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永强:“十二集”里的新生活美学

发布:2023-12-14 19:39    来源:长三角时讯
 
 
当极具个人特色的山水元素,融入苏绣、缂丝、陶瓷、红木家具等传统工艺,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水墨艺术家姚永强与12位不同领域的手工艺人合作,以园林山水意象投映进生活,将生活的艺术重新定义,共同呈现在“十二集”之中。筹备了一年的“十二集——永续的艺术作品展”开幕,展现一场以吴地文化为内核的生活博物集。
 
解锁生活十二种想象
苏州日报:请你介绍下即将在有南艺术馆开展的“十二集”新展。
姚永强:“十二集”不仅是展名,也是一项品牌活动。“十二”既是时间的概念,也是空间的概念,更是一种美学仪式。“十二集”包含了12个故事,都与我的作品息息相关,相辅相成。在这“十二集”之中,有传统工艺的传承——缂丝、核雕、苏绣、红木家具、陶瓷艺术,亦有当代手作品牌的塑造——首饰、家纺、面包、冰淇淋、键盘等。比如,朱蒙佳的核雕作品《别有洞天》系列,采用了透雕的手法,将我的山水图景镶嵌其中,一束光透过核雕,大家即可在墙面的光影中欣赏山水画境,这就是体现了文化传承与创新思维相结合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这个展览包含了12位苏州手工艺术家的作品,他们以各自的手工艺术为基础,并将我的山水园林等主题融入他们的创作中,这是一次水墨艺术家与手艺人的对话,也是一次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我们对文化的认同与追溯不谋而合,因而集聚于此,将传统照进当代,将美学介入生活,呈现一场以吴地文化为内核的生活博物集。“十二集”是东方语言的美学表达,也是艺术与生活的极致展现,我想通过这些作品,向大家传递一种将艺术融入生活的理念,“十二集”作为一种美学仪式,也向大家提供一种可借鉴的生活方式提案。
苏州日报:你为什么想做“十二集”?如何想到以这种艺术形式进行展览呢?
姚永强:我一直在想怎么让我们的绘画切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从实用性来看,画家与建筑设计师、服装设计师、平面设计师、工业设计师等有着很大的区别,较少有机会以笔墨语言直接参与到社会生活的技术进步与造物更新中去。
但是我们这次展陈的无论是传统手工艺还是当代手作,很多都是生活的必需品,它们可以把只可远观的艺术品转化成接地气的生活美学,我也想要去突破一些艺术的可能性和展览的边界,让这些原本矛盾和冲突的事物融合在一起,让水墨艺术迸发出新的生命力,从而实现艺术家和手工艺人的一种合作和融合,将艺术以别样的手段融入生活,从而走进千家万户。
此外,这次“十二集”展览的落脚点是在生活美学上,我想用艺术表达生活,展览其实也肩负着大众美育的功能,通过展览的形式去呈现“十二集”,也是希望呈现出一种双向奔赴的理想图景。通过这次展览,能够让我的艺术作品融入寻常生活,让更多人获得与自我相关的解读和阐述,传递一种生活美学的理念,让有艺术需求的市民能够获得更加丰富和有江南文化特征的美育体验。
苏州日报:为什么说这次展览是一次“永续的作品展”?
姚永强:三千年前“泰伯奔吴”开启了江南地域的文化新篇章,苏州作为吴文化的核心之地,较好地保留并传承了其中的文化意蕴,“十二集”正是以山水园林、传统工艺、天人合一、苏式生活等埋在人们记忆深处的文化基因及内涵,构建完成的文化品牌概念。主办方希望把这种品牌理念融入生活,而生活就是永续的,生活永远是在进行中的,我们永远可以在生活中创造出新的生命力,有崭新的发现,那么我们的作品展就将是永续的,我们的作品和生活是相链接的,我们双向奔赴,艺术融入生活,也为生活赋能。
我们希望把纸上的造型艺术做得更接地气,让艺术触手可及,让大家享受得到、感受得到,让艺术可以有更多使用场景和可能性,给大家带来更多具有情绪价值的选择。
 
