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中新重要合作项目—— 苏州工业园区
一张规划图管了24年
时钟回拨 24 年,1994 年同一片土地上,生长的还是水 稻和鱼虾。苏州凭借毗邻上海的区位优势,吸引了新加坡 政府和中国政府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我国第一个 跨国合作园区应运而生。之后的 24 年,"首批吃螃蟹"的人 们不断在这片"试验田"上大胆探索。园区成立伊始,就打 破国内开发区"边建设边规划"的惯例,一次性端出 70 平方 公里的新城布局,避免"走一步看一步"的盲目开发。
“一张蓝图贯穿到底 我们不能轻易动规划”苏州工业 园区党工委原副书记潘云官斩钉截铁地说。有了这个理 念,园区规划交给专家把关,即使党政一把手都不能干预, 24年下来,真的就和最初的规划图相似。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重要合作 项目,1994 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2018 年 5 月,商务部公布 2017 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在 219 家国家级经开区中,苏州工业园区位列综合排名第一 位,科技创新、对外贸易等关键指标也居于榜首。开发建 设 24 年来,苏州工业园区主动融入国家战略,汇聚全球创 新资源,成为改革开放活力最强、发展质量效益最高的区 域之一。
行走在 278 平方公里的苏州工业园区,8 万多家企业在 此落户,平均每天新增各类市场主体 60 多户。截至 2017 年,园区累计吸引外资项目 4277 个,经济总量达 2388 亿 元。与 1994 年成立之初相比,分别增长了 204 倍和 217 倍。然而谁能想到,这样一座非凡园区、创新之城,当初却 是从农田水乡中拔地而起的。以“亲商”来招商 一切为了企业着想。
以“亲商”来招商 切为了企业着想
此后,园区每年派人到新加坡"取经",大家陆续带回了 "敲门式"招商、一站式服务、"亲商"理念等先进经验。这些 当时的超前做法成功吸引了外商关注。24 年间,84 家世界 500 强企业相继落户苏州工业园区。第一家落户苏州工业 园区的外资企业是三星。公司负责人李成春至今都记得, 总部当初第一次来苏州考察,就被当地的设施建设和环境 打动,地面上看不到任何痕迹,但是在地底铺好了基础设 施,能帮企业来把建设成本控制在最低。这一“九通一平” 的理念在国内是首次提出。
不仅硬件跟得上,软件服务更是没话说。园区大胆创 新主动作为:由于苏州没有机场,当时跨国企业的原材料 空运来必须经过上海海关。为了提高效率,园区在国内首 创了"货物空陆联程中转模式",让企业可以在苏州交货、报 关,把物流时间缩短 30 个小时,成本降低三分之一。类似 的"先行先试"在园区不断涌现。首批出口加工区、首个保税区物流中心(B 型)、首个综合保税区……一连串的"首 创"和"第一"为园区营造出"不特有特、比特更特"的发展 环境,也为企业打通了不同环节的限制和阻碍,以体制机 制的创新激发更多市场活力。
解放思想 开启创新之路
2004 年,苏州工业园区成立十周年,彼时它已创下" 一天 1 个亿的 GDP,一天引进 4000 万美元"的惊人成绩, 国内前来学习经验的人群不断。可这背后,园区管委会 却在自我反思:单条腿走路,能走多远?苏州工业园区经 发委主任孙扬澄告诉记者,思考过后当时的园区领导提 出,不能光靠开放型经济,应该着眼于要有自己内生型的 企业和技术。
创新,开启了园区"外转内、量转质"的改革之路。然 而,此时的园区一无高等院校、二无科研院所,如何补齐 短板?一揽子招才引智的措施接连生效:建成纳米科技 园、生物产业园等创新载体,实施领军人才计划、成立创 业引导基金……园区逐步构建起创新生态,招商思路也 从"移大树"变为"育新苗",一批批自主科技型企业茁壮成 长。思必驰是一家由海归团队创办的人工智能公司, 2008 年落苏州时得到了人才薪资、办公场地等多重支持, 负责人郎海舰说,正是得益于园区的帮助,公司才能心无 旁骛的投入长期的技术研究,如今已经成长为国内人工 智能行业的领军企业。
向“中国开发区升级版”迈进
如今的苏州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 业比重从 54%提升到 71%,三大战略新兴产业从无到有 到产值迈上 1500 亿大关。随着全国首个开放综合创新试 验区、首批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区的获批,苏 州工业园区再次赢得改革红利,通过加快复制自贸区政 策,聚焦投资双向开放、贸易转型升级等领域。在 2017 年 国家级经开区考评中,园区综合排名和科技创新指标均 位列第一。凭借"勇于争第一、敢于创唯一"的精神,苏州 工业园区在 24 年间完成了从农田水乡到对外开放窗口, 从"世界工厂"到"东方慧湖"的华丽蜕变,成为"中国发展 速度最快,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开发区之一",并继续以敢 为人先的担当,推进更深层次改革,为打造"中国开发区 升级版"增添动力。
苏州市委常委、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吴庆文表 示,园区还将保持敢闯敢试的精神,打破固有思维和原有 体制机制的障碍,推动更高质量、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 开放创新,争当中国改革开放国际合作的先行区,把高质 量发展路子走稳走实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