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场?飞机厂!
4月26日,苏州市召开航空航天产业大会。
在此次大会上,大飞机苏州产业研究中心、大飞机苏州(太仓)航空产业园、大飞机苏州(工业园区)产业园落户苏州,集中签约了78个航空项目总投资达236亿元。
在此次大会上,苏州发布了《苏州市发展航空航天产业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和《苏州市促进航空航天产业发展若干措施》。
就在网上“最强地级市要不要建自己的机场”话题至今依然热度不减之时,这个大会显露出苏州不一样的、更大的雄心壮志——要什么飞机场?我要的是飞机厂!
苏州雄心
航天是当今世界最具挑战性和广泛带动性的高科技领域之一。苏州综合实力较强、制造业基础雄厚、区位交通、等各方面优势叠加,发展航天航空产业有较强优势。
我们可以把此次大会上苏州定下的“小目标”提到前面来说:力争到2023年集聚航空航天产业链相关企业超过500家,产业链营业收入达到600亿元,打造3至5个特色产业园,培育一批产业创新中心,建设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航空航天产业研发和制造高地。
苏州在航空航天产业制造基地建设方面,着力推进“一基地、多园区”发展模式,苏州各板块错位发展助力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太仓市致力培育航空航天产业集群;苏州工业园区汇聚了以大批外资航空装备企业;苏州高新区以军工航空航天企业为主;相城区重点打造航空航天材料、航空发动机等产业、姑苏区大力提升航空延伸服务能级;昆山市、吴江区主攻民营航空部件加工;张家港市、常熟市重点聚焦航空标准件和新材料。
苏州正在航天航空产业全面布局发力。在出台的《苏州市发展航空航天产业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中,定下了上述产业发展目标,主要发展大飞机产业、航天产业、通用航空产业、航空智能装备和航空功能服务;培育重点载体,建设“一基地、多园区”。培育一批龙头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单项冠军”企业。聚焦零部件精密加工、新材料推广应用、电子设备、智能装备等重点领域。成立大飞机苏州产业研究中心,建设航空航天产品创新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
为了《三年行动计划》的顺利开展,苏州市还发布了《苏州市促进航空航天产业发展若干措施》,从支持产业集聚发展、强化创新成果转化、加强要素投入保障、优化产业发展环境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如:对重大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分别给予最高5000万元和500万元的项目资助、300万元的安家补贴。
在发布的苏州市航空航天产业优选企业培育库企业名单,共有150家企业入选,未来将择优选取、动态补充、持续扩大入库企业规模。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许昆林在会上致辞,强调要举全市之力、汇各方之智,共同将苏州打造成为航空航天产业基地。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出席会议并讲话。
工信部装备工业二司一级巡视员徐春荣,西北工业大学校长汪劲松,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赵越让,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商飞首席科学家吴光辉,省工信厅厅长谢志成出席会议。
缘份和底气
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许昆林在致辞时说,苏州与航空航天事业有着不解之缘,国家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4位来自苏州;从神舟飞船、天宫空间站到北斗卫星,再到探月工程和火星探测,背后都有“苏州制造”的贡献。
诚然,航空航天产业作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极强的带动作用。因此,苏州全面布局发力,加快打造产业集群,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培育壮大骨干企业,积极主动融入上海大飞机产业生态圈,加快推动产业智能高端发展,全力打造特色鲜明的航空航天产业新体系,正是集齐了天时、地利、人和。
许昆林表示,发展航空航天产业,苏州将提供最优服务保障。打好“政策牌”,确保政策“一出台就落地、对标准即享受”,直达基层、直达企业;打好“金融牌”,综合运用信贷支持、融资租赁等方式,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向航空航天产业倾斜,支持航空航天优质企业挂牌上市;打好“人才牌”,为重大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提供项目资助和安家补贴,积极合作培养高层次产业人才。
诚如许昆林书记说说,自古以来,苏州便是一座物产丰饶的鱼米之乡,苏州人在辛勤耕耘脚下土地的同时,也从未停止仰望星空。在苏州碑刻博物馆,珍藏的四大宋碑之一——天文图,它记录下千年前人们对星空的追寻,国际天文学界称其为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象实测图。
进入新中国,在国家的航天事业中苏州有4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淦昌、程开甲、杨嘉墀、王大珩。这个奖章的获得者,全国加起来也就23位。
从神舟飞船、天宫空间站到北斗卫星,再到探月工程和火星探测,背后都有“苏州制造”的贡献。从仰望星空到飞向蔚蓝,苏州对广袤天宇的探索持续追寻。
是什么样的强大优势能让苏州决定将这一领域成为下一个重点产业?苏州的底气在哪儿?
