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发布:2019-04-29 10:59    来源:新民晚报社区版·长三角
1989 年 3 月 26 日,如你的诗篇里那样春暖花开,紧随而
来的,却是星星坠下,匆匆离开。 没人知道你去了哪,山海关
的列车穿过了驶向光明的隧道,却没能发现疲惫而憔悴的文
字里仍有你的苦苦寻求,世间纷扰繁杂,我们终要在人间走
一趟,看看太阳,和心上人走在大街上从此再不提及过去、痛
苦或幸福,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每每提到海子,人们总是以天才称之。 是天才,还是诗人
已不重要,有文字继续温暖人间,也许就算心愿已了。
第一次看到海子的诗是在高中时, 同学甚是喜爱海子,
向我推荐了他的诗。 也是在那个时候,我完完整整地背完了
海子最经典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陌生人,我也为你
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
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泥土高溅,扑打面颊,活在这珍贵的
人间,人类和植物一样幸福 爱情和雨水一样幸福。 ——海子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
1964 年 3 月 24 日,安徽查湾村,一声啼哭,查海生降生,
这就是后来的海子。 海子的家庭并不富裕,父亲白天要去生
产队劳作,赚取些许的报酬,空暇之余还要忙着招揽裁缝活
补贴家用。
20 世纪 60 年代, 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向第二次现代化过
渡,而中国则刚刚开始第一次现代化。 从大跃进、人民公社运
动的洗礼中挺出的中国,正处于一个风雨飘摇的时期。 为了
填饱肚子,海子的父母亲遭受了太多的艰苦。
海子降世之后, 母亲因为困窘的生活无法供给奶水,没
有办法,父亲杀了家里下蛋的母鸡为母亲补给营养,可事与
愿违,母亲仍迟迟没有奶水。 不知是从哪听到的消息,红糖水
混合米糊可以代替奶水之后,父亲费了好大的周折才在供销
社买到一斤红糖。
海子是家里的长子,无疑享受到了家人最深沉的爱。 可
贫苦的生活并没有影响三个弟弟的降生,一边是生活更加的
拮据,一边是自己的童年有了更多亲人的陪伴。
海子的最后一首诗《春天,十个海子》,描述的正是童年
的时光:“那里的谷物高高堆起,遮住了窗户。 它们一半用于
一家六口人的嘴,吃和胃。 一半用于农业。 ”
当然,海子的童年并不全是田间地头,捉鱼抓虾,那个时
期的孩子已然有了一种诗人不易察觉的哀苦伤愁:“我则成
长孕育于荒野的粗糙与黑暗。 ”
我们最终都要远行,最终都要跟稚嫩的自己告别——海
虽然出身寒苦,海子的内心世界却十分富足,站在地间
田头,他渴望拥有更广阔的天地,这个无人问津的小山村,无
法困住他的脚步,他要探索,用仅有的一点努力和天赋。
查湾村终将成为过去,1979 年,15 岁时的海子考上了北
京大学法律系,也是大学时期认识了后来的知己——《十月》
杂志的编辑骆一禾。
世有不公,当海子即将从北大毕业,被分配到石家庄法
院的民事法庭实习的时候,所见所闻令他错愕。 几个同届毕
业的实习生,面对一场出轨离婚案件,男方出轨却提出离婚,
女方苦苦哀求不愿离婚,事件到了最后,因为男方不同寻常
的背景,最终法院还是判了离婚。
就在那一刻,一直被奉为至高神圣的某些信条在海子的
心里轰然崩塌。
毕业之后, 海子被分配到中国政法大学的校刊编辑部。
也是在这一时期, 海子结实了同校英文系的校友——和海
子、骆一禾被誉为北大三诗人的西川。 进入国政法大学的校
刊编辑部,对海子的家人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喜讯,海子也成
为了全村人的骄傲。
那是海子创作诗歌的重要阶段,只是,整日与诗歌为伴
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 很快海子又被调入到了政治
系,为本科生教哲学。
事实上, 成为大学老师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单纯简单,
在校期间, 海子无形之中被卷入各种各样的人际交往和聚
会,严格的评级和考核更令他无法承受。
为了抒发苦闷与哀愁, 海子把所有的情绪都写进了诗
里。 如 1985 年,海子首次以“海子”的笔名发表的成名作《亚
洲铜》:
亚洲铜,亚洲铜,看见了吗? 那两只白鸽子,它是屈原遗
落在沙滩上的白鞋子。 让我们和河流一起,穿上它吧。 亚洲
铜,亚洲铜,击鼓之后,我们把在黑暗中跳舞的心脏,叫做月
亮,这月亮主要由你构成。
苟且与远方是每个文艺工作者津津乐道的话题,海子也
不例外。 1986 年,厌倦了日复一日生活的海子开始了远游,先
后于 1986 年和 1988 年,在内蒙古、青海、西藏等地寻找精神
上的一片净地。
答应我,忍住你的痛苦,不发一言,穿过这整座城市——
海子《太阳和野花》
行尸走肉般的生活吞噬着海子的灵魂, 自由极其可贵,
可惜他没有。 1989 年的春节,海子回到安徽老家时,曾向父母
透露了创业的想法。
改革开放浪潮一浪高过一浪,许多有志青年纷纷奔赴珠
三角,海子也开始筹备离校创业。 创什么业好呢? 想来想去,
最终海子决定和几个大学好友一起创办报纸。
“好好的铁饭碗不要,却想着辞职,你这是要毁了自己,
去海南能干什么! ”满心的憧憬,得到的是家人的不理解和责
备。
自由之路近在眼前却又无法招手,囚困的枷锁压得他喘
不过气。 当梦想被一次次打击的同时,昔日的爱侣又给予了
海子另外一个沉重的打击。
当打击纷至沓来, 再坚强的人也无法始终屹立不倒。
1989 年 3 月 26 日下午 5 点 30 分, 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
人们在他身边发现了他的遗言:
我叫査海生, 我是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的教师,我
的自杀与任何人没有关系,我以前的遗书全部作废,我的诗
稿仍请交给《十月》的骆一禾。
陌生人, 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
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海子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场死亡并非偶然,我们可以从这只言片语中看到他早
已预谋。
海子生前的挚友西川说,要探究海子自杀的原因,不能
不谈到他的性格。 他纯洁,简单,偏执,倔强,敏感,有时沉浸
在痛苦之中不能自拔。 "他说,作为海子自杀诸多可能的原因
之一,海子的爱情生活或许是最重要的。
在自杀前的那个星期五,海子见到了他初恋的女朋友。
这个女孩子 1987 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在做学生时喜
欢海子的诗。 她是海子一生所深爱的人,海子为她写过许多
爱情诗,发起疯来一封情书可以写到两万字以上。 至于他们
到底是因为什么分手的,西川不得而知。
海子带着对诗歌精神的信念走入诗歌,走入永恒,他直
接成为这种精神的象征。
时至今日,仍有越来越多的人走近海子,了解海子,并通
过浪漫而超然的文字开始深爱这位时代诗人

阅读排行