有什么启示?
作者在最后一章《阅读的未来之路》中明确指出,脑科学与阅读的知识对于每个人都是非常有作用的。“家长和教育者有必要更深入地了解阅读对孩子的脑到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孩子的视觉和语言中枢共同构成了一件精妙的装置,而教育通过再利用这些神经回路将其升级为更为熟练的阅读装置。”他相信,对于脑科学的学习与研究“将大大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
那么,脑科学的知识对于阅读有哪些启示呢?
首先,儿童早期丰富的视觉与听觉刺激有助于字素与音素的习得。
如前所述,儿童学习阅读的第一个阶段是“图示阅读”,儿童没有掌握字的结构与书写的逻辑,视觉系统是把单词和字当作图形来认知,在生活场景和图画书的阅读中,儿童可以掌握许多作为图形的字词,并且经常把形状相似的字词混淆起来。虽然这不是真正的阅读,但是早期视觉词汇的词汇量,对日后阅读有一定的作用。同时,从胎儿期开始,儿童就对于音乐、母亲的说话等声音有敏感性,在婴儿期,与孩子亲密接触的人,经常和孩子说话,念儿歌、童谣等韵律感强的材料,讲故事等,对于儿童音素觉知能力也有直接的作用,而音素觉知是习得阅读能力的先决条件。研究表明,“在押韵等语音游戏中表现非常流利的学前儿童,学起阅读来会更快。”研究还发现,早期的音乐训练对于阅读成绩有着积极的影响。这些都是听觉的刺激。
其次,字母与单词到语音的转换是阅读习得的关键阶段。
作者明确要求,“所有的教师从一开始就应专注于一个目标,即掌握每个字母或字素与音素一一对应的拼音原则。”虽然这是对英语为主的语言学习者说的,但是对于中文阅读同样适用。只有把字母(字词)与发音及其意思完整地联系起来,真正的阅读才会发生。作者强调,阅读不是简单地发出几个音节,还要理解文字的内容。“只有当孩子能够轻松地读懂单词和句子,并且能够复述、概括或者释义时,才算圆满地完成了一个阅读任务。”
再次,注重激活儿童的阅读动机、注意力和愉快体验。
作者指出,“这些注意和奖励机制对学习速度有巨大的影响。脑内一些神经调节系统会在大脑各处传递诸如乙酰胆碱等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会指示其他神经回路记忆特定情境的重要性”。作者认为阅读小说和诗歌不仅仅能够使心灵变得愉悦,也能够滋养大脑,因为小说中的形象往往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它不需要大脑消耗太多能量,却会加强大脑已有的连接,更会带来很多的愉悦。这种连接强化对于孩子未来的阅读大有好处。
第四,加强对于阅读障碍的早期干预。
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神经与文化相互作用”的假说,也被称为“神经元再利用”(neuronal recycling)理论。这个理论的本质,就是大脑的可塑性。对于儿童来说,遗传和经验同样重要。尤其是早期的经验,对于儿童阅读具有非常关键的影响,对于阅读障碍的早期干预与治疗也同样重要,“必须是高强度而持久的努力,最好每天进行短暂的训练并持续几个星期。”事实也证明,经过积极的早期干预,儿童的阅读能力会有较大程度地提升。
最后,教师和父母要学习一些脑科学与阅读的知识。
作者指出,“每一位教师都应多少了解孩子的脑是如何阅读的”。儿童的大脑是一台复杂无比的精密机器,每一刻都在修改着数量惊人的突触,建立新的通路,作为修理工的教师,就必须了解它的内部情况,从而发现新的更高效的教育策略。“每一名老师都肩负重任,他们需要仔细严格地进行实验,确定适当的刺激策略,从而为学生的脑提供最优质的日常养料。”这是对教师说的,也是对父母说的。
阅读既是人类进化的硕果,也是文化雕琢的杰作。全书的最后指出:“阅读是可以传递给未来一代代人最卓越的礼物”。让我们好好珍惜这个礼物,并且一代代地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