一直以来,苏州在装备制造业领域基础优势强,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的浪潮中,苏州更是着力推进苏州制造迈向中高端。苏州毗邻上海,区位得天独厚,交通便捷通畅,沪苏同城化效应不断加强,国产大飞机市场前景巨大。健全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体系,为苏州创造优越的区位条件。
苏州加快推进航空航天产业制造基地建设,着力推进“一基地、多园区”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各市、区资源禀赋优势,全力打造一批航空航天特色产业园,积极引导产业链企业入园集聚发展。
苏州积极引入知名科研院所,联合建立西工大太仓长三角研究院、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海鹰空天材料研究院、中科院地理所苏州基地、空天院苏州研究院、北航苏州创新研究院、南航苏州研究院等重大创新机构,高端要素加速集聚,为航空航天装备产业的核心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苏州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中国制造业重镇,苏州已建成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2020 年全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总产值首次破万亿元。全市聚集了通用电气、新宇航空、赛峰、长风航空、迈信林、力源液压、卓能电子、航天工程装备、舍弗勒航空轴承等航空航天零部件及其配套企业 200 余家,涉及动力系统、机电系统、航电系统、航空材料等多个领域,产业链安全性、完整性和先进性显著提升。
整个苏州都在造大飞机
苏州的“大飞机”产业蓝图越来越清晰了。
制造出一台大飞机据说需要600万个零件,大到航空发动机的主引擎,小到航空餐车的一颗螺丝,每一项零部件都显得十分重要。根据苏州市工信局资料显示,目前苏州十个板块,对于航空航天产业布局各具特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整个苏州,都在造大飞机!
首先是太仓。2021年,太仓安排重点项目172个,其中航空航天产业项目近30个,总投资超200亿元。举办中国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峰会。签约引进中科院金属所航空叶片、舍弗勒航空轴承等项目,目前太仓航空产业产值达百亿规模。
近年来,太仓主动接受上海航空产业辐射,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机遇,依托西北工业大学在“三航”领域科研创新优势及区内企业在精密零部件制造方面的生产技术优势,制定《太仓市航空产业发展规划》,主攻航空零部件精密制造、航空新材料、专用无人机、航空服务业等四大领域,全力打造“做航空、到太仓”产业名片,设定500亿元航空产业发展阶段目标,将航空产业定位为五大主导产业之一。
再说苏州工业园区。如今,园区已经形成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两大支柱产业,航空装备产业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核心部分,相关制造业生产企业 50 余家,6 家企业纳入商飞批准供应商清册(ASL),占全市三分之二,2020 年行业产值规模超 100 亿元。
还有张家港。就在不久前,总投资40亿元的天兵科技运载火箭及发动机智能制造基地在张家港开工。2022年建成投产后,工厂将具备年产30发液体运载火箭和300台火箭发动机的能力,预计年产值超50亿元——天兵科技是中国商业航天领域第一家开展新一代液体火箭发动机及中大型液体运载火箭研制的高新技术企业。
在苏州市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大会上,8个园区项目现场签约,围绕大飞机产业链加速布局,园区也豪迈地写下“任务书”:定航空航天产业三年倍增计划,高起点规划建设大飞机航空产业园,力争到2023年,集聚航空航天产业链企业超150家,产值超200亿元,实现企业和产值双倍增。
其他版块也是一样,苏州“十虎”个个争先,然而又各有侧重,紧密合作。苏州凭借原有强大和完整的工业产业链,正在开创航空产业发展新局面,正在抒写大飞机产业发展的新篇章。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深入推进,在各方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下,苏州必将打造成全国航空航天领域协同创新高地、产业高地和人才高地,为推动我国航空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可以仰望的未来,中国大飞机将飞跃广袤的大陆和辽阔的海洋,中国的宇宙飞船将载着中国宇航员进入空间站、拜访广寒宫并踏足火星。待到新中国一百岁时,中国航天器会直抵太阳系深邃边缘的无尽苍茫——能够为中国人的星辰大海之梦作出贡献,苏州幸甚至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