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

发布:2019-02-19 19:29    来源:新民晚报社区版·长三角
“每条大街小巷,每个人的嘴里,见面第一句话,就是恭喜恭喜。”当听见这些新年歌的时候,感觉空气中都弥漫着喜庆的味道,听着心都散了,一心想着快点过年。无论任何人,在任何地方,这个节日都会像一个无形的纽带,把一代代人沉淀在一间屋子里。喜庆、热闹和团圆都是嵌入骨子里的符号,他们一起混到热腾腾的饺子汤里,再端上桌来。
忙碌了一年的你,最该在除夕这天,虚度时光。只有在这数天的时间里,你能理直气壮地卸下一身的烦恼,忽略手机里的各种信息,认真过节。用心陪伴家人,分享快乐喜悦,是一种幸福的虚度。用纯粹的心去感受美好,你收获到的能量,会让你温暖一整年。
最近一些年,“年味”好像在逐渐变淡。所谓年味,说白了,大体就是过年时候人们的那种“仪式感”。冯骥才说,人们对年有一种盛情,因为“年”是告别过去,面向未来的特殊时刻。
在过年的日子里,生活被理想化了,理想也被生活化了。年,实际是一种努力生活化的理想,一种努力理想化的生活。而当生活和理想混合在一起,就有了年的意味。喜庆、吉祥、平安、团圆、兴隆、长寿、富贵……这些都是年的意蕴,它们凝聚了人们对生活、对生命的所有的美好祝愿。
如今,过年很难再营造出一年一度生活享受的高峰。年的意蕴和劲头就随之滑落下来,年意就出现了一大片空白。所以人们就说,年味变淡了。
按习俗来讲,过年之前那几天,天天都该安排得满满当当,每天都有每天的仪式,人们也在这诸多仪式中不自觉得开始期待着新年的到来。这还只是年前,等这年真来了,准备一桌丰盛的年夜饭,一家人围坐一起看春晚唠家常,发红包、穿新衣、放鞭炮等等活动也是样式繁多,年味恰恰就是这样一个个小的“仪式”带给我们的感受。
随着年龄增长和时代变化,这些仪式正在悄然消逝和淘汰,仪式感自然也随之减退。
这其中有一部分是不可避免的。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过年是人们在平常日子里许下的美好愿望,在有效期的最后时刻得到了实现的大欢喜,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年夜饭尽管更加丰盛,却也和平常没什么分别,也越来越吃不出不同,新衣服也不是过年才能买,朋友更是随时能联系,春晚也没什么特别的吸引力。
这些仪式本是依人们需求而生的,可现在的我们,已然渐渐没有了这些需求。所以过年带给我们的喜悦感和期待感都在减少,说起来或许令人唏嘘,但却再正常不过了。
另一部分就是我们自身的原因:过年只意味着放假,放假只意味着吃、玩和睡懒觉。买了新衣服也不再等到初一才穿,打扫和布置家也只是草草应付,把传统都视为旧习,要自由不要约束,能省事就不要麻烦——于是精来简去,忽然发现一切都不对味了,去掉了这些仪式,年好像也不像年了。
既然要过节,既然是仪式,当然就需要给予一些重视,不能太过随便。若是太随便,便没有仪式感,没有了仪式感,年就过得太没意思。人们喜欢用《小王子》里的话来解释仪式:“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平淡生活里,人总是需要些仪式感的,它能让本来无意义的生活变得有那么一点意义。所以,既然是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如果你想重拾旧时记忆,过一个充满年味的年,那就花些心思,行些仪式,无论是认真地贴上一副对联,还是亲手包上一屉饺子,不需要大费周章,哪怕再小的仪式,都能帮你找回一些年味。
冯骥才的观点颇为点题,他说,“年味”并不是物质的丰盛,而应该是文化的丰盛。浓浓的年味,其实是被我们自己的无知所消解的。它缘于我们对自己的文化及其价值的无知,对人的精神生活需求的无知。 我们缺少的并不是对“年”的感情,而是“年”的新方式与新载体。我们要设法把“年”从生活中的必不可少,变为文化上的必不可少,使传承千载的生活的“年”,完美地转化为未来文化的“年”。
愿你在合家团圆的日子里,将一年的不快与挫折抛诸脑后,待12点的钟声敲响,就共同举杯,一杯送过往,一杯敬明天。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