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文教育的原则和愿景

发布:2019-09-25 20:45    来源:新民晚报社区版·长三角
1.全员参与和全学科协同的原则
新人文教育是面向人人的,全员参与的。 在新教育实验
中所有的课程都强调,在学生上需要全员参加。 我们不主张
过早进行人为的文理分科,让人文教育成为学文科的学生才
接受的教育。 因为我们认为教育不是制造更多不公平的手
段,尤其是基础教育,更不是一个培优的教育。
除此之外,我们在有一些课程之中还特别呼吁教师全员
参加。 比如艺术教育,在新艺术教育之中,我们特别期待,即
使是非艺术教育的老师也能够用艺术化的教育,让自己的课
堂变得更加生动多姿。 在道德教育、科学教育中也具有这样
的特点,没有全体教师的科学精神和道德素养的提升,就不
可能有真正的科学教育与道德教育。
在新教育实验中, 人文性又是所有学科的重要基石之
一。 因此,如果所有学科都能够有意识地从新人文教育的角
度推进时,最终推动的不仅是新人文教育,同时还会让学生
因为该学科闪耀的人文精神,真正迷上该学科,从而在该学
科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全学科协同地推进新人文教育,取得
的不是叠加的效果,而是相乘的效果。
2.本土化与国际化并重的原则
新人文教育,需要进一步有匹夫有责的自觉和有舍我其
谁的担当, 努力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让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我们的教育中扎根。
新教育实验一直努力把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作为自己的主要责任。 明确提出了“活出中国文化的根本精
神”的主张,通过开发相关课程、推广“晨诵、午读、暮省”的生
活方式,以及开学日、读书节、毕业典礼等各种庆典和仪式,
把自己的根深深扎在中国文化的沃土上。 民族文化是形成个
人人格的核心,新人文教育要以民族文化为基础,使得年轻
一代理解中国文化的特性,能鉴赏中国文化之美,并将中国
文化之精神内化。
如果说本土化是扎根,国际化则是展翅。 在本土化的同
时,我们要引导学生树立全球整体意识。 使学生意识到人类
是一个拥有共同利益的联系紧密的整体,不居高临下而是相
互依赖与尊重。 有了全球整体意识,则会增强合作共处意识。
全球化背景下所出现的问题需要各国人民的合作努力来解
决,而这种合作恰恰是以尊重差异、形成共同体为前提的。 同
时我们要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在理
解和尊重的基础上“为我所用”。
3.尊重心灵自由与发展审辨思维的原则
自由是人类自古以来所追求的理想目标,因为追求自由
是人类的天性。 毫无疑问,新人文教育是追求自由的教育。 ?
尊重学生心灵的自由,教师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心灵自由
的人。 心灵自由的教师必然具有海纳百川的民主胸襟,这首
先意味着对学生的精神世界的信任和尊重,特别是要善待学
生的精神个性。 只有教师民主的阳光,才能照亮学生心灵的
原野。
同时我们认为,要想真正实现自由,需要培养和发展审
辩式思维。
我们所强调审辩性思维, 其含义可以总结为几个字:审
慎辨别,主动汲取,反思质疑,多元共存,积极承担。
无论大人、孩子,无论老师、父母、学生,通过对自由心灵
的尊重和对审辩式思维的发展,都将成为新人文教育的受益
者。
4.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多方协力的原则
新人文教育不只相信师生成长的力量,也相信社会的力
量。 在教育中,学校是专业机构,政府是领导机构,家庭和社
区则是非专业单位。 但是,学校、家庭、政府和社区不是相互
孤立的教育“孤岛”,而是彼此联系、互相补充的“环岛”。
,家校政社合作共育,围绕新人文教育问题进行精神交
流,就形成了一个特色更鲜明、力量更强大的教育磁场,“磁
场效应”会让所有参与者产生精神共振。 就当下而言,会有着
潜移默化的“不教之教”的良好效果;就长期来说,有着辐射
社会并提升全民教育素养的重要功效,学校、家庭、政府、社
会共同承担新人文教育的局面会逐步出现。
结语
2019 年 7 月,新教育人相聚江苏姜堰,探讨新人文教育。
我们形成如下共识。
幸福,是人类永恒追求的目标,也是教育必须完成的使
命。
我们乘着科学的翅膀,飞越了二十世纪,却遗憾地发现:
随着科技进步,人类的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改善,幸福并没有
随之水涨船高。
人,作为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存在,精神发育、心灵建构,
重要性丝毫不亚于知识的积累、技能的掌握。 重知识灌输而
忽视人文启迪,重工具理性而轻视价值理性,是教育的现代
性困境。
直到今天,我们的人文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问题与挑
战:目标的唯知识化,功能的工具化,形式的单一化,内容的
碎片化……为此,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为什么很重要?
因为,人文教育能够帮助教育回到原点,回归有教无类
和因材施教的初心;能够彰显个性,呵护人的尊严,增进个人
的幸福;能够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能够增强民族自
信心和凝聚力,助力实现国家民族的腾飞;能够促进国际理
解与交流交融,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为此,我们以新人文教育之名努力。
新人文教育,和新科学教育一起共同组成新教育的智识
教育课程,它遵循新教育实验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
宗旨,以培养并提升人文素养为目标,以学校、家庭、政府、社
会多方合力,通过阅读、对话、反思、实践等方法,协助教师和
父母养成人文情怀,帮助学生树立人文观念,学习人文知识,
涵养人生智慧,培养人文精神。
新人文教育,有着三大特点:一是强调对人的价值与尊
严的追求,二是强调课程融合与知识贯通,三是强调阅读、对
话、写作、践行的结合。
新人文教育, 需要遵循全员参与和全学科协同的原则,
本土化与国际化并重的原则,尊重心灵自由与发展审辨思维
的原则,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多方协力的原则。
今天,我们汇聚在这里,不只是为了传播声音,更重要的
是为了推进新人文教育的切实开展。
接下去,我们仍然以行动代替语言。
我们要大力培养具有新人文素养的教师队伍。
我们要全力研发融多学科为一体的大人文教育课程。
我们要努力推进“独立思考,自主合作,探究创造”的新
人文学习模式。
我们要以强化“营造书香校园”的行动推进新人文阅读。
我们要以演化“培养卓越口才”的行动推进新人文对话。
我们要以细化“师生共写随笔”的的行动推进新人文写
作。
我们要以深化“晨诵、午读、暮省”的新教育生活方式推
进新人文行动。
我们要发展具有人文性的新人文教育评价。
我们知道,新人文教育肩负着时代的使命:在教育中,彰
显个性,保护尊严,无限相信师生成长的可能性。
新人文教育,要为每一位学生提供激发其潜能的多样化
课程,为每一位老师和父母提供适合其需求的个性化成长路
径,通过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帮助学习共同体中的每一个
人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曾经,火是方向,让人类远离茹毛饮血的蒙昧,迈向文
明。
如今,火是希望,在科学的铁墙铁壁之中,给人温暖。
未来,火是力量,让我们妥善驾驭更多科技,再接再厉。
亲爱的新教育同仁,我们坚信,每一颗跳动的心灵,都是
一粒宝贵的火种。
我们坚信,新人文教育之火,会让每一颗心灵熊熊燃烧!
心为火种,生生不息。
我们坚信,因为新教育的人文之火,我们的生活将因此
温暖,我们的生命将因此发光,我们的家园将因此幸福,我们
的未来将因此辉煌!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