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会客厅:来了不是客 共探创新路

发布:2021-08-25 13:37    来源:长三角时讯

在苏州自贸片区,有个自贸会客厅,这是苏州自贸片区畅通政企沟通桥梁的一个重要举措。8月24日,苏州自贸片区举行第十五期自贸会客厅特别活动,专家、企业家、政府相关人员济济一堂,围绕“双循环”格局、“沪苏同城”等话题展开交流探讨,为苏州自贸片区今后的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当好制度创新的勇敢探路人

2019年8月26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同年9月1日苏州自贸区挂牌。

设立两年以来,苏州自贸片区累计形成全国全省领先的制度创新成果100余项,其中4项获评国务院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最佳实践案例”,25项在全省示范推广。

作为苏州自贸片区畅通政企沟通桥梁的重要举措,自贸会客厅已举办14期活动,累计吸引261家企业、515人次参与,已成为片区企业合作伙伴、专家和管委会多方参与、脑力激荡、协同创新的互动交流平台。

此次自贸会客厅特别活动邀请到了10余位重磅嘉宾,包括全球500强跨国公司中国区高管、上市公司创始人、顶尖咨询公司合伙人和国家高端智库负责人等,以“融入双循环 沪苏同城化 苏州自贸片区高质量发展”为题进行圆桌讨论。

当好“双循环”的卓越先行者

自贸试验区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重要枢纽,向外看须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向内看可深度参与区域协同发展。

两个小时的时间里,来自高端制造、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管理咨询行业的企业代表,分别从企业需求视角,为苏州自贸片区如何对标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制度创新、融入双循环建言献策。

欧莱雅早在1996年就开始了在园区的投资布局,目前产品与服务立足苏州、辐射全球。欧莱雅北亚区及中国区副总裁兰珍珍说,苏州自贸片区设立两年来,她看到了许多政企合作共谋创新的案例。下一步,欧莱雅将继续增加投资,对苏州工厂进行扩容升级,充实欧莱雅苏州在全球的战略角色,将其建成为“主动脉”,为中国乃至亚太区源源不断“输血”“造血”。

通用电气医疗(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徐俊同样对苏州自贸片区的营商环境频频称赞,他认为,疫情冲击下全球的供应链安全值得进一步研究,苏州自贸片区在这一领域可以开展更多有益探索。

在丹纳赫集团中国区副总裁韦春艳看来,苏州自贸片区的许多制度创新都紧跟企业需求,丹纳赫也是其中的受惠者,期待苏州自贸片区在物流服务、金融环境等与企业有更多交流互动,加速推动更多跨国企业的本土化发展进程。

当好“沪苏同城化”的优秀执旗手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十四五”实施方案》从国家战略布局的角度提出“积极推动上海与近沪区域同城化”,苏州自贸片区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协同、社会民生、消费引导等方面积极开展实践。

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士林以“关于沪苏同城化的一些理论认识和思考”为题作交流分享。他认为,在地域上,不能只看到毗邻区;在历史上,不能只看到当下;在观念上,要敢于破旧立新;在发展模式上,要充分结合中国国情;在发展路径上,要避免以往的路径依赖。

谈及沪苏同城化,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陈玉东表示,苏州工厂是博世在中国最重要的研发制造基地,在沪苏同城化的大背景下,博世苏州工厂积极承接上海研发总部的溢出效应,为自身研发能力带来持续的提升。苏州自贸片区的建设步入深水区,这对于企业来讲充满机遇,希望未来在关键零部件的进口、沪苏两地人员流动等方面再做探索,为企业排忧解难。

关于自贸区建设,强生(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阙非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自贸区是一个开放合作的平台,这与沪苏同城化的内涵不谋而合。“就强生苏州而言,我们不断加强与上海创新中心的联动合作,共同推动行业创新发展,希望下一步在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等方面得到政府的更多支持。”

围绕生物医药发展,苏州自贸片区开展了全产业链的集成创新。再鼎医药首席商务官兼大中华区总裁梁怡建议,苏州自贸片区应该聚焦“学”和“研”,加强与上海的交流,融合沪苏两地优势,推动苏州的创新资源和上海的高校、医院资源的合作,携手促进创新型产业腾飞。

两年的建设成果在为苏州自贸片区打下了深厚根基、擦亮了鲜明“底色”的同时,也为未来的发展抛出了新的“航标”。

“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面对多重历史性机遇叠加期,苏州自贸片区将持续聚焦产业创新、开放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积极借鉴探索、先行先试,全力构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主动融入和服务长三角一体化、沪苏同城以及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以营商环境的‘软实力’构筑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努力在建设一流自贸试验区新征途中彰显‘园区精神’、贡献‘苏州样本’。”谈及苏州自贸片区的发展前景,苏州自贸片区管委会副主任孙扬澄充满信心地说。(唐晓雯 冯丹霞/文  周志杭/摄)


声明:本网站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电话:0512-65733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