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场干净了,道路宽敞了, 古城环境整治彰显“姑苏”新模式
最近一段时间,住在姑苏区的居民们到菜场买菜时发现,往日脏乱的菜场,变得整洁、干净、有序了。家门口的一些小店也“穿”上了新的衣服......这些变化,让居住在这里的居民们住的更舒心、更安心。
据了解,自今年2月11日以来,姑苏区针对辖区餐饮服务、废旧物资回收、五金加工、农副产品交易等“四类行业”开展专项综合整治行动,最大限度地消除各类隐患,全面提升辖区环境综合治理水平。截至目前,全区共检查在业有证有照“四类行业”主体7537户,累计限期整改3401户,已整改2325户,其中关停、查封1675户,业态调整31户,其余1701家按照标准和要求整改到位。
短短2个多月时间,姑苏区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各类商户经营逐渐规范,农贸市场环境大幅提升,一大批“老大难”“硬骨头”问题得到解决。
由“面”转向“点”,对顽固“病灶”实施精准集中整治
“菜场外,电动车停放区重新划了线,让大家规范有序停放;菜场里,地面、墙面、摊位的卫生保洁工作做得比以往认真了,给人以干净整洁的感受。”这两天,一直去新民桥菜场买菜的王女士对菜场的环境整治给予了肯定。
去年10月,姑苏区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对辖区环境秩序进行面上大范围的规范和清洁。此次“四类行业”综合整治行动,则是针对特定顽固“病灶”实施“外科手术式”的精准打击。整治对象由“面”转向“点”,范围缩小,但聚焦的精度更高,整治工作也更加精细、更加科学、更加协调。
农贸市场建设是一项民生实事,农贸市场的环境卫生也关系到市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自“四类行业”综合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姑苏区强化标本兼治:拟定《姑苏区农贸市场标准化建设规范》等4项试行规范和办法,制订全区农贸市场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工作方案及整治标准清单,会同各街道全面展开对属地农贸市场的调查摸底,重点整治市场内外部占道经营及乱停放、乱搭建、乱摆堆、乱涂贴、乱挂吊等“十乱”突出问题。来自姑苏区“四类行业”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计,截至目前,相关部门已清理市场主次通道95条、空置摊位及公共区域87处,拆除私拉乱接、重新套管布线115户,清运垃圾杂物约150吨,粉刷墙面、修补破损约5000平方米,在最短时间内取得了整治“脏乱差湿”的最大成效,基本实现了常态化管理目标。针对部分市场有“规”不依、执行力度不足等现象,姑苏区还研究出台《姑苏区农贸市场“5S”规范管理办法》,拟定市场日常管理考核标准及计分细则,细化明确市场日常管理10项重点,对全区农贸市场日常管理情况进行暗访测评,实施标准化管理考核,督促市场对标整改。
此外,近期,石路女性街72处临时售货亭被统一拆除换新颜,觅渡桥新天地20家餐饮企业全覆盖“明厨亮灶”,平江街道辖区景区周边63处违规排烟管道被拆除……一连串的数字,彰显着姑苏区把环境整治行动的重点,由城市表面向城市深处延伸,聚焦薄弱环节再发力的决心,彰显着姑苏区面对重点难点问题攻坚克难的信心。
“堵”与“疏”结合
联审联办“跨界”合作规范经营环节
开展“四类行业”综合整治,查封或停业不是目的,督促商家规范经营,消除各类隐患,解决各种突出矛盾才是根本。在整治过程中,如何整改才能符合标准?这成了困扰商户的难题。近日,姑苏区白洋湾街道率先推出现场集中指导并打造“样板房”的办法,使中海御景湾小区门口的10家餐饮店找到了整改“路径”。“街道在辖区选定4处有整改条件、各具特色的商家,邀请区环保局、区消防大队会同街道城管、市场监管分局对店铺装修进行指导,彻底解决商户‘想整改,却不知道怎么整改’的问题。”白洋湾街道城管办主任胡金华说。
精细化管理是“协奏曲”,不是“独奏曲”,在具体工作中往往需要“跨界”合作。姑苏区创新做法,提出联合预审,对主动申领“四类行业”服务证照的经营业者,实行联合行政审批服务。即申请人在区行政审批局或市场监管部门办理《营业执照》申领时,受理人员将申领人的基本信息告知街道,由街道组织市场监管、环保、城管、消防等相关部门对拟新开办经营场所进行现场检查并给予评价,如符合各部门要求的,则由区行政审批局或市场监管部门发放证照;如不符合要求,则暂停发放证照,由认定不符合的部门责令其整改到位,经现场验收合格后,再行证照发放。
联合预审将规范经营环节前置,大大减少了商户的负担。据介绍,在预审过程中,工作人员为商户提供专业指导,根据具体情况针对性整改,以达到恢复营业的标准,更是赢得了商户的点赞。4月19日,虎丘街道对停业改造后的3家餐饮店进行了复查,执法人员对照之前开具的整改通知,对问题逐一检查通过后,4部门联合填写《现场审核意见书》,允许商家恢复营业。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山塘街景区内绝大部分餐饮商户已加入“明厨亮灶”工程。下一步,虎丘街道将在山塘游客中心设置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站,对餐饮单位的后厨卫生、安全状况进行动态监控,并在景区入口设立安全公示栏,公示每家餐饮单位的安全星级及责任人,让游客玩得开心,吃得放心。
“自治”+“共治”
创新“工作法”提升整治成效
商户自觉加入环境整治队伍,主动对自家的经营场所进行自查自纠,这是近日出现在姑苏街头的一桩“新鲜事”。莫邪路784号的一家商户,自发撰写《莫邪路后庄餐饮业主委员会告白书》,号召周边11家餐饮店一同自行整改;学士街54号的商户,主动在店内安装油烟净化一体机,通过六层过滤,将油烟净化成干净的气体,对环境几乎没有影响;金阊街道阊门区域网格联动站牵头成立了辖区餐饮行业“自治联盟”,采取“自治+共治”的模式,让经营者互相监督,形成文明、规范经营的意识。
据悉,为了使整治更加有效率,姑苏区各街道结合辖区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形成了一套套行之有效的新方法。双塔街道针对辖区内“四类行业”存在的各种各样管理短板,创造了“721”工作法,即70%的问题用服务手段解决,20%的问题用管理手段解决,10%的问题用执法手段解决,在严格管理的同时也注重策略,完成“四类行业”生态大改造大提升,有效维护辖区商业发展活动。
沧浪街道对涉事经营场所引入“五色管理法”,对存在隐患问题的先出“黄牌”叫停,予以停业整顿。其后,对非法违法的亮“红牌”出局,予以查封取缔;对愿意转向的标为“白牌”,督促转向经营;对集中整改的标为“蓝牌”,开展联合整治,对整改达标或符合条件的发“绿牌”予以放行,并跟进监管。通过“五色管理法”的运用,能够将不同状态的经营主体合理分类,从而进一步厘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流程,有效提高了整治效率。苏锦街道将万达商圈“四类行业”商户列为第一批整治对象,采用“红、黄、绿”三色管理模式来对“四类行业”进行逐步整治。
姑苏区委常委、副区长薛宏表示:“下一步,姑苏区将坚持高标准持续推进整治,注重难点攻坚和扩面增容相结合,加强与‘331’专项行动、‘9+1’、环境卫生整治等工作相融合,积极探索‘四类行业’长效管理办法,推动辖区城市环境面貌持续改善。”(文:朱丹 冯丹霞)
声明:本网站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电话:0512-65733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