 
寻觅东方美学的生命力
苏州日报:“十二集”中提到东方生活美学,你认为东方美学在当下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
姚永强:东方生活美学通过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链接当下生活,加深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增强文化自信和认同感。它既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又具有现实的社会意义和价值,还可以促进文化的繁荣发展、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提高生活的品质和推动社会的进步。
如今,东方生活美学在传统文化中恣意生长,早已融入当代人的生活方式。长久以来,传统手工艺等与东方美学相关的文化产品,虽然在大众认知中是相当于“白月光”的存在,却也因工艺的稀缺性、渠道的有限性等限制,令这类产品被打上了“为少数人服务”的标签。所以如何使东方美学相关优势赋能产品、让“白月光”照进百姓的心房,这就是我们“十二集”正在做的尝试,“十二集”其实就是一次抛砖引玉。近十年来,“国潮”热度持续上升,为东方美学的传播提供了积极的市场氛围,在数字化盛行的当下,东方美学作为中华文化内涵的一部分,融入文化传承与时代演绎的潮流当中,正在呈现出一种创意大于材质、结合现代生活实用性的态势,那么我想这就是“东方生活美学”在当代的价值体现吧。
苏州日报:作为苏州人,你在苏州的成长和生活经历跟“十二集”的创作有什么样的渊源呢?
姚永强:作为一名苏州人的自豪之处,一边是青砖黛瓦,一边是灯火霓虹,人文与经济在此处交融,共同织造出独属于苏州的“双面绣”。这样的“双面绣”回过头来又激发了我的另一个思考。苏州是“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苏州的手工艺门类非常丰富,其中苏绣、缂丝、宋锦、制扇、制茶、苏派盆景、御窑金砖等都是苏州传统手工艺的杰出代表,制作技艺精湛、独特,具有高超的艺术水平和地方特色,代表了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精髓。明清两代,苏州手工艺品制作技艺达到高峰。这一时期,苏州手工艺品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还大量出口到欧洲等地。同时,苏州地区还出现了许多手工艺品制作行业协会和手工艺集聚区,为手工艺制作和交易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直到今天,苏州工艺制作技艺仍在继续和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品牌价值和文化内涵。
如今苏州已成为全球重要工业城市,我相信传统手工艺和现代工业就是另一幅“双面绣”,苏州的工业水平能达如此地位绝非偶然,这与我们苏州人千百年来对工匠精神的敬畏和坚守是分不开的,我也相信会延续下去。
苏州的手工艺从时间的长河里走来,到今天它依然有着非常旺盛的生命力,也是无数苏州的能工巧匠坚守的结果,如果缺了这些手工艺,我们跟其他工业城市有什么区别呢?所以我相信未来苏州作为一座工业城市能够走得更远其实也需要传统文化的支撑与滋养。作为艺术家,离我们更近的则是手工艺术品,所以我希望将作品跟传统手工艺结合,让它落地、生根、发芽,让笔墨丹青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去,这样才会有永续的生命力。
苏州日报:你与园林的缘分非常密切,从曲园出发,你对于园林有何体悟?如何将当代艺术与园林文化融合呢?
姚永强:从2017年开始,我成为苏州古典园林曲园的一名“守护人”,我常以“曲园散客”自称。我对园林里每朵花的花期了如指掌,也不断试图走入园林最深层的文脉,探索古典园林在当下更多的可能。我走过园林里的每一寸铺地,看过园林里的每一片竹叶,也拿着一本本厚厚的书缓缓翻阅,深读着园林里的每一个房间、每一棵树木,揣摩着园主造园时的点滴情思——为何要挂这块匾?为何要建这座池?抬眼所见是否与旧时一般模样?元代的倪云林、明代的文徵明、清代的王翚……前有无数先贤将园林入画,但今人如何画出属于时代的园林,这便是我在思考的命题。园林是一件“巨大”的艺术品,我最想在园林里做的一件事,或者说我正在做的一件事便是将当代艺术观念注入园林空间中。所以我众采园林元素,糅合重塑,在我的作品里甚至出现孩童的滑滑梯、游泳池,我描摹的园林,并非现实所有,而是我心中的庭园、梦中的家园。过去的三四年里我办过“曲园对话”与“曲园计划”两场园林艺术展览,就是想尝试让当代艺术与传统园林相遇,激活园林在今天新的生命力。
 
