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 灵魂不能下跪(上)

发布:2021-08-30 11:25    来源:新民晚报社区版·长三角

我与冯骥才先生经常见面,一直对他的文化与教育情怀敬佩不已。他是中国最优秀的作家之一,先后出版各种作品近百种,其中《啊》《雕花烟斗》《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神鞭》《三寸金莲》《珍珠鸟》《俗世奇人》等均获全国文学奖,《感谢生活》获法国“女巫奖”和“青年读物奖”,并获瑞士“蓝眼镜蛇奖”。

他完全可以继续创作,写出流芳百世的作品,并为自己赚得万贯家财;他还是中国文人画的大家,卖画也可以发家致富。但是冯先生没有这样做,他为中国的民间文化“全家总动员”,东奔西走;他发动了全国范围的民间文艺的普查,为那些即将消失的城市、即将消失的文化留下最后的信息。

看到冯先生写的一篇题为《城市可以重来吗?》的文章,他在文章中说,开始对外经济开放和现代化的时候,我们并没有站在现代文明的立场去审视过去和面对今天,脑袋里热烘烘,依旧是“破旧立新”和“旧貌换新颜”那一套,所以用前所未有的力度“建设”城市,导致六百多个城市的历史生命被一扫而光,“性格形象消失了,年龄感没了,个性记忆被删除得干干净净,我们已经无法感知认识自己城市的文化性格和精神历程”。

冯先生坚定地说:“城市是不能重来的!”城市不是一个巨大的功能性设施齐备的工作机器与生活机器。城市首先是一个生命,有命运,有历史,有记忆,有性格。它是一方水土的独特创造——是人们集体的个性创造与审美创造。

如果从精神与文化层面上去认识城市,城市是有尊严的,应当对它心存敬畏;可是如果仅仅把它当作一种使用对象,必然会对它随心所欲地宰割。他告诉我:“珍惜城市精神文化的人,一定会精心地保存自己城市的历史,因为城市的灵魂在它的历史里。”作为一个曾经担任苏州市副市长的城市管理者,我知道先生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多少有些无奈。

我对冯先生说:“其实许多问题的答案都在教育。如果我们的领导干部真正地尊重专家,真正地懂得文化,一定可以少做不少愚蠢的事情。”先生赞同我的观点。记得有一次,我在政协的常委会上作了一个发言,先生马上给我一个纸条,表示完全支持我的观点。条子上的落款是“大冯”。

同时,他亲自给《文汇报》总编打电话,希望发表我的文章,并在全国开展一个关于教育问题的大讨论。虽然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文章没有发表,讨论也没有开展,但是先生对于我的褒奖,对于教育的情怀,一直让我感佩不已,铭记在心。

2007年6月23日,“水墨诗文——冯骥才江南公益画展”在苏州博物馆新馆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怀西、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王立平、著名画家韩美林、万科老总王石、影视明星赵文瑄等专门从外地赶来参加开幕式。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王荣,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文联副主席言恭达,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江苏省文联党组书记等也参加了开幕式。

我有幸主持了开幕式。我说:“冯骥才先生作为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主任,不仅具有精深的文学和艺术造诣,更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他牺牲了自己大量的个人创作与休息时间,甚至以透支个人生命的方式,为抢救中国民间文化进行着‘一个人的战争’。冯先生与苏州有缘分,他当初决定卖画抢救遗产的时候,是为了周庄的一幢老房子;他学画的时候,临摹最多的也是苏州的文人画。所以,我提议为冯先生的义举鼓掌,表达我们的敬意。”

中国音协副主席王立平第一个发言。他与冯先生相交已有二十多年,这位曾经写出《太阳岛上》《驼铃》《大海啊,故乡》等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并且为电视剧《红楼梦》谱下不朽名曲的艺术家,在代表民进中央发言的时候,一反常规的形式,动情地说:“冯骥才是一位了不起的文化人,是一个高人,一个好人,一个贤人。我喜欢冯骥才的文章,他的作品我总会从头读到尾,今年我却只读到他的两部短篇,他的时间都用来做什么了?他去画画了。我喜欢他的画作,清新雅致是中国文人画的代表,但他的画呢?画卖了。我喜欢他的为人,他为文化做了很多的事情,把抢救民族文化当己任,奔走于市井和田野,感动了一批又一批的人加入进来。在当今这样追求物质化的社会中,他的行为对我们有很大的启迪,同时也感到一丝悲壮,我想说,冯骥才是我们的带领者。”

著名画家韩美林也是冯先生的好朋友。他说:“冯骥才所做的民间文化遗产抢救是对社会的一项贡献,作为冯骥才的‘铁杆队员’,我自己会倾力支持他。我曾经到过陕西的一个偏远山村,那里的艺术团大篷车走到哪座村子,都会引来全村的人,大家就坐在土里,戏台就搭在木板上,演员在台上很是带劲儿,一丝不苟,比比那些没有十万、二十万请不来的所谓名演员,我们为什么不去支持民间的艺术家?我就是民间文化抢救的‘铁杆队员’。”他还当场决定拿出自己的一幅画支持大冯的事业。王立平与韩美林先生的发言,让我想起了古代文人之间的美好唱和。

万科老总王石一早专门从杭州赶来。他本来准备用一百二十万元购买大冯的《心中十二月》,但是已经被人捷足先登,只好以六十万元买下了四幅冯先生的心爱之作《风物四时图》。王石讲自己是被冯骥才的义举感动而来的,一个企业有名了,赚钱了,就应该将社会责任作为自己的责任去分担。为了民族文化,一位画家尚且如此,一个企业更应该多做贡献。“阳光下创造利润,感恩心回报社会”——王石的这句发言掷地有声,闻者动容。

在2004年第一次为民间文化抢救举办公益画展的时候,就有人问过冯骥才,依靠你一个人的力量,去做这样一项庞大的文化工程,那不就好比是“精卫填海”吗?冯先生当时就说:“我欣赏的是精卫精神,精卫是我的偶像。这次画展的序言就是《精卫是我的偶像》。”

在南京展出的时候,冯先生说:“当这些画从自己的画室取下来的时候,的确有‘家徒四壁’的感觉,但为了民间文化卖出自己的作品,虽有不舍与留恋,却会更加激发出一名艺术家无穷的创作热情。”在撤展的时候,他很是幽默地对记者说:“我还有很多美的画作藏在心里,你信吗?”坦然中有些悲壮。

身高一米九二的冯先生在最后的答谢发言的时候,有点像明星。他把话筒在胸前双手举着,说:“虽然我的工作很辛苦,但并不孤独。卖画原本是艺术行动,有这么多的友人加入进来,艺术行动变成了情感行动。我们是文化人,我们应该为我们的文化做些事情,而不是用文化去赚钱,所以为了民间文化我卖画的钱一分不留全部捐出来。”

这次展览的四十六幅作品,在展览之前就已经全部名花有主,一共为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筹得三百五十八万元资金。我一直认为,冯骥才先生卖画,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象征,是中国知识分子对时代的一种责任,对文化的一种救赎。其实,我们经常习惯于批评,习惯于埋怨,习惯于坐而论道,如果我们真正地行动起来,真正地贡献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力,真正地有冯先生这样的精神,我们是可以改变这个世界的。

(选自朱永新《每朵乌云背后都有阳光》,人民文学出版社,点击阅读原文可购买签名版)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