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底下种好碧螺春” 长三角一体化苏州赴上海对接说明会在沪举行
“大树底下种好碧螺春”
长三角一体化苏州赴上海对接说明会在沪举行
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许昆林在大会上致辞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更好地服务上海三项新的重大任务落地和“五个中心”建设,加快构建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接轨上海新格局,11月20日下午,苏州城市推介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东方滨江大酒店举办。此次大会由中共苏州市委、苏州市人民政府主办,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支持举办。
上海市副市长彭沉雷在大会上致辞
上海市副市长彭沉雷,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有关领导,以及上海市发改委、经信委等16个相关部门领导受邀出席此次大会。会上,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许昆林,上海市副市长彭沉雷先后致辞。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亚平介绍了苏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作城市推介。
大会现场
许昆林在致辞中表示,长期以来,苏州的发展得益于紧邻上海的独特区位优势,得益于上海的辐射带动。今年以来,苏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始终坚持学习上海、对接上海、服务上海、融入上海,积极承接上海卓越全球城市和“五个中心”建设溢出效应,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苏州将始终坚持以上海为龙头,深度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建设,找准定位、深化合作,在迈入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积极探索“沪苏同城化”新路径。
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亚平介绍介绍了苏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作城市推介
党的十八大以来,苏州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贡献了重要力量。如今的苏州,历久而弥新。2019年,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继续走在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2万亿元,位居全国城市第六位;综合经济实力保持地级市第一,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3.82岁,位居第一。
今年自二季度以来,苏州全市经济运行有力回升、稳定向好,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4%,实际使用外资增幅达到20%;1~10月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5%,取得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签约现场之一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上海的辐射引领,正是基于“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让苏州“在大树底下种好了碧螺春”。自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苏州紧扣“一体化”“高质量”两个关键,全力推动与上海对接融合、协同发展,奋力描绘“主峰高耸、次峰烘托”的壮丽画卷。
经过多年努力,两地轨道线网日趋密集,交通互联、基础设施融合对接的成果一项接一项的诞生,缩短了沪苏协同发展的空间距离,如今,两城变“同城”,往来如“串门”的期盼与目标已经日趋成真。
签约现场之二
苏州北站扩建后将牵手上海虹桥枢纽,共同承担长三角客运中心功能。沪苏通铁路一期工程已于今年全线运行,苏州轨交S1线、10号线将分别与上海轨交11号线、17号线实现对接。沪苏两地快速路网也是日趋通畅,崧泽大道—锦淀公路、城北路—岳鹿路等省际断头路建成通车;本月初,正式贯通的东航路—康力大道工程,将青浦到吴江的交通时间,由40分钟缩短到5分钟。
通过两地携手合作,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正成为沪苏产业协同的生动写照。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星期天工程师”到浦东开发开放,长期以来,沪苏在人才、技术和资本等方面交流互动十分紧密。近年来,苏州对接上海金融、贸易、航运等领域,持续强化先进制造、现代物流等产业配套,与上海协同发展、错位发展,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苏州研究院等一批龙头型“大院大所”相继投用,“上海张江·张家港飞地创新中心”等项目建设加速推进,苏州工业园区、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相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入选了G60科创走廊工业互联网标杆园区。
签约现场之三
当下,沪苏市民间的往来更加密切,区域优质生活圈的美好蓝图加速呈现。两地公共服务对接实现新突破,“长三角旅游友城卡”功能不断完善,上海游客乘上“旅游直通车”就能到苏州休闲度假;两地城市联动管理亦取得新进展,全面开通长三角“一网通办”综合服务,已开办30项企业服务事项和23项个人服务事项。
大会的最后,沪苏两地举行了合作签约仪式,共签署了90个专项合作协议和项目合作协议,包括平台经济项目12个,科技合作项目9个,产业合作项目19个,基础设施项目5个,公共服务项目11个,文旅与金融项目11个,政府合作项目11个,示范区建设项目12个。通过这些优质项目的落地实施,将推动沪苏两地在科技协同创新、产业融合发展、交通互联互通、生态共建共管以及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的更大成效,共同开启沪苏合作新篇章。(文/且久者 摄/朱桂根)
声明:本网站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电话:0512-65733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