 
根植苏式文化土壤再创作
苏州日报:我们知道,你无论是在艺术创作还是展览策划方面,都有过很多实践,你的艺术探索之路是什么样的?是否有既定路线?
姚永强:年轻的时候我在高校里当美术老师,很多学生现在成了我的好朋友,我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对我来说那是一段很幸福的时光。后来进入报社,先后做了编辑和记者,十六年的记者生涯为我打开了一扇巨大无比的窗,进入文艺条线使得我跟文化艺术界的交流、交往更加频繁,这对于如何理解艺术和相关实践都很有帮助。
做记者时整日奔波,看似不利于艺术创作,实则在本质上为我自己作品的创新和灵感的激发提供了源泉。忙碌成为常态,每天要么在新闻现场,要么就是在去新闻现场的路上。物理学上说,物体或质点的位移是相对的,在我看来,远山近水是静止的,而我总是在移动和奔波中,所以我观察到的这个世界好像都是移动和缥缈的,我看不清山水的具体细节,所以那个时候我的绘画作品以抽象概念为主。
我第一阶段的画作风格也是那时形成的。做记者时我曾有幸两次跟随并完整记录了贝聿铭先生在苏州的工作和生活,听他亲口讲述了苏州博物馆新馆山水庭院里片石假山的创意,他如何取材,如何融合米家山水的内涵于假山造景。陪同贝聿铭先生的这段经历让我对苏州造园艺术有了更多新的思考,对我的创作影响也非常大,形成了我对水墨语言的再探索和尝试,由水墨和线条构成的灰调境界,是大家能看到的我早期的山水作品。后来,我进入苏州市文艺之家工作,上班地点便是曲园,每日与园林相伴,让我的“视线”开始变得具象而细腻。园林中的亭台楼阁、假山湖石在我的画面上重新组合,用空间分割的手段重新构建一个独特的园林体系,除了在园林空间上的创新,我还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形成了自己的图式语言和绘画技巧,这是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是我对于园林更加细致入微的探索,于是我再一次回到意象的概念中,以抽象的手法、青绿的调性去表现园林,营造出我眼中的江南特有的肌理。
苏州日报:你如何看待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关系,艺术在你的生活中扮演着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姚永强:艺术创作不是生活的翻版、备份,而是艺术和生活的完美融合,艺术是生活的提炼、加工和再创造。艺术家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内容,运用到创作中去,反过来又充实人们的生活,给人们带来新的享受。就像之前长期忙于采访拍摄等诸多实践,从东山、西山到镇湖、石湖……步履匆匆,快节奏里依然不忘绘事,就当忙里偷闲,每每握管铺纸,心就定了下来,静谧的山水让我神逸心闲。所以笔耕墨耘已经融进了我的生活,成为我人生中无可替代的一部分。
 
记者手记 何以“十二集”
 
何以“十二集”?我带着这个问题开始了与姚永强的对话,与他的交流不算少,但每一次交流都会有新的收获。
姚永强是位极洒脱的艺术家,平日里他会在曲园磨墨、浇花,与来自各文艺家协会的友人交流碰撞,是位名副其实的“曲园散客”。他说,“散客”在他的认知里有两种状态,一方面是指三三两两来看园林的游人,另一方面便是艺术家与园林的相处状态,恰到好处,自在无拘。而这一次采访,不在曲园,而是约在“十二集——永续的艺术作品展”即将亮相的有南艺术馆。
竹辉路上,这处专注当代艺术的场馆于12月12日这一天,尝试着与传统文化开启一次时空对话。“优秀的传统文化到了今天,我们在思考如何将之融入当今的语境和社会。从媒体记者到文艺创作者,我从未放弃思考与尝试激活那些传统手艺的生命力。”他说,或许是鲜活的绘画,或者是鲜活的思想,去重新对这个物品的手艺进行一次新的构筑,让它根植在我们的生活中并得到一个个支撑,这个支撑不单是物质上的,还必须是精神上的。
“这次合作的手艺人大多是年轻人,他们有的为‘艺二代’,也有不少人经过了专业的学习,或有留学背景,他们渴望在传承父辈的艺术之路上创新发展,我们不谋而合,可以说这次展览是一次双向奔赴,也是一次双方合作的范例与尝试。”姚永强表示,他们保持着对传统美学的探求与创新,在吴文化的滋养之下,以苏州文化为根基,他们将东方审美融入创作,对文化的认同与追溯,让他们集聚于此。“当传统照进当代,当美学介入生活,探索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探究城市生活美学的诗意表达,发掘文化产业的品牌逻辑,正是我想要达到并展现的。”他说。 
 
 
人物介绍
 
姚永强,1974年生于苏州。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苏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苏州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兼职教授、硕导,姑苏宣传文化重点人才,苏州市第三届优秀中青年文艺工作者。现任苏州市文艺之家主任。
 
 
 
(本稿来源:《苏州日报》 作者:罗雯  魏敏)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