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面前,教育应该做什么?

发布:2020-03-15 20:32    来源:新民晚报社区版·长三角

年年岁岁花相似,今年春节大不同。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一场让人措手不及的灾难,让年味中弥漫着忧虑。
作为教育研究者,记得汶川大地震发生时,作为“教育党”的民进会员,我和冯骥才先生在第一时间赶往北川,帮助抢救羌族文化遗产。我们的新教育团队,也在第一时间带着我们的童话音乐盒和治愈图画书去灾区,在八一帐篷学校和师生度过了那段痛苦而美丽的时光。北川教育局,也在灾后很快加盟了新教育的大家庭。我们为灾区的教育重建,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那么,这一次,在灾难面前我们应该做什么?许多民进会员第一时间提出,作为“教育党”的我们,如何发挥专业的优势,通过我们的专业引领,帮助困守在家中的校长、教师、父母和孩子做一点实实在在的事情呢?这些天来,我和新教育团队也一直在商量、讨论,边思考,边行动。新教育研究院新学校管理研究所推出了“云伴读”计划,带领校长、老师们读书,他们提出:疫情期,让校长、教师不“孤读”。新阅读研究所组织了“新阅读、喜说写”公益活动,特邀全国榜样说写教师、优秀萤火虫义工、优秀新教育种子教师免费陪孩子们喜阅说写。新家庭教育研究院启动了“新家庭,心行动”亲子日常活动打卡。新教育一道研学中心推出了“21天读写成长计划”。新生命教育研究所也正在酝酿认识疫情,珍惜生命的相关课程,推出了生命教育电影课。等等。
为阻断疫情向校园蔓延,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教育部日前下发通知,要求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学生在家不外出、不聚会、不举办和参加集中性活动。但延期开学后,孩子的学习怎么办?全国多地、多校、多所教育机构开展网络教学,包括开设直播课程、提供公益性学习资源等,课程内容既有针对中高考和边远地区学生的课业辅导,也有指导学生居家运动的特色课程,确保孩子们不落下学习进度,真正实现“停课不停教、不停学”。
网络教学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的保障性作用,但其实用性早已不局限于这样的特殊时期。近年来,线上教学、虚拟课堂、远程教育等在我国发展迅速。线上教育机构空前活跃,教师、学生、父母参与网络学习也非常活跃。就在不久前的2月2日晚上,我在新教育的“云伴读”上开设公益讲座,同时有21500余人听课。我们新教育的“新阅读 喜说写”公益课2月6日上线,提供给全国80多个新教育萤火虫城乡分站,一天报名的学员就达到了25698人,其效率之高、覆盖范围之广可见一斑。这也为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互联网在何种意义上改变了我们的教育生态?如何真正实现网络学习与线下学习的融合与合作?如何实现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的优势互补?可以说,网络教学正在改变整个社会教育资源的分配方式。这次疫情中,网络教学既体现了其价值,也启示我们,需要更加系统地规划和建设线上教育资源平台以及相应的教学评价机制,从而在全社会形成更加立体、高质量的教育体系。
但是,我觉得仅仅关注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作为一个教育者,我觉得,这个时候,更重要的是坚守教育的根本,反思教育的目的。比起拉下几个月的功课更为重要的是,面对这一自然加人祸的灾难,我们要用什么来教育我们的孩子?我们能不能把灾难当做教材,把危机变成机遇,真正地重新构建我们的教育?
 面对这样一场疫情,我们除了教会孩子如何做好个人防护、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还应当传递哪些有价值的理念和认知?一线医护人员的执着坚守、各条战线上工作人员的无私奉献、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精神,在疫情防控中都得到集中体现。一幕幕感人的场景也可以化作课堂的养分,让孩子们乃至全社会共同思考,在生命面前,个人、集体、政府乃至全社会的所为与应为。今天的孩子,就是未来的专家、医护人员、公务员等社会成员,不同的社会角色究竟要如何对待生命、如何理解责任,这涉及生命教育、科学教育、社会教育、道德教育、责任教育等等,是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修的人生功课。
这些内容,也融合了最鲜活的各类学科知识。对生活的反思与学习,让孩子乐学、好学,本身就是最好的功课。
为了阻断病毒传播,近期许多人都在家中没有外出,不少日常工作忙碌的父母、老人也得以有更多时间陪伴孩子。这恰恰为我们关注家庭教育、思考如何与孩子沟通提供了一个契机。教育往往是从家庭开始的,父母今天的样子,就是孩子明天的样子。对于一些家庭来说,这段时间可能是少有的亲子24小时共同生活的宝贵时光,如何利用好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从亲子共同阅读,到亲子共同游戏,再到父母和子女促膝长谈,广大父母应该珍惜与孩子朝夕相处的时间,好好担当起家庭教育的责任,才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带来更多积极影响。我们特别鼓励父母和孩子一起,选取这次疫情中的一些现象为主题,完成一次共同的作业,共同查资料、共同讨论,在疫情过去之后形成一份小小的研究报告。这不仅将是一次有效的思维训练,也将成为父母和孩子共同的珍贵记忆。
 通过这次疫情,我们能深刻地体会到,教育不仅仅发生在校园。生活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无论是通过网络进行远程教育,还是更加重视家庭教育,每一个环节都能成为课堂。用好这些课堂,不仅能让孩子学到更多东西,对老师和父母来说同样也是一种进步和成长。我们的每一个行动都是在教育孩子,也是在改进甚至重塑我们自己。我们的模样,就是世界的模样,就是明天的模样。
正是上述这一系列的思考,引出了我们面前的这本小书。2月4号早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分社社长李永梅给我发来一个消息:“朱老师您好!看到您在疫情期间的奔忙,尤其是网课,给老师们特殊时期的营养。我在想,咱们是否可以约几位作者,每位写一篇面对疫情的教育时论,特别是关于教育伦理的,您觉得如何?”她告诉我,他们出版社紧急组织了一本学生心理防护手册,如果教师这边有一本,就相映成趣了。恰好,那天早晨我完成了给《人民日报》的一篇文章《面对疫情,教育大有可为》。我不由分说地就答应了。
面对只有3天的组稿和写作时间,我首先想到的是我的学生。“打虎要靠亲兄弟,打仗要靠子弟兵”。他们大多是心理学的博士,受过良好的专业训练。如今许多人都在从事教育工作,对教育也比较熟悉。于是,请苏州大学心理咨询咨询的陶新华博士通过微信群联系大家,数十名学生踊跃报名,当天就开始了写作。陶新华博士作为总协调,全天候与每一位作者保持密切联系。
我们建立了一个工作群,24小时轮番上阵。大家非常努力,许多人通宵达旦地工作。今天早晨4点45分,我收齐了书稿。通读一遍,质量距离我的期待还有一定差距。于是,我修订了所有的问题标题,调整了书稿结构,对每一章提出了修改建议。李永梅和出版社的杨坤老师,协助我一篇一篇地过堂,终于在规定的时间内拿出了现在的书稿。
说一句老实话,现在,我心中仍然是忐忑不安的。虽然过去听说过“非典”速度,但是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拿出一本书稿,我自己也难以置信,的确没有把握。感谢互联网,为我们及时沟通、随时联系提供了便利。感谢我的学生们,一声召唤,大家放下所有的事情,倾注心血为一线老师们奉献了这本小书。感谢华东师范大学的李永梅社长和杨坤老师,以及美编、校对、印制、发行人员的高效率劳作。我也很欣慰,在灾难面前,我们新教育人,我和我的学生们没有缺席。
2020年2月,写于北京滴石